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寒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蜀王殿前危機,貞觀之志,天下寒門,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的這一幕,只不過是蜀王預演當中必須要走的過場罷了。李二的話,根本沒有讓他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

環視一圈有些畏縮的群臣,蜀王先行鞠了一禮,問心無愧地放聲言道“請各位同僚,不吝指教於恪,若恪做的有什麼欠妥的地方,定會及時改正,並直面父皇及各位大臣問責。”

沒有任何錯漏,即使是對禮節最為嚴苛的宗正寺以及禮部官員們,都暗自點了點頭,束手立在原地沒有動換。

各位可曾記得日前那位兵部的小吏了?

沒錯,你並沒有看錯,這小子暫時被李二護住了,連黑著臉的李績都已經不放在眼裡。

如今正是他表現的機會,怎麼可能不站出來呢?

這不,他率先排眾而出,笑著臉對李恪行了一禮,開腔了。

“素聞陛下時常稱讚蜀王殿下知禮有節,更是英武非凡,是諸位皇子當中最為像陛下的那位。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話音一落,幾乎所有人內心都是咯噔一聲。無他,這傢伙是要將李恪往死裡整啊!

要知道,李二說什麼話,那是李二的事兒。他就算說,天上的水源自於自己茶杯子裡,那臣子們也只有點頭稱道的份兒。

一些嘲諷的,議論的話,只能在下來自己琢磨的時候說一說。沒想到這傢伙居然搬到了大殿之上,簡直就是將李恪放在火上燒烤了。

李恪反應倒也不慢,微微張合的眼皮一下都沒有看那芝麻小官,繼而轉身面對李二,恭敬答道“謝父皇誇讚,兒子像父親,那是天經地義之事。正如我大皇兄太子殿下整日聆聽父皇教誨一樣,在我們心中,能夠為父皇,為大唐排憂解難,才是真正皇子應做的事情。而不是一些蠅營狗苟,不可見人的齷蹉之事!”

問心無愧的李恪聲音十分洪亮,下位的那小吏腦門兒上立馬見了汗水。

不過小吏也不是吃素的,能夠率先跑出來說話,那絕對不是善茬兒。

“不知蜀王所指,不過臣這裡倒是有些話要問詢蜀王殿下了。請蜀王殿下作答,你身為皇子,屬地為蜀,又領益州大都督,知劍南道各地府兵。不知對於劍南道整個道府淪陷敵手,蜀王殿下如何作辯呢?”

有道是賊人不知賊,獐頭鼠目卻為賊。

這位小吏已經很好地詮釋了獐頭鼠目這四個字的意思,那得志的樣子啊,簡直像個黃鼠狼裝在人皮中。

不過蜀王卻並未就此有所憤怒,而是正了正身子,很嚴肅地答道“小吏好大的膽子,不知道君上就在眼前嗎?!居然胡亂稱臣,我看你心中早已不正!不能為臣。”

順便看了一眼李二一動未動的身形,李恪繼續說道“既然你想知道我有什麼想法,好,我說便是了。蜀地是我封地不假,但卻是李恪遙領之地,並未實入。北海才是恪赴職之所,不知這位兵部的大膽小吏,對我北海有什麼疑問嗎?!”

外界早有傳言,蜀王治北海,那簡直就是陛下的神來之筆。如今不知道北海的人,就像是不知道整個河南道一樣。奇蹟稀少了。

且被北海盤活了經濟的各地百姓們,還專門為蜀王寫了一童謠,就是專門誇讚其功德的。

內容為北海巨龍仰天嘯,長安金銀摞摞高。不知蜀道山巒間,弱冠蜀王天下曉。

初次聽聞這詩句的李二,當時興奮極了。他親自研磨手書,將這一簡單的七言童謠掛上了太極內殿知政堂的牆壁之上。

以此激勵天下所有臣工,要如‘弱冠天下曉’的蜀王一般,自己不多言,卻有著別人歌功千百年的底氣。

所以李恪在一提到北海的時候,那小吏的臉頓時白了些許。

是的,你再大的本事也不能讓蜀王分個身吧?

再說了,蜀王的意思很明白,有本事你就把我安排到蜀地去,北海大不了我兼著。只要你主子願意就好。

權利畢竟都是制衡的,蜀王名義上可以有兩地,但所有人都不會讓他真正擁有兩地管轄權。就比如現在站出來的民部官員,就已經挺身反對。

“陛下,蜀王是在混淆視聽!正因為蜀王掛了益州大都督銜,還不願自覺掛印去職,所以才導致益州對外無可用之將。如今強虜就近,臣請問罪蜀王!並另外派鎮北、南兩道都督府大都督!”

這句話說的是恰到好處,蜀王的地盤是李二分封的。如果直接說封的不對,那就是在打李二的臉,打同意皇室遙領各地的三省六部的臉。

可若要說賢王掛印,那就不一樣了。至少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他取得了優勢。

另外解釋一下,北是指北海,南自然就是劍南道了。

局面很簡單,有人想要蜀王做個無權的賢王。但蜀王卻不可能就此放權於他。

“某乃北海大都督!去留自然是陛下說了算的,你又是何人,在這裡妖言惑眾!陛下,臣懇請將這霍亂朝堂之人,亂棍趕出,以儆效尤!”

令人沒想到的是,蜀王的一句氣話,居然真招來了一直沉默的李二回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精盤點:戰力五十強!

民工漫永遠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