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一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新芯科技,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烏鴉一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三星和臺積電位於的高麗和彎彎離華國太近,如果未來冷戰,這兩個地區都處於對抗的第一線,風險過高,阿美利肯會失去晶片來源。

這也是為什麼阿美利肯要透過各種手段或是逼迫、或是誘惑臺積電去阿美利肯建廠。只是臺積電被忽悠得一愣一愣,三星靠拖字訣無限往後拖延。

站在長遠的眼光看,周新更偏向於晶片代工和晶片設計分開的模式。強如蘋果,也要把晶片代工交給臺積電。

唯一堅持下來的英特爾,它在整個生態上有極強的優勢,伺服器裡的絕大多數軟體,像作業系統、編譯器、資料庫等等,全部是在英特爾晶片的生態上開發的。

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磨合和除錯才能達到穩定的狀態。

如果換成其他公司的CPU,理論上應該是直接相容沒有任何問題,但實操過程中肯定需要大量地除錯才能到達生產的狀態。所以除非其他廠商的CPU,比如AMD實在好太多,否則公司沒有動力去換掉英特爾的CPU。

未來一些國家會出於國家安全的考量,把英特爾替換掉,這將給他們本國IT廠商們拓展了無限前景。

因此如果要採取英特爾的模式,周新將面臨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強如英特爾走這條路都不算成功,周新同樣沒有自信。

在沒有系統的前提下,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控制從晶片設計到晶片代工所有節點的,更別提還要去攀登上游的光刻機和高階材料。

涉及到的節點太多,採取創新型企業叢集的方式可行性最高。

第二個問題是,周新在半導體領域表現得再優秀,也無法說服所有華國企業在這個時間點去搞國產裝置和國產作業系統取代阿美利肯的it軟硬體。

因此政府適當傾斜資源,靠市場化培育起一批積體電路領域有競爭力的企業,在18年之前這些企業就能夠在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靠自身能力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那麼在18年之後,宏觀環境變化下,這些企業將依靠華國市場迅速成長起來,取代外國產業鏈。

這也是為什麼周新很看重張江的原因。

在原本時空中張江並沒有發揮出規劃的作用,離成立張江高科園區時候的規劃有差距。

而周新希望靠新芯科技這一樣板工程,和資金優勢來吸引人才和產業形成規模效應。

新芯半導體和新芯光刻機只是第一步。

而Matrix則是第二步,後世蘋果靠著手機的高利潤率,可以在手機晶片領域不計成本地提高效能。因為無論如何他們都能夠透過iphone的品牌溢價實現盈利。

高通設計晶片則需要考慮成本,即便採取最先進製程的安卓手機,他們的價格也無法和iphone比肩。

另外多說一句,那就是在晶片製造領域,工資成本只佔營收的零頭罷了,最貴的成本來源於裝置折舊。

只有靠matrix成功,形成高利潤之後,靠著高利潤在晶片領域提高效能。

在這個階段,中芯國際是不會被國外卡脖子,在訂單傾斜下,可以趕上國外的最先進程序。

當中芯國際趕上國外最先進製程後,再逐漸讓國產晶片供應鏈進入中芯國際供應鏈中,從測試開始做起。

這樣才能形成正向迴圈。

周新在去張江調研的時候,心想他這樣搞了之後,大量半導體企業坐落在張江絕對會導致張江的房價飆升得比想象中更快。

後世即便像周新這樣創業小有成就的人,也會看著魔都的房價咬牙,買又覺得不值,不買又感覺缺了點什麼。

新芯科技在張江的進度,比周新的預期更順利。

和新芯科技的順利不同,關建英在推動和中芯國際的合作過程中,非常的不順利。

按照原本時空,中芯國際的250nm製程將在2001年9月試生產,在2002年一季度開始量產。

也就是說新芯光刻機目前的220nm樣機完全能滿足中芯國際的要求。

關建英作為新芯科技的總經理,同時也會負責新芯光刻機的部分業務,在他看來,華國出現了新的晶片代工企業,還是業內赫赫有名的張汝京建立的。

新芯科技和中芯科技天然有大量互補的地方,新芯光刻機完全可以和中芯國際深度合作,新芯光刻機的測試可以和中芯國際的建廠並行進行。

而且當時周新在申海的時候和張汝京也相談甚歡,兩人都表示後續要加強合作,尤其是在光刻機領域。

結果周新回舊金山之後,關建英想推此事,中芯國際方面卻各種打太極,絲毫不接招。

周新感慨還是籌碼太少,連中芯國際都拿捏不了。

和外界以為的,中芯國際靠高薪從臺積電挖人不同,當年中芯國際給的待遇只有臺積電的七成左右。選擇去中芯國際的大多屬於在臺積電被邊緣化的工程師。

周新大致知道中芯國際為什麼不願意和新芯光刻機合作,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新芯光刻機不成熟。

對於要儘快投產的中芯國際來說,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去幫新芯半導體測試樣機。

周新心想,還是要找機會控股中芯國際,雖然是分成不同的企業來做這件事,但是晶片代工和晶片設計分開,現在影響不大,等到了22nm製程以下後,會影響到效能。

等到了22nm製程後,晶片設計必須和晶片代工一起做。

晶片優劣不只取決於工藝的。最典型案例是英偉達用臺積電14nm製程打敗了AMD的臺積電7nm晶片(GTX 2080 vs Radeon VII),效能更高的同時功耗甚至還更低,這是架構設計的魅力所在。

到了22nm之後,晶片生產商的設計規則不會告訴晶片設計公司,臺積電幫海思代工,它不可能告訴海思7nm的晶片與非門版圖怎麼設定,時鐘線上反相器的MOS該放在哪個位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之從四合院的傻柱開始

大貓怕水

花神(下)

vivibear

二哥他超努力

墨兔兒

非人類見了我都害怕

曲奇碎可可

女友是魔王的話,勇者就白當了吧

碼字狗doge

淮陰侯她準備發癲

顛勺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