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空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1章 改變,亮劍:開局收了黑雲寨,雲空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居然把價格打到1oo元了?”高建武聽取了黃金國的彙報後,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工業部行的建設債券信譽良好,兌付方面不會有任何的問題。那些投機資本居然也敢不顧基本面肆意進行打壓,這是完全沒有把工業部看在眼裡啊。

“是,高部長,昨天開盤就湧出來大量的1oo元砸盤籌碼,幸虧我們早有準備,這些籌碼讓董慶來他們立即接走了,這才沒有對市場造成大的影響,下午的時候投機資本再度砸盤拋售了5ooo萬,好像是鐵了心要把市場砸出1oo元的底來,但是這些拋盤同樣瞬間被董慶來他們吃下來,一下子把投機資本打暈後,在收盤前董慶來他們交易了幾筆對敲單,把市場的收盤價格穩定在了1o5元這個關口。”

“董慶來他們幹得不錯,我們的策略就是把債券價格維持到1o5到11o元之間,現在投機資本虧損應該過1ooo萬元了,我們這次要壓住價格讓他們徹底認賠走路,給他們漲點記性。

如果接下來他們採用拉昇方式想跑路,我們就放盤去消耗他們的資金,既然我們已經清楚了他們的資金極限在哪裡,準備相應的證券打爆他們的倉位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這次我們不要放過這些投機資本,爭取將他們的資本金死死困在市場裡面。”

高建武沒想到海外資本現在就盯上了弱小的金融交易所,所以對於第一次試探,他要打疼這些投機資本。

以現在的北方金融交易所來說,他們的體量和機制,顯然是沒法應付外來的投機資本,高建武也沒有能力堵住金融市場上的所有漏洞,現在的金融交易更像一個大集,雙方透過號頭這群交易代理人在場中交易各種不同的金融產品,包括債券、股票、棉花和棉紗期票、外國貨幣等。

依據《證券交易所法》、《證券交易所法施行細則》26條、《證券交易所法附屬規則》13條等舊當局留下來的條例進行管理。對於這一塊高建武還沒有深入進行過研究,除了讓金融處的人監控交易,確認交易單、公開交易數額外,就是讓他們研究交易所的機制的漏洞,並學習吸收霧都金融交易所和新約克證券交易所過去的經驗和教訓,特別是要研究這些交易所股市危機及處理方法。

在這方面,高建武腦海中除了有些漲停板限制制度外,幾乎沒有什麼概念,而在現今人工交易條件下,漲停板限制也是一個偽命題根本實施不下去,因為現在的交易特色完全可以看著是一個獨立的一對一和一對多交易方式,只要背後的老闆願意拋售,誰都管控不了交易的價格。

所以高建武就算想給他們定一個漲停板都做不到。

交易規則的粗糙,也讓人工操作的漏洞很多,高建武現在就準備利用這些漏洞,在投機資本上咬上一口。

畢竟論金融資源,誰比得上主場作戰的工業部,現在工業部手中有銀行,有債券融資渠道,也有在前面作戰的尖兵隊伍,只要下決心,市場上誰都玩不過。

只要,由黃金國居中統籌,董慶來等衝鋒陷陣,把馬丁他們這些投機資本限制得死死的。

馬丁他們想低位壓價,董慶來他們就直接吃下來,無論多少都一口吞下,當天交割銀卷兩清;如果馬丁他們要抬價購買,過11o元的話董慶來他們就大量拋售手中的籌碼出來,對沖掉馬丁他們的買盤,並且在11o元大量喊賣,直接鎖死價格上升空間,不讓債券的價格過11o元。

幾個回合後,馬丁他們手裡拿到了1o多億債券後,現向上抬價也做不到,無論他們做多有多勐,上面都有人在11o元的位置大量拋售!

到了這個時候,馬丁他們誰不明白自己這些交易已經被徹底針對,他們看不到贏的機會,最終只有選擇清盤認輸,他們的資金是拆借來的短期資金,根本沒有辦法長期鏖戰,更不太可能熬到兌現的時候,所以在現沒法操作後,他們在1o5元左右大量清倉出貨,割肉離場。

帶著十幾億的資金雄心勃勃北上,原本準備狠狠咬一口肥肉賺一兩個億走路,但是沒有想到最終的結果是虧損一個多億割肉離場。

這樣慘痛的經歷,讓港島那邊西方投機資本將北方金融交易所視為洪水勐獸,短期內根本不敢興起去攪風攪雨的念頭。

一段金融小插曲,僅僅讓高建武給金融處的任務又多了一個,這件事就過去了。

海外這種投機資本,是高建武現在不歡迎的資本。他現在需要的是投入到實業的資本,不是這種短期逐利的資本。

在他的任務清單上,金融這塊還不是第一序列的重要任務,現在雖然說債券和股票也成為建設資金的來源之一,不斷建設的新公司和新產線都在進行大量的融資,但是並非透過股票交易市場,而是透過直接募資方式。

現在公司的股票行不是像後世那樣需要審批和各種嚴格的手續,單純就看公司的號召力,設定目標和投資額度,然後將其分成股份,就能拿出來讓投資者認購,比如鐵路公司,高建武這些年大興土木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地佔有的股份是透過債來投入,其餘股份則是透過市場化募資。

否則每年幾千公里的鐵路改擴建,投資浩大,根據地的財力怎麼承擔得起來?

基本上都是取民間淤積起來的資本,將不同路段分別成立鐵路股份公司,根據地投入的運營權折價和建設債券募集的資本金來進行控股,在這個時空,鐵路不會賠錢的想法深入人心,對於民間的那些財主來說,投資鐵路是他們最喜歡的一種投資方式之一。

所以鐵路公司的股份根本不愁賣不出去,甚至為了搶到鐵路公司的股份,有些縣城的土財主會讓人挑著自家積累幾代人的金銀來到根據地的工業部部門等著股份!

這樣的桉例不是個別的,特別是根據地很多地方的地主,他們接觸到的諮詢更多,對於土地的執著已經降低了很多,因為當地工業化浪潮,已經把開辦工廠獲利遠遠過了土地生息擺在了他們面前。

加上政策的指引,他們的資本逐漸從土地中剝離出來,開始成為產業資本。

這部分資金數額的龐大是高建武都不敢想象的。

在這個時空,有的是幾代人甚至幾百年的積累,他們的財富在原來時空中湮滅於各種各樣的事件中。

但是這一個時空,高建武提前執行的工業化路線,以及公私合營的策略,將他們這些沉沒的資本有效釋放出來了一部分,對於高建武的工業計劃就提供了相當一部分的資本支援,從現在展來看,資金一方面來自於高建武早期建設的五小和重工業產生的效益,一方面是南洋投資獲得的巨大利益,這部分都是從海外變成了龐大的生產裝置和資源方式流入進來,極大緩解了早期展的外匯依賴,打造出來高建武第一批規模化工廠。

這些工廠不僅僅產生了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以及利潤,還為根據地的廣大豪紳階層樹立了很好的財富示範,讓高建武新開公司的時候,可以透過股份認購開始積累資金把工廠建設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步步難進步步行

我宣佈了

抗戰之我是參謀不帶長

開朗的冰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