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和沾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終章 -再相見(下),春林晚,桃桃和沾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京的路很順利,小皇帝年紀雖小,人卻穩重,讓前來迎接的文武百官們無不感到欣慰。

欣慰之餘,便開始交口稱讚兩個人—

教授皇帝學業的沈太師,以及撫育皇帝多年的周家小姐。

沈太師麼大家也都是一起在朝堂相處了很多年的老熟人了,深知他的脾性,是以在如常來回打了兩次太極後大家便也就心照不宣地歇了。

說實話,對這位沈太師,很多人的心裡其實也是有那麼一些別樣的情緒的,說好聽一點叫“識時務者為俊傑”,說不好聽一點嘛,就是牆頭草了。

當然,自己肯定不是沈太師那般的牆頭草。

這麼想著,大家便又齊齊轉向了那位周家小姐,人家才是“疾風知勁草”呢。誇她之餘,則不忘捎帶幾句諸如“靖王爺可真是好眼光”之類的話,畢竟她能躲在此處安穩地撫育幼帝多年,主要靠的還是男人在外打仗奪江山嘛。

當然,閨閣小姐能如此剛毅堅強,已屬實難得,尤其是形勢還不明朗時。聽說當初差點命喪柳湖,如今看來,也是命不該絕。三公主按說是天潢貴胄,還有那姜皇后當年還說什麼與佛有緣,如今看來啊,還是這周家小姐命格更為貴重,才能後來居上。

別的不說,小皇帝如今靠的是靖王爺,而周小姐是未來的靖王妃,往後只要兩人不出什麼差錯,小皇帝又感恩,那靖王府的富貴定然能再上一層樓。

這些話經過賀叔、彭嬸、春桃等人傳到周衡耳朵裡,知道他們是想逗自己開心,聽了便也配合地笑一笑。

世人都喜歡捧高踩低、錦上添花,如今人人稱羨年輕有為的靖王爺,對三公主恨不得殺之而後快,卻視而不見他背後多少人的犧牲。

或者說,畢竟不是切膚之痛,他們也根本不在意。

想到此,周衡心裡暗自嘆息,不禁再次想起之前剛見了次面的沈怡來。

當時在那太原城外的小鎮上,沈復雖然早了一天趕到,之後卻又多逗留了一天才走。

原因無它,只是為了等著跟沈怡和沈鳳榮等人見上一面。

周衡自然也留了下來,連帶賀叔一家三口也是,包括謝倞。

為此,小皇帝在得知情況後也堅持留了下來,說要見一下他的“阿榮哥哥”。

於是最後所有人都留了下來。

結果這一等,還真的等來了不少人。

周衡這才知道,當年確實是沈怡鼓動了北方道總督出了些兵力去馳援沈復,當然西北道這邊也是儘量出了些人。後來眼看情形變好,東北道的梁赫崖也出來支援了,為此,這兩道總督如今便不惜長途跋涉、快馬加鞭地趕來覲見小皇帝,順便趁著沈復在場邀個功。

至於怎麼說動的呢,除了利弊得失,為了能取得北方道的徹底信任,沈怡不惜讓自己的兒子沈鳳榮與北方道總督的孫女聯了姻。當然,謝儼與吳副將三女兒的婚事也定了下來,據說許夫人對此很是滿意。這次吳副將也來到了太原覲見皇帝,跟人介紹謝儼時已很自然地叫他“我家阿儼”,也是一副極為滿意的樣子。

至於東北道,正如沈太師之前所預料的,那位總督梁赫崖其實與梁侍郎早就相交,私下以兄弟相稱。只是後來梁侍郎去世,怕外臣與后妃有聯絡受皇帝猜忌,便主動斷了往來。

但這事沈怡是如何知道的呢?周衡好奇地問她,對此沈怡淡然一笑

“我猜的!”

“當時我也顧不得了,總得冒險一試。反正成不了也沒什麼損失,那賤人往西北道潑的髒水已經夠多了,債多不愁。但北方道那邊既然要拉攏他們做個假裝裡通外國的局,那賤人雖則遠水救不了近火,萬一讓就近的東北道幫著去抵禦牧族,北方道那邊可就漏了陷了。”

“所以我們當時思來想去,各種打聽那梁赫崖的情況,三個人才能搭臺唱戲嘛。結果許表姐忽然想起來,當初她們家差點要把她定給一門梁姓人家,說不會就是這東北道的梁家吧?”

