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4章,悠然山居:世子妃的繁花田園,西河西,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閣參政大臣看了這封奏摺,當即便由負責事項跟著一塊兒有關的冷大人給皇上送去御書房。

冷大人冷謙是冷旭的父親,新皇登基前他屬於沒站隊那一類人,但其實也是有偏向的,他偏向的就是三皇子,誰料最後竟真是三皇子登基,冷謙便得以更進一步,從兵部尚書升任至內閣大臣。

仕途上能走到這一步,是冷謙沒有想到的,然而更進一步的心思也在入閣這短短時間內滋生了,為了家族再繁榮幾百年,他還是得繼續拼搏啊。

揣著摺子的冷謙想,如今的兵部尚書是皇上的心腹擔任的,但他兒子也才入仕,再等幾年,憑他在兵部十幾年的積攢,兒子未必不能上去。

八風不動地轉著這些心思,冷謙已是來到御書房外,御書房外面只有八個內廷侍衛守護,但冷謙知道,暗裡還有一批人看著。

新皇和先帝不同的一點就是,新皇更為謹慎,對皇家暗衛的培養也更為重視。

在門口的小太監看見冷謙來了,知道皇上沒召見,便先過來詢問,得知是北去巡邊的巡撫大人有摺子送回來,小太監笑得十分客氣“皇上此時正休息呢,冷大人稍等,奴才這就進去通稟一聲。”

能在御書房伺候的小太監,跟太監總管的關係都錯不了,這小太監是門口看著的,知道皇上對朝裡的兩位樂大人都十分看重,巡撫樂大人有摺子送來,他是不敢拖延通稟時間的。

冷謙在外面的走廊上只等了一會兒功夫,太監總管王公公就一臉笑眯眯地走了出來,弓腰道“冷大人快請進,這些小么兒也是不懂事,如此三九天,怎能讓您這樣在外面等著。”

這王公公一向地佛口佛心,跟以前先帝重用的那位佛口蛇心的董公公可是半點都不一樣,雖然瞭解這點,但冷謙還是下意識地謹慎,笑道“王公公客氣了。”

說著點了點頭,邁步向御書房走去。

宋適初登基,為了表示對已逝父皇的孝心,現在還未取年號,且進宮一來便生活簡樸,倒是頗得臣子們讚譽。

而宋適這樣做,也不知是裝面子功夫,他的確已經適應了這種簡樸的生活。

冷謙進來,宋適便放下了手中硃筆,請他在御書案前的椅子上坐了,“冷卿親自過來,可是哪地有什麼大事?”

冷謙見了禮,才遞上摺子,“樂大人在靖和縣現了一種可以硬化路面價格又十分便宜的水泥,特薦了明水泥的那三個泥瓦匠。”

冷謙說著時,宋適已經開啟摺子看了起來,末了笑道“如此利國利民之明,的確該賞。”

說著叫傳工部的人來,宋適一向雷厲風行,不過一下午的時間,就安排好了過年後重修全國官道之事。

但是這事兒還得戶部那邊撥銀子,並不是皇帝一人一個安排就能定下的,明天的早朝上少不得還得聽群臣扯皮一陣子。

不過如今的內閣,有三個他的心腹,兩個正臣,兩個先皇時期掌握朝廷大事的老臣,宋適覺得這麼一件小事,他安排得這些還是能作數的。

等用過了晚膳,宋適才召來暗衛,讓把樂巍、樂峻一路上的作為和進入靖和縣之後所做的事都一一回稟了。

“繼續監視著,如若他們跟東北有任何聯絡都要詳細地記下,及時傳來”,暗衛說完了,宋適點點頭這麼吩咐。

說到底,他還是不太相信季玄泰。

暗衛下去後,王公公一邊端了杯茶給皇上,一邊低聲道“皇上若是不放心,為何又派樂二大人去巡邊?”

宋適緩緩地啜了口茶,笑道“也不是不放心,你知道,朕用人之前,向來得把其忠心與否看清楚,所以放樂峻去巡邊,有試探他的意思。”

然而明明知道樂家和東北的季玄泰關係密切,還照樣重用他們,是因為宋適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逆鱗。

樂輕悠。

樂家兄弟可不是朝中那些可以隨時拿掌上明珠換利益的人,而若有什麼危險,他們最先想護住的,也是那個小丫頭。

至於季玄泰,當初能勸得他站在自己這一邊,也是他讓陳先生特意提及了樂輕悠。

宋適是以皇圖大業為重的人,一開始只是根據以往情報知道季玄泰很喜歡樂家姑娘,卻真得沒想到在關涉到以後權柄大事的前提下,他還能顧及到樂輕悠。

知道他們的一個共同弱點,宋適才敢這麼放心地用他們。

想著這些,不可避免地又想起之前見過幾面的那個小丫頭,宋適忍不住笑了笑,“來人。”

王公公應道“皇上有何吩咐?”

也不知想到了什麼突然就叫來人。

宋適說道“老王,你去問問,之前派去尋找清一道長的人可有信傳回來。”說著站起身來,“新年在即,新的年號也得抓緊時間定下來了。”

臘月二十二,朝廷封印這一天,府試榜單也貼了出來,與此同時,同樣的榜單還被府衙的差役們一一送去了下面的十三個縣治之中。

靖和縣距離府城並不算太遠,午後,一騎馬停在了縣衙大門口,身著府城差役公服的人跳下馬來,喊道“府城公文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婚夜!她悔婚嫁給殘疾死對頭

迦娜

琉璃川

悠苒子

(紅樓同人)紅樓之林家二少+番外

紫月紗依

我叫小白,來自桃花源+番外

憑依慰我

奸臣她穿越後被團寵了

芝麻花

(網王同人)遇見

米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