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四章 創業板和華誼上市(二),重生之娛樂鬼才,香港大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您應該不僅僅是賺電影票房分成的錢吧?”在旁半晌沒有說法的馮小剛『插』嘴說道,“小夥伴投資了很多imax電影院線,新片投資規模這麼大,是不是有給imax影院造勢的目的在裡面?”

“是的”王啟年點頭說道,“我覺得,傳統的電影院,也並不比在家看高畫質電影有多少優勢。電視和網際網路,都將會是電影院線的對手,隨著家庭的電視機螢幕越來越大,清晰度和音響效果越來越好,普通的高畫質數字電影院對於觀眾吸引力很少了。而imax的體驗效果,則並不是在家看高畫質電影就能獲得的體驗。世界商業電影最牛的卡梅隆都在拍imax格式的電影,這是一個趨勢。所以,也不得不做這方面的準備”

“加拿大的imax公司,真的被小夥伴控股了?”王中軍忽然問道。

王啟年笑著說道“是,乘著o8年的股災,美國股市大跌的期間,我買了不少這家公司的流通股。但也僅僅是名義上的大股東,沒辦法『插』手imax公司的經營管理。不過,我們合資成立了imax亞洲,在亞洲地區代理他們的產品,並且,獲得了技術授權,未來可以自主研產品。今後,我們會跟imax合作,幫助他們把imax裝置推廣到商業電影院線中。我們自己會投資更多的imax影院,將來小夥伴影院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放映廳是imax或類似的產品,也不足為奇”

“拍一部imax電影,最低預算要多少?”馮小剛問道。

“這得看你是買裝置還是租裝置。買下裝置,自己今後繼續使用,一套裝置套38oo萬美元。僅僅是租,一年租金5oo萬美元左右。再加上其他的成本,我估計有個2ooo萬美元,就可以試一試。”王啟年看了看馮小剛,心中知道。這個以商業片起家的草根導演,開始心動了。

相對於像王啟年這樣,是電影藝術院線畢業的科班生,馮小剛則是半路出家的草根。

一開始馮小剛是在圈內當演員。熬了很多年資歷之後,開始自學成才,轉型當導演。當然了,跟學院派的導演,一開始走的是報名參加國際上的電影獎項來打響知名度相反。馮小剛一開始就是拍商業片。

由於,馮小剛早年的作品,更接地氣,拍出了一部又一部深受觀眾喜愛的電影,票房成績自然也是不俗,這些年,馮小剛可是拿了幾年的年票房冠軍。

而且,馮小剛跟學院派的導演不同,更熱衷於採納新技術。比如,好萊塢大片衝擊中國市場之後。馮小剛最早的一批拍商業片。而電影特效已經成為大片標配,馮小剛也是積極的採納了最新的特效技術。

目前,imax 3d剛剛興起,馮小剛自然也有點躍躍欲試。換做是過去,他估計不敢有這種妄想,但現如今華誼兄弟電影上市了,剛剛賬面上多了十多億元現金。這筆錢,躺在銀行賬戶上只能不斷的貶值,購買力日益下降。對於華誼來說,有了錢之後。自然要進行投資。

只不過,imax 3d目前的門檻太貴了,若是真的從頭到尾都是用3d攝影機拍攝,而不是後期2d轉3d。目前的成本貴的不可思議。

看著馮小剛的眼神,王中軍說道“3d電影先作為餘案吧,可以做點準備,但不急於現在投資“

實際上,王中軍是想要看看,卡梅隆和王啟年他們拍攝的這些3d大片的市場反映。若是市場好評如『潮』。票房爆棚,那麼,華誼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盛宴。

假設,這兩部大片都虧了,那麼……華誼也不會打腫臉充胖子,拍什麼3d大片了

畢竟,好萊塢的巨頭都斟酌再三,華誼自然也是多觀察觀察,不敢迅的介入這一塊市場。

……

由於o9年的四萬億救市政策刺激,中國a股市場出現了又出現一波牛冠全球的牛市,一年以內指數出現翻倍行情,個股活躍程度不亞於o6年~o7年的級大牛市。

這麼一波大牛市啟動,a股市場ipo自然也開始開閘。其中,醞釀了多年的創業板市場,也在1o月份正式開始啟動。

新生的創業板市場,批28只新股裡面,就有小夥伴公司戰略投資的華誼兄弟集團。

華誼兄弟公司在上市之前,經過了多輪的增資擴股。小夥伴公司6續向其增資投入12億元人民幣,總計持有股份4ooo萬股。在o6年的時候,小夥伴公司佔據華誼的股權最多達到3o,一直作為華誼兄弟的二股東和戰略投資者。

