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五章 企業的成長紅利,重生之娛樂鬼才,香港大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小時後,小夥伴公司七層高的會議室裡面,雲集了數百名股東和員工。??.??c?om

整個大廳濟濟一堂,顯得非常有人氣。小夥伴集團的股東里面,既有金融、it相關的專業人員,也不乏導演、明星、作家、漫畫家之類的人士。

純粹的資本家和高管很少,而是包含了小夥伴公司方方面面的成員。

“老闆,你偏心啊,我們為公司打過江山,我們為公司賺過最多的利潤。為什麼待遇還不如手機遊戲了?”一名pc遊戲事業部的員工,在股東大會上,找到王啟年訴說委屈,“咱團隊的利潤,每年按照5成上交給母公司,母公司拿錢投入手遊,還計劃投資公司以外的手遊,我覺得不服氣啊!”

“其實,你們也可以申請開手機遊戲,有想要就說嘛。申請開手機遊戲,可以暫緩和減少子公司的分紅比例。用利潤去投手機遊戲嘛,母公司並不干涉你們的想法。有想法自己去投,錢不夠,甚至可以申請母公司的貸款或者是股權融資!”王啟年笑道。

“老闆,我們出版部門,能不能自己開ip?遊戲、影視、動畫什麼的,很多都是我們的書改編的。”

“行,完全沒問題,只要覺得能做,都可以嘗試去做。”

“老闆,我要自己創業,這是我的一份創業計劃書,裡面有的我的想法。”

“嗯,留在我這裡吧。如果覺得有意思,即使公司不投,我也會拿個人的錢去投。”

“謝老闆!”

“it搞累了,我想要當演員。”

“那個,你可以試一試找新導演剛剛入行的團隊試一試,說不準,你真的有演戲的天賦。?.?即使沒有,找到適合你的角『色』,本『色』表演。也有可能取得成功。”

“小夥伴公司為什麼不去收購tvb?”

“這個,因為我們覺得tvb的商業模式已經沒前途了,傳統的電視媒體,市場是在萎縮的。而如果是論節目製作能力的話。那麼,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電視臺呢?若是國內的衛視可以收購還可以,tvb收視率主要是港澳地區,以及廣東省珠三角地帶。一個已經過了巔峰,在衰退的電視媒體。我個人覺得,不值得去投資。即使,它看起來只有一兩百億元市值,比國內上市的一些影視公司還要便宜,但依然不值得投資。”

“老闆,收購暴雪吧!”

“如果能以適合的價錢收購,我早就收購了。”

在大會之前,王啟年幾乎像是一個心靈導師一般,傾聽和回覆很多員工和股東們的提議。

因為,股東和員工合一。所以,小夥伴每年的大會也是股東和員工代表會議。本來,股東們想要少工資多壓榨,員工本心應該是想要少幹活多拿錢不用為公司盈虧負責。

利益不一致,場次以外,並不利於一家公司的內部團結。

這才是小夥伴公司採取了股東和員工合一,大家既是員工,也是股東。作為股東,壓榨自己員工部分的價值,作為員工可以在企業困難不滿足分紅條件的時候依然拿自己的員工工資收入。

小夥伴集團早期公司是採取股權激勵。以股份獎勵優秀員工。現如今,已經更換了形式,以自願認購為主。?.?當然了,也開放了員工向公司出售股份的權利。無論是認購還是贖回,都是按照公司上個季度公佈的淨資產為主。

這種機制下,公司旗下專門有一個基金,持有一部分股份和現金,員工無論是提出認購股份,還是出售股份。都是由這個基金接盤。暫時而言,基金自己持有可供出售的股票,也僅佔總股份的千分之二不到,可以滿足普通員工小額認購。如果認購一空,除非有其他股東向基金出售自己持有的股份,否則,基金就沒有股份可供出售。

也就是說,小夥伴公司內部形成了自己的股權交易市場。這個市場,交易的股票只有一種——小夥伴集團股份!

