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糖米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眾生相(5),金枝曲,紫糖米糕,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華的馬車有意落後了錦榮一步,緩慢地駛出了宮道,錦榮的府邸在清平坊,自西門而出往東,而她要往西繞過採蓮坊回府。

清平坊和採蓮坊都隸屬於皇城區劃的範圍,是有巡邏的羽林軍負責住在轄區內各家貴勳安全無虞的。

明華不禁想到自家府邸所在的地段是並不屬於皇城範圍的,不過,倒是很匹配她。

明華吩咐車伕:“去阮府。”

明華的母家姓阮,明華去的是她的外祖家。

於是馬車繞了一個彎,拐道去了位於楊柳坊的阮家。

明華猶記得在前世的時候,她對於外祖家不算疏遠,但也不熱絡。

她的母妃是外祖阮硯的獨女,阮敏入宮生下她後早早離世,她嫌棄阮家衰微幫不上她的忙,再加上她的處境也委實說不上好,不知不覺就不願和他們往來。

馬車穿街過巷,抵達一處有些年頭的府邸門前停下,正門上掛著書寫“阮府”二字的門匾,這兒便是她的外祖家了。

明華扶著姚黃和魏紫的手下車來,自有隨行的二等丫頭上前扣門,門房一看是明華,立刻遣了僕役進去稟報。

明華之於阮家不是外人,又身份尊貴,門房當然不會叫公主在外等候,直接引了明華主僕直入主人家日常生活起居的正房後院。

明華記得外祖早就卸任禮部侍郎,明華的四個阿舅,二嫡二庶。

庶出的兩位舅父自不必說,並不親近,被外祖做主分了出去自立門戶。

兩個嫡親的,一個大舅勉強擔任著太常寺的主簿,日常不過管些文書工作;另一個索性是連閒職都沒有,賦閒在家研究學問。

無怪乎阮家被人說是沒落了。

阮氏也是傳承悠久的世家大族,到了阮硯這一代,卻是無論嫡支旁系,都沒有出挑的後生俊秀,而且還人丁凋零。

明華有幾個年頭不曾到訪阮家,憑著記憶中的路徑一路走至阮硯所在的廂房。阮硯正由下人手腳匆忙地更換見客的衣裳,明華趕緊上前攙扶了阮硯,好說歹說將他弄回去床榻上躺著。

明華這才知道,外祖病了。

阮硯已是知天命的年紀,人老了,不免就有個頭疼腦熱的不易康復。阮硯原本正臥病在床,隻身著一身中衣,根本不防會有人突然上門拜訪,而兩個兒子又恰巧全不在府裡,以致於不得已親自上陣起身更衣。

“是我的罪過,連累外祖為我起來一番折騰。”

明華乎誠心地與阮硯道歉。

阮硯雙眼微溼。

明華這個外孫女與他並不親近,尤其在她母妃走了之後,她與阮家幾乎甚少往來。

明華陪著阮硯說些家常的話題,坐了大約有兩刻鐘站了起來辭別,轉身離去,心中暗道日後必要多費些心思與外祖家親近。

若不是疏離到一定的地步,又怎麼會連外祖染了微恙都一無所知?

明華的記憶中,並沒有阮硯生病這一幕。

明華對之全無印象並不是說在原先的歷史中沒有這一樁,而是那時的她根本就沒有去留意。

明華自懷心思,一路走出阮家大門上了車,沒有看到恰巧回了府里正要去給阮硯請安的阮靖良。

阮靖良許久不見明華,沒能來得及上前與她說幾句話就眼巴巴看著公主車駕駛得遠了。

明華人雖走了,但給阮硯留下了從宮中特地帶出來的糕點。阮靖良到時,阮硯正招呼著孫子試一試宮裡廚子新研製的花樣。

正當十月初冬時,廚子們心思很巧,將糕點製得即使冷了也依然鬆軟可口,正適合口齒不利上了年紀的人。

阮硯看著孫子坐在邊上小口慢嚥著明華帶來的糕點,明白孫子對公主表妹的那點心思,但是並不點破。

明華的車駕駛出阮府正好是橫貫京城東西城門的主幹道。

寬敞的街道上人聲鼎沸,車伕預備直接走這條主幹道繞回府去。

外邊喧鬧的人流反而襯托得車廂裡的安靜,明華正閉著雙目冥想往事。

方才在阮家只遇見了外祖一人,兩位舅父不在,表兄更是不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大佬穿到古代被流放

一生痴絕

讀者又給我寄刀片了

寧簌簌

什麼叫紅溫型上單啊

微波爐熱可樂

(清穿同人)清穿之溫僖貴妃

殘陽落暖

霸道帝王偽嬌妃

懶羊凡

帶縮小版大佬歸來後,前夫變舔狗

米飯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