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穩中求進大漢必興,穿越三國:這個阿斗不用扶,酸湯折耳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亮治理蜀中近十年,肯定是要比他更瞭解大漢。

所以在實施之前,他還是想聽聽諸葛亮的意思。

只是,當聽徐庶將整個科舉制度,詳細說完之後,諸葛亮卻是眉頭微皺。

此時屋內,只有他們兩人。

“元直啊!”諸葛亮道“這科舉制度雖好,但是卻動了世家的利益,即使是益州,從先帝入蜀算起,到現在也就十年光景。”

諸葛亮是真的擔心。

先不說關中,得說說益州。

因為關中大漢初得,實施一些新政,倒也可以從容應對,況且關中人口並不多,反對的聲音,必然不會太大。

但是益州。

目前來說,益州還是屬於大漢的根本。

科舉制度一旦施行,世家就不能在舉薦人才。

這——

“丞相以為;”徐庶想了想,卻問道“若要實施科舉制度,當用何種方式?”

瞭解了整個科舉制度,徐庶現在是完全認可這種制度。

察舉制雖然施行了四百餘年,但是其中的弊端,卻也是顯而易見。

因為察舉,並不一定能面面俱到,舉薦的人才多為親友顧鄰,而非真正的有才學之人,往往中間還有各種利益鏈條。

但是科舉卻不同。

朝廷分科取士,擇優錄取。

更重要的一點,其實徐庶這幾個月下來,他也看到了大漢的內部危機,那就是氏族派系的問題。

雖然他沒有去蜀中,但是卻對蜀中氏族也多少有些瞭解。

此番若不是大漢攻佔關中,蜀中的氏族依然難有出頭之日,因為朝廷重要的官員,基本都是荊州、東州人為主,而蜀中本地氏族,多為低階官員。

如今大漢定都長安,需要大批次的官員。

之前在成都坐鎮朝堂的荊州、東州兩派主要人員,此時基本都到長安任職,而益州則空出來很多空缺,經過皇帝劉禪的建議,給了益州人一定的權利,讓他們自己治理蜀中。

但是——

為了蜀中的政局穩定,蜀中的主官,其實還是一些丞相認可的人,比如董允便是,他現在就是蜀中的最高主官。

至於其他人,也是依靠裙帶關係。

如此長期下去,大漢還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氏族的問題。

徐庶覺得,大漢若想展壯大,解決內部矛盾,就是關鍵。

或許科舉制度,能夠改善這一頹勢。

因為一旦推行科舉,大漢下轄的郡縣,無論是氏族,士子,還是平民百姓,他們都可以透過科舉考試,來獲得晉升的機會。

特別是士子入世之後,將逐漸稀釋氏族在在朝廷的隱患。

他現在主管大漢內政,解決內部矛盾,也就是他現在先想要做的事情。

徐庶的分析,諸葛亮想了想,也覺得有些道理。

不過對於廢除察舉制,直接推行科舉制,他有不同的意見,他說道“亮以為,當下的大漢或許可以是察舉科舉並行,然後逐步推行,最後取消察舉制,更為妥帖。”

相比于徐庶的一刀切,諸葛亮更願意選擇緩步推進。

“這樣也好!”徐庶點了點頭,道“察舉科舉並行,先讓百姓們知道,好好讀書,即使是平民,也可以透過科舉考試,來改變他們的命運。”

“正是如此。”

諸葛亮笑著說道“現在底層百姓基本目不識丁,若察舉科舉並行,先提拔一批士子入世,同時也讓天下百姓知道,讀書將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數年之後我大漢學子必然增多。”

“屆時科舉已經開始推行,慢慢取消察舉制度,也不會引起太大震盪。”

......

......

喜歡穿越三國這個阿斗不用扶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這個阿斗不用扶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億萬人海找到你

晴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