“這話一說,吳將軍就坐不住了,說憑什麼就斷定是他梁赫崖?京城姓梁的也不少啊,別的不說,陛下的外祖父就姓梁呢。”

“他們夫妻倆對京城梁侍郎的家世自然不太清楚,但我是知道的,主要是梁嬪出事後瞭解了些。當時還想著,梁嬪一個深宮后妃,為何就想著要來找阿復求助。是以對他們家也多少知道了些情況。結果被許表姐這麼一提醒,真是老天助我!冥冥中,或許也是梁娘娘在幫她兒子吧!”

說這些話時,小皇帝也在,聽了此話默然不語。不過等到後來回到京城,卻加封沈怡為寧國夫人,享公主俸祿。

也到了那個時候,世人才知,寧國夫人一介女流卻能親上城頭擊鼓助陣,並殫精竭慮聯合北方、東北兩道馳援靖王爺的匡正大軍,不能說扭轉戰局吧,起碼也起了很大幫助。更有當初為了不與叛賊紀均林同流合汙而不惜犧牲幼子。

如此高義,也確實當得起皇帝對她的封賞。

可惜寧國夫人卻在太原拜見過皇帝及見過其弟沈復之後就回了西北,據說因為一直都沒找到下落的幼子,自稱無顏再回京城,並已交代其長子,死後再把骨灰帶回京城,撒在靖王府裡的上雲池。

這些訊息6續傳出來後,本來如烈火烹油般的靖王府,倒是因此降了不少熱度。眾人嘴上不說,心裡也明白,靖王府的榮華富貴背後,也確實有常人難以承受的苦難。

但靖王爺的舅家護國公府,雖說當時差點被滅門,畢竟還是留下了二子二女,且小皇帝回京後就恢復了爵位並另賜府邸。小的那兩個還不知道怎麼樣,大的那兩個,長房長孫謝儼便依舊是國公府的世子孫,只待成年後襲爵。二房的嫡長女謝玉蓉則由寧國夫人做主,與東北道梁赫崖的嫡幼子定了親,遠是遠了點兒,但也是一門好親事。

至於沈怡的長子沈鳳榮,沈太師提議也讓他襲了其父原有的威遠侯爵位,怎奈沈鳳榮堅辭不受,說已是沈家人,最後皇帝改為追封其弟紀鳳華。

為此沈怡母子上書謝恩之餘也對皇帝表態,為了讓紀鳳華死後有香火,他日沈鳳榮如有第二子,便可過繼。

一時間,沈家母子這事也是在京城的茶餘飯後頗為熱鬧了一陣子。

但令世人詫異的是,功勞最大的沈復與其未婚妻周家小姐,兩人卻並未要求任何封賞,只在當初那次太液池出事之後由皇帝親自主持,很快成了親。

成親時據說也挺有意思,並沒有敲鑼打鼓的出嫁迎親,更沒有什麼三書六禮、納彩請期,就那麼就近挑了個萬里無雲的晴朗日子,兩人在靖王府的上雲池畔拜了天地。新娘子手裡聽說還拿了一束梔子花,據說是王爺親自採來,沒想到王府多年空置,裡頭花草倒是生機勃勃。

觀禮的人也不多,據說就請了周謝兩家人還有素來親厚的那位前禁衛軍統領賀佐舉一家人觀禮,連遠在西北的寧國夫人也只能在事後讓人送了份禮過來。

當然,鑑於是皇帝親自主持,沈太師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這次他倒是不避諱什麼文武相交了,聽說還親自為兩位新人唱喏,也是讓人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由衷地誇一聲“佩服!”

對此,世人也是議論紛紛,各種說法不一。

有人覺得靖王夫婦明智

“靖王爺如今都能得陛下一聲‘義父’稱呼,靖王妃麼…不是依舊經常進宮看望陛下麼,早就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了,都說樹大招風,還是這般行事穩妥啊!”

也有人酸溜溜地表示

“這靖王妃…也真是福大命大。聽說當初在柳湖落水,丫鬟婆子都死了,獨活了她一個。現在是太液池,那般兇險,竟也讓她給…嘖嘖,這等福分,羨慕不來啊!”

喜歡春林晚請大家收藏春林晚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兵小將之北冥守護者

夢醒雪微醺

鬥羅神罰榜,開局神罰玉小剛

遙星別小樓

我和校花是冤家

誠鋒

渣人終被渣[快穿]

萌萌愛

柯南之肥宅偵探

巨人殺手

以權謀妻

望晨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