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糖米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章 酒令(1),金枝曲,紫糖米糕,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奈皇位太過誘人,即使明知是燙手山芋,但凡有些機會的,也都忍不住要伸手一試了。

姜宣時不時附耳低聲與姜憲說著什麼,並未留意明華。他倆一母同胞,又都容貌肖母,坐在一處,若非熟識的,當真有些不好辨認哪個是兄,哪個是弟。

明華並未將過多注意放到他們身上,她收回目光,埋頭吃用擺在跟前的飯菜。

她低了頭,於是才覺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錦榮亦在看她。

錦榮不屑偷摸,被明華現了,也不躲避。恰好是雲和拽了她袖口將她拉了過去,她才挪開了注視。

明華自然一臉莫名其妙,不知錦榮唱得哪出。她不明就裡,坐在對面的韋應暉卻是知道的。

韋應暉神色微閃,不過將視線在妻子和明華上邊停留一瞬,便若無其事地舉起酒盞和邵瑋碰杯。

邵瑋眼觀六路,其實已然覺席間多人全將注意時不時投放到明華這一位平日裡並不受關注的公主身上。心裡微疑,然而面上不顯分毫,與韋應暉對飲畢了,又迴轉了身子去照看楚王姜宏。

姜宏是五位皇子之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卻已位極親王。他年少,自然還無甚作為。然而他的封號卻極有意思。崇元帝不知如何作想,竟給了他一個“楚”字作封號,與稱臣納貢的熊氏楚國國號相同。

明華記得當年賜下封號時,宗親大臣們擬定建議的封號,大有諸如“魏”、“齊”等春秋戰國時的強國名稱,寓意也頗好。然而是崇元帝力排眾議將姜宏的封號定下為“楚”。

而那時,若是明華所記不錯,正是楚國不大安分的時候。朝臣皆猜測,帝君此舉,大有對楚國方面的警告羞辱之意。

明華朝著姜宏看去。

姜宏少年不知愁,直覺卻敏銳,幾乎是一下子便感覺到有人在看他。他下意識抬眼回看過去,才知道正盯著他瞧的是平日與他不怎麼有往來的二皇姐明華。

明華偷看人被抓了個正著,自然尷尬,於是只好朝著他微微一笑,裝作回頭吩咐佈菜的樣子,將兩人互動岔了開去。

姜宏自然不會過於深想。

自有僕役得了示意,走到相應位置為明華夾來一道千層魚糕。千層魚糕取近海活魚八百里急送,確保鮮活送到御廚砧板之上,又處之以複雜工序製成千層糕品。是難得吃到的珍品佳餚。

魚肉入口即化,明華被香而不腥的魚糕吸引得一時將腦中的前世故事丟了一邊,專心享用起來。

仙瑤見狀,湊過身子來笑道:“…這宮裡的御廚掌勺就是不一般,居然能夠想得出這麼一道別出心裁的菜式,真該叫我府上的‘鄉下廚子’來睜大眼睛瞧瞧,什麼叫‘貴賤’有差別了。由此也可見,同是廚子,眼界也是大有不同的。”

明華一臉好笑,仙瑤這是又想說什麼?

她斜睨仙瑤一眼,不緊不慢嚥下了口中的魚肉,難得耐心答了:“…既然如此,大姐姐可要趁著進宮一趟多吃些了,省得待會兒出了宮,‘吃不到’。”

明華自覺與唐韻宜待得多了,近墨者黑,嘴仗功夫算是見長,一張開嘴來,罵人不帶髒字,總算也能把人給噎死一回了。

仙瑤抱起磚頭砸自己的腳——她本想著宴席無聊,慣性地擠兌擠兌明華釣個小蝦米消遣消遣,不成想釣出來的一頭大閘蟹咬得她措手不及。任是她平日口舌如簧竟然也一時被說得忘了回嘴了。

她愣怔著,明華卻是已繼續低下頭去享用御廚手藝,不去理會仙瑤了。

她心中暢快,頭一回覺得,旁人欺上門來,一味躲著果真是無用的。曲錦枝曾無意脫口怨怪她任人爬到頭上拉屎撒尿,她當時還猶不服氣,眼下懟得仙瑤臉色不很好看,她才信了曲錦枝——對付貼臉找來的麻煩,還是要反手一刀的好。

明華嚐了甜頭,自是心情甚好。就著魚糕扒弄碗裡剩餘的米飯。仙瑤後知後覺回返過來想要反唇相譏,明華卻已不給她機會了。

仙瑤吃了癟,自然不悅,但無奈於此時帝后還在場中,正是闔家用餐之際,她不便動靜過大,只得露了招牌的謙和笑容,自顧自也端了自己的碗筷,狀若無事。

她倆齒序在前,座位不過排在孫映幾個皇家兒媳之下。兩人湊著身子“說話”,一觸即離。雖然爭執不甚明顯,但卻逃不過崇元帝與魏後老辣的眼睛。

崇元帝全不在意地淡淡略了過去,魏後卻是狀似無意掃視了一眼,然後迴轉頭去與皇帝說話。面上帶笑,眼中流光卻意義不明。

錦榮卻是離得近,將兩個姐姐一來一往的對話聽了個全。她依然坐山觀虎鬥,兩不相幫,只是到底不知是這日第幾回忍不住去看明華一眼了。

待崇元帝終於酒足飯飽站起了身,錦榮放下了碗筷,與其他人一道躬身把帝后送了出去。

一應宮人浩浩蕩蕩地簇擁著崇元帝和魏後離去,然而亭子裡的飯席卻還是不散的。

帝后雖然不在席間,卻還有太子主持家宴。兄弟姐妹並著各自家眷仍迴歸原位坐了,將碗筷接著端起,只是高壓驟消,飯桌上的氛圍也頓時便隨之鬆了弦。

除了雲和年紀最小吃用得慢些,桌上諸位成年的皇子皇女都已吃用得有七分飽腹,於是便66續續停了筷子,一邊坐著閒說些話兒,一邊靜待幼弟幼妹吃完午飯。

一群人坐著也是乾等,兼之兄弟姐妹難得齊聚一回,仙瑤便提議來玩行酒令。選出一人做令官,定一個題眼,各人輪番做出詩詞,再由令官判斷做出的詩詞可否過關。若不過關,是要罰酒的。

這在大周朝不分尊卑貴賤,也不拘男女,是宴飲聚會之上最為流行的玩法之一。就是不識字的坊間平民,也時有拿街頭巷尾口耳相傳的童謠充數應景的。是以所謂行酒令比的其實不是參與者的詩文水平,而是圖一個雅俗共樂。

仙瑤提議一出,座上大多數人皆是應和。就是明華不擅詩詞,也無甚反對之意。如此不用幾句話的工夫,事兒便算定下。

喜歡金枝曲請大家收藏金枝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八十年代農家媳+番外

臧白

新婚夜被搶!她把戰神王爺踢出房

紅豆包

黑色重生:寵妻日常+番外

古幸鈴

聞言神偏愛你

桃花狸

長盛於春庭

爾綿黎黎

庶女修仙回來了

路邊的老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