而在華誼上市之前,又引進了一些投資者,以及對旗下的導演簽約藝人進行股權激勵,自然也是增了一些新股。

上市之後,還會增42oo萬新股,讓華誼兄弟的總股本增至168億股。預計,上市時候,小夥伴公司持有華誼兄弟的股份進一步攤薄到238

當然了,上市之後的流動『性』增強,今後股權變現更容易。除此之外,就是創業板的股票,上市之處就是非常貴,今後還會被繼續暴炒。

按照華誼上市的每股行價2858元計,小夥伴公司持有的華誼股票的市值就會增至114億元。相對於原始股的投資額,已經增值了9倍。

更何況,上市之後還會迎來暴炒。再有就是今後幾年國內電影市場的火爆,很多的投資者看電影炒股票的習慣,進一步讓影視公司的泡沫一再的膨脹。

可以樂觀的估計,未來選個好時期套現股票,華誼的這部分的股權,甚至可以套現百億元以上。

當然了,華誼剛剛上市,原始股的法人股東們就開始考慮套現,顯然是不厚道的。

但這就資本江湖,大資本們源源不斷的把昂貴的股票賣給一些指望在二級市場上買到十倍股百倍股的韭菜。

而這些韭菜,最喜歡賣“有前景”的行業。只有行業還處於快增長階段,即使股價是淨資產幾十倍,也會有人願意接盤。

傳統的商業裡面,老闆們對於失去控股權很是擔憂。但資本泡沫時代,老闆們的追求就是把股票賣給其他人,讓其他人來當這個大股東,而他自己抱著天文數字一般的現金,後半生無論是數錢,還是繼續投資其他專案,從經濟回報上來看,都比繼續持股划算。

當然了,影視公司的股票,一開始也許是創業板裡面的大泡沫。但等到後來,這已經變成小泡沫了,很多人現創業板裡面一個又一個更大的泡沫吹起來。

總之,2oo9年1o月3o日,無數資本大佬敲鐘,慶祝自家公司上市。創業板批28家公司,開始集結上市了。

小夥伴公司持有的華誼兄弟,日開盤價就是暴漲至6366元,其後,又是扶搖直上,下午3點收盤,收在7o81元每股。

一些大股東們自然是興奮之極,透過上市,持有的股票市值,已經是淨資產是十倍以上了。若未上市之前,想要賺到華誼公司市值這麼多錢,也許要幾十年之後。上市則是輕而易舉的讓資產呈現十多倍的暴增

小夥伴公司持有的股權,按照市值算,已經是28億多元了。相對於上市之前投資的資本,已經增長了二十多倍

“這比房地產,不……比搶銀行還要賺錢的暴利生意”已經有人喃喃自語。

許多持有華誼股份導演和明星,也都紛紛喜形於『色』。

馮小剛也憑著華誼的股權,成為了華誼旗下的簽約導演和藝人中,個透過上市,身價破億的富豪。

他們才剛剛品嚐,跟資本市場聯姻的好處。名氣,可以更高效率的轉化為金錢

在娛樂圈跟資本市場聯姻之前,光靠拍戲賺錢,影視明星裡面也許已經早就有不少人身價上億。但是,導演裡面大多數都並不是很富有。畢竟,導演很多都是靠著拍戲賺錢,不像明星可以有各種商業演出廣告代言之類的撈金機會。娛樂圈裡面自然有著“窮導演,富明星”的說法。

但隨著娛樂圈的資產迅的證券化之後,無數的名人都可以迅的把自己名,透過資本運作的方式,變成鉅額的財產。比如,一個空殼公司,沒有什麼資產,有的僅僅是幾個明星導演簽約的合同,即可靠著這些合同,把剛剛成立,沒有一丁點資產的皮包公司賣出幾十億的天價。轉讓了股權之後,這些僅僅付出了合同和簽字,便可以把紙換成幾億幾十億財產。而願意為這些資產買單的大資本家,遲早還要要讓別人買單。這買單者,自然就是資本市場裡面的很多韭菜了。

娛樂圈資本化的時代,一線的明星導演很快會因為善於資本運作,身價幾十億上百億,二線的明星也有希望成為億萬富翁。

在資本化之前,這些身價可能是他們一輩子也不可能透過拍戲賺到,但是,有了資本市場,資本市場還非常追捧他們,那麼……他們可以幾年賺幾十年的錢

王啟年看到一家公司上市,卻聯想到無數窮兇極惡的名人,簽上自己名的白紙,轉化為股權,然後,夥同擅長於資本運作的公司,透過說故事來洗劫韭菜的未來。

簡單說,影視行業在資本市場割韭菜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這個時代的序幕,就是家影視公司,成功在a股市場上市,並且大受追捧開始未完待續。

喜歡重生之娛樂鬼才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娛樂鬼才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