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銅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七章 奇葩的入學考試,穿越大唐做神仙,三三銅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澤是一個俗人,也是一個粗人,這點他向來有自知之明。論民生百工一道,無人是他的對手。可若是論起朝堂那就是他的軟肋,所以一直以來李二也沒指望秦澤能夠任職多大的官。

如果以學問來分的話,秦澤明顯是偏重百科,所以大唐學院之中最不重要的並不是明文署。

教書育人這方面秦澤不熟,也不願意去熟悉。老先生也深知秦澤的意思,所以一直以來明文署的學問,也只停留在學識之上、官場之外。

識文斷字可以教,品格操守可以育,但為官之道卻從來不碰。明文署的學制是三年,三年之後經過李二的選拔之後,就可以進入國子監。而這裡才是培養他們為官之道的地方。

重臣是一國之命脈,只能是掌握在帝王的手上,而這也是大唐學院從來不碰的原因。

這三年多中明文署一共只培養三十來名學生,而其中也是隻有七人有機會入了國子監,至於剩下的只能是出任一些主簿之類的散官。

看似一個極低的錄取率,但相對於大唐的官職來說,已經是一個天大的數字。

因此大唐學院第一次的招生就顯得更加的熱鬧了,最受歡迎的當然還是明文署,直接就來了六百多人。這其中有落魄的書生,也有不得意的儒生,還有一些目不識丁的孩童。

大唐學院能這麼受歡迎,除了是因為和國子監的合作之外,就是因為這裡的學費極低,這對於寒門學子來說自然是一個不小的吸引力。

人多了就比較麻煩,大唐學院現在先生還是太少,根本沒有能力教授這麼多的學生。尤其是這六百人中過四百都是目不識丁的孩童,讓老先生他們來教顯然是不現實的。

沒有辦法秦澤只好去找那些已經學滿的學生商量,畢竟與其去做一個無官無職的主簿,還不如留在大唐學院教書育人。最起碼的一點就是大唐學院對先生的待遇,可以說是天下難找。

這麼一來秦澤終於是說服了五六人留下來,總算是沒有辜負那些孩童對大唐學院的渴望。

四百名孩童是不可能全部收下的,對於他們來說挑選起來就簡單多了。只要看著機靈的就可以入學院,而秦澤也是直接讓那幾名願意留下來的學生自己去挑。

而剩下的這些曾經讀過書的學子,就是由秦澤和老先生一起出試卷。

“一名獵人帶著一匹狼、一隻羊和一筐菜菘過獨木橋,獵人一次只能帶一樣東西,問獵人如何才能保證所有東西都要好無損地過獨木橋?”

“張生的耶耶一共有三個兒子,其一叫張一,其二叫張二,請問第三個兒子叫什麼?”

“粟和黍的種植時間以及成熟時間各是什麼?”

“……”

當考生們開啟試卷看到這稀奇古怪的題目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是不是自己拿錯了試卷。可是再三詢問之後才明白,不是試卷拿錯了而是理應如此……

相比較明文署這些學生的考核,其它五署的學生就有些冷清,尤其是農業署今年卻只有二十來名學生,而且一問之下還是因為吃不飽飯來大唐學院碰碰運氣……

對於此秦澤也是隻能哀嘆一聲,士農工商除了明文署,其它的在百姓心中終究還只是末業。

而這也是秦澤感到痛心的地方,因為整個大唐學院投入最少的明文署反而人滿為患,而投入巨大的百科署和農業署反而門可羅雀,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好在工匠署這邊人員還算充沛一些,畢竟手藝這東西用來混口飯吃還是不錯的。

大唐學院招生唐儉也是趕了前來,只不過在看了一眼試卷之後,就徹底愣住了。

前面的四書五經倒也算是中規中矩,可是這後面又是獵人又是狼的是什麼意思,是要培養什麼人才?

“唐尚書可是覺得有所不妥?”秦澤見唐儉看得入迷,也是湊上去問道。

唐儉手裡拿著的是一個叫周敬賢的書生的,看字跡也是寫的飄逸靈動。前面的四書五經對答也是十分出色,尤其是寫的一篇《論石》更是不錯。可問題就出在這是唐儉在被剔除的學生中找出的。

“雖說每個先生對自己的學生都有其要求,可某觀這周生無論是學問,還是敏辯都是可造之材。卻為何是未透過入學考核?”唐儉拿著試卷,又是嘆息了一聲,臉上也是一副愛才心切的表情。

秦澤笑著示意唐儉再往後翻去,這名考生的確在老先生那裡獲得了甲的評定,可壞就壞在他後面的回答實在是讓人失望。

第一題的獵人題目,這名考生直接寫了個不會。第二道則是回答第三個兒子是張三,至於粟的成熟時間就更加不用說了,寫了個一塌糊塗。

大唐學院是為了培養人才,而不是為了培養照本宣科的庸人。如果四書五經背的好也叫人才的話,那秦澤相信自己絕對是一頂一的人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休妻攀權?我廢你全族當王妃!

海棠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