未若央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君臣不合,逆轉隋唐,未若央訴,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玄霸想在江都平靜的展,養精蓄銳,以待時機,但有人顯然不願意眼睜睜的看著他壯大,畢竟江淮一帶是富庶之地,吸引的勢力並非南隋一家。

楊廣死後,沈法興以討伐宇文化及為名,率六萬精兵連克餘杭、毗陵等郡,楊杲稱帝之後,沈法興上表稱臣,卻虎視眈眈的盯著江都,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過,自從楊侗來到江都,沈法興老實許多,甚至派使者表達交好之意。

比起沈法興,李子通就直接的多,他駐軍海陵,與江都咫尺之遙,宇文化及前腳剛走,他便時常騷擾江都,使得百姓不敢出城,只能以存糧勉強度日。

“江都城牆堅固厚實,李子通不敢貿然攻城,就故意拖延時間,以待江都糧草耗盡,其用心不可謂不險惡。”陳稜年事已高,同樣享受坐著上朝的待遇,在討論如何保護百姓收割稻穀時,他恭聲奏道“這次若是顆粒無收,百姓只怕熬不過今年的冬天,事關重大,周國公所奏太過冒險,微臣以為不可。”

李靖和宇文成都已經率軍趕回江都,南隋與李子通有了一戰之力,但李玄霸卻建議大軍守衛江都,只派萬餘將士護送百姓收割稻穀,這落在別人眼中,無疑覺得李玄霸太過自大。

“滎陽軍將士作戰勇猛,沙場之上皆能以一當十,李子通不過十餘萬人,玄霸派出一萬大軍足夠了。”李玄霸的回答確實也很囂張。

陳稜聞言,忍不住蹙起眉頭,若非楊侗還在龍椅上坐著,他只怕要起身狠狠的斥責李玄霸了,他之所以能夠保持鎮靜,是因為他相信楊侗和其他文武官員不會贊成李玄霸的想法。

“滎陽軍的實力,朕確實知曉,既然周國公如此有信心,那就由你率軍保護百姓收糧。”楊侗遲疑片刻,嘴角邪魅的翹了翹。很快恢復正常,微笑著說道“朝廷的安危可都寄託在你身上,切勿令朕失望。”

楊侗的笑容雖然一閃即逝,但還是落在了許多人的眼裡。江南士族的那些官員心中一沉,暗道莫非陛下有藉機除去周國公的意思?他們很明智的選擇閉口不言,靜待局勢展。

“陛下,微臣以為周國公所言不妥。”李靖出列,不理會李玄霸怒視的眼神。躬身奏道“兵法有云驕兵必敗。周國公尚未了解李子通的賊軍實力,便貿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微臣實在不敢苟同。”

“李將軍,你是不相信本公的能力?”李玄霸寒聲說道。

“公子,您的舉動確實太冒險了。”房玄齡從李玄霸身後閃出身,輕聲對李玄霸說了一句,然後躬身對楊侗說道“陛下,還望您收回詔令,從長計議。”

“周國公,連兵部尚書和中書令都不認可你的決斷。朕覺得你有必要重新謀劃一番。”楊侗淡淡的說道。

李玄霸冷冷的掃視李靖和房玄齡一眼,拱手說道“陛下,微臣只需要五千將士,定能護得百姓周全!”魏徵、房玄齡等人聞言,一同圍著李玄霸,七嘴八舌的勸了起來,而李玄霸不為所動,平靜的看著楊侗。

“好!周國公果然有膽識!”楊侗臉上笑意更濃,擊掌讚道“三軍將士由你隨意挑選,朕給你八千精兵。定要阻擋李子通來犯!”

“微臣遵旨”李玄霸拱手應道,繼而轉身對宇文成都和裴元慶說道“兩位將軍,你們各自挑選四千將士,三天之後出城!若有人延期未至。軍法處置!”

宇文成都和裴元慶沉默許久,抬頭看了看楊侗,卻見楊侗陰沉的看著他們,無奈的應道“謹遵周國公詔令。”

“陛下,既然沒什麼事,微臣先告退了。”李玄霸滿意的點了點頭。朝著楊侗隨意的拱了拱手,也不等楊侗說話,大步走出大殿。

楊侗的臉色更加難看,放在龍案上的手,緊緊握成拳頭,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將雙拳收回,下令退朝。

......

“真是忠奸莫辨,本以為周國公乃是大忠之臣,沒想到卻為了一個婢女與陛下翻臉,朝廷真是多事之秋啊!”出了大殿,一位老臣嘆息道,他身邊圍著的皆是江南士族的官員。

“明大人,您是有所不知,聽說周國公的那名婢女並非真正的婢女,而是周國公的妾室。陛下到了適婚的年齡,選妃是理所應當之事,但江都美女如雲,陛下卻偏偏看上了那名婢女,周國公自然會覺得這是陛下的挑釁。”另一名中年大臣回答道。

“即便那婢女是周國公的妾室,陛下既然看中,那他也該忍痛割愛。”有人不滿的說道“這段時間以來,他安撫民心,重建國子監,使得朝廷有了生機,最終卻為了一個不足輕重的女子,搞得君臣不和,實在是愚不可及。”

“6大人說話當心一些,隔牆有耳。”先前那位中年大臣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看著遠去的忠勇府一派,說道“你方才說的話,若是落入周國公的耳朵中,後果可不堪設想,他連陛下都敢頂撞,你在他眼中又算的了什麼?”

“多謝齊大人提醒。”姓6的官員拱了拱手,以示感謝。

“周國公意圖率五千精兵對抗李子通,陛下多給三千,看似考慮周全,實際上並無作用。”一行人邊走邊聊,明大人感慨道“與十萬賊軍正面交戰,五千和八千又有何區別?除非周國公偷襲,否則這八千將士,能夠回來一半就不錯了。”

“朝廷多次征討李子通,結果他現在還好好的活著,說明此人在領軍方面有些本事,周國公想要偷襲,談何容易?”一位將領皺著眉頭說道“諸位大人,為了朝廷,不如我等一同去忠勇府勸勸周國公?”

“他連中書令等人的勸言都不聽,豈會聽你的?”有人搖頭道“再者,假如我等勸回了周國公,只怕會有人不高興。”

“朝廷終究是陛下的朝廷,雖然周國公勞苦功勞,但我們這次只能站在陛下這邊。”那位明大人又嘆息一聲,搖頭道“我等還是靜觀其變吧。”未完待續。

喜歡逆轉隋唐請大家收藏逆轉隋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釣系受與叔攻的適配度

鹿拾

我是李導演

匣與橙

命運審判者

夏天的愛晴

和主角受賣腐後我爆紅了

灶望爺

來自神界的奶爸

聽山聞水啊

老韓作品

我有三個絕色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