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晋庭汉裔 > 第二十四章 诀别(第1页)

第二十四章 诀别(第1页)

不管是哪个年代,打虎永远是勇士的美谈。

作为真正的百兽之王,老虎利爪锐齿,体壮如石,一身铜头铁骨,动起来似怒涛风生。

面对这种猎物,平常人连正常看一眼老虎都感到心悸,更别说起什么杀念了。

因此,用打虎来证明人的勇气,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

前汉时李广曾独自射虎,因此被称作飞将军,即使无甚战功,也深受时人喜爱。

王莽时甚至将老虎携带军中,以期来吓退绿林。

到了三国时期的近代,斗虎之风更是流行,如威震塞外的任城王曹彰,年轻时就是阵前擒虎而闻名;东吴大帝孙权为自夸胆量,也曾多次领军射虎。

没想到,本来今日是打算猎熊的,刘羡竟然偶遇了一只老虎,还险之又险地射猎成功了,刘羡和陆机歇息了一会儿后,终于回过劲头来,他们心中自信:这次比猎,只凭借这头老虎,必然是名列第一了。

陆机知道刘羡脱了力,就让他在老虎尸体旁守着,他回去叫人来搬运。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天色一片昏黄的时候,来了差不多十个人,大家都对着老虎的尸体啧啧称奇。

打量了好一会儿,才就地取材,砍了棵梨树做木头架子,将老虎的尸体绑在上面,一端三人才将这战利品抬起来。

轮流负担着往回走。

刘羡则拄着一根树枝当拐杖,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

等老虎的尸体被运回营地,游猎的士子们无不目瞪口呆,大声喧哗。

他们纷纷围了上来,去摸老虎的尾巴,捏老虎的爪牙,有好事者,更是翻开老虎的嘴巴,去看老虎那血淋淋的长着倒刺的舌头。

吴王司马晏和豫章王司马炽也好奇地过来看,摸着老虎的虎皮感慨说:“真是难得一见的大虎啊!”

此时甘卓、温羡、刘聪等人也早回来了,他们的猎物各有不同。

甘卓猎到了四头麋鹿,温羡是射到了两只大雕,刘聪最为成功,他成功找到了一个熊窝,守株待兔,猎到了一头九尺高的黑熊。

不过此时,都在老虎面前黯然失色。

甘卓问说:“这算是谁高谁低?”

刘聪揉了揉眉头,叹说道:“我又不是输不起的人,在北面的鲜卑人那边,能够杀老虎的人被称作揜于,也就是比猛虎还要强大的猛兽,是要被尊为一部首领的。

可惜啊,我还以为自己赢了呢!”

说笑间,众人其乐融融,将杀死的老虎和黑熊的皮都剥了下来,当做礼物送给了两位亲王,吴王与豫章王投桃报李,将事先说好的太丘刀给了刘聪,又赐给陆机一把银弓,最后给了刘羡一个别样的礼物。

“这是……”

刘羡接过豫章王手中的剑,将剑锋拔出剑鞘,露出寒凉如雪的剑身,结果看见“章武”

两字小篆,一时惊疑不已,不由问道:“殿下,这是哪里来的?”

司马炽道:“这是令祖的章武剑,当年酒席上赠给文皇帝的,我小时候喜爱这把剑,武皇帝就赐给我了,如今借着这个机会,也算是物归原主了吧。”

竟然真是章武剑!

刘羡感到有些惊讶,他听老师陈寿说过,当年曾祖刘备在章武元年立国的时候,采金牛山精铁,铸有八剑,每把长三尺六寸。

其中一把剑自己佩戴,一把给了祖父刘禅,一把给了三叔公刘理,一把给了四叔公刘永,剩下四把,一把给了诸葛亮,一把给了关羽,一把给了张飞,一把给了赵云。

后来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去世,张飞被人刺杀,两把章武剑便下落不明;诸葛丞相死后,将章武剑经天子之手转交给姜维,后在成都之乱中折断;赵云的章武剑传给了次子赵广,据说也在阳安关之战中战损。

剩下的四把章武剑,在亡国后都上交给了司马昭。

司马昭将一把赐给了菑阳公卫瓘,一把赐给了鲁公贾充,一把赐给了凉州刺史牵弘。

而随着牵弘战死在凉州战场上,佩剑也已下落不明。

普天之下,已经只剩下三柄章武剑,没想到今日还能得手一把!

刘羡心中大为激跃,连连对司马炽行礼说:“殿下日后若有吩咐,只要在我份内之事,必然竭力相助!”

豫章王连连摆手,谦让着说:“我是一个清闲人家,能有什么大事?刘使君好好辅佐太子,为国家尽力就好。”

他又说:“这次的游猎虽然快活,但还是太累了,如果吴王不再提,我还是宁愿待在家里读书。

刘使君能把承祚公的《三国志》原本借我抄录一份,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