這個內部交易市場,甚至引了國內的『政府』、企業的參觀考察。貌似,這種內部股權交易體系,也只有小夥伴公司一家。

咱不上市——但咱內部有完善的股票市場,其機制幾乎不亞於股票交易所,只不過,品種只有一種而已。

並不是所有的股東都參與現場會議,畢竟,小夥伴公司的股東規模都破萬。這麼多的職工股東,上市會形成障礙。很多的公司上市之前,蛋疼的回購職工股,減少原始股股東的數量,以方便去上市。上市很多年之後,又想起股權激勵,讓員工掏錢認同股票,但認購的價格,跟上市前的原始股相比,自然是天差地遠了。

小夥伴公司不在意這些,因為,即使上市也會是旗下的子公司、孫公司上市。作為最核心的集團公司,是沒有上市的計劃。

即使無數的國內外投行,想要說服小夥伴公司上市,但王啟年只會淡然表示“上市是別人花錢玩我們,我更喜歡玩別人!”

上市之後,多了一些各懷鬼胎,利益跟小夥伴公司長遠利益不一致的股東。得到了融資,但失去了自由。所以,王啟年覺得,自己還是小夥伴公司大股東,那麼,小夥伴公司就不會上市。

當然了,雖不上市,但股東大會還是要照常展開。

“過去的一年裡,小夥伴公司總營收規模突破4ooo億元大關,對外出口也創紀錄的達到7oo億規模。稅收淨利潤規模,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415億元!目前,我們的利潤是萬科公司的兩倍。比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浦銀行要高一些,大致上,跟交通銀行的利潤規模差不多同一個等級。”

王啟年拿著匯總的財務報表,微笑說道“過去一年的成績靚麗,我們希望新的一年再接再厲。與此同時,我提議,2o11年的分紅規模,應該比上一個年度翻一倍,也就是說2oo億元分紅,大家一起分享公司經營成長紅利。來年,我們拿出更好的狀態,迎接新的挑戰,創造更好的佳績!”

當然了,拿出一半利潤來分紅,獲得了現場股東和透過網際網路參加會議的股東們99%以上的高票一致透過。

小夥伴集團公司總股本一共是1億股。也就意味著,每股的分紅就達到2oo塊錢,即使扣除2o%的紅利稅,稅後分紅依然高達16o元。即使是一些剛剛加入公司兩三年的員工,一般都有個幾百股。

許多的老員工幾千股甚至上萬股的也有不少,對於持股數量較多的老員工來說,工資收入早就不是主要收入了。每年吃股息分紅,才是他們收入的主要來源。

小夥伴集團的股票沒有上市,也不能夠自由的交易。但是,正是因為不能自由的交易,所以,很多員工沒有心思關注什麼股價漲價,避免分散其精力。他們不太關心每股值得多少錢,或者是小夥伴集團的估值多少。但是,每年年會之後,實打實的分紅,一年比一年多。這麼多年分紅增長幅度,都是幾百倍增幅。公司的淨資產的增長,更是遠於此。

這種長期股東,才能真正分享到公司成長的紅利。比很多在股票市場上投機倒把,賺點差價沾沾自喜的投機者來說,長期對比,可是強的多了。

試想一下,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價從7美元到21萬美元一股,幾十年達3萬倍增長。如果不是長期持有,一路跟隨,有幾人能分享這種畢生難遇的成長紅利。

19世紀成立的滙豐銀行,滙豐銀行1866年股本4萬股市值摺合白銀2o.76萬克;至2o13年時,滙豐銀行的總市值達16ooo億港元摺合億美元摺合白銀億克,147年後的市值是建立時市值的89.53萬倍,年複合收益率9.77%。不包含分紅,既創下了接近9o萬倍增長。而9o萬倍財富的增長,僅需要9.77%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由此可見看到,企業持續的盈利,最終創造的效益,是非常恐怖的資料。比如,很多富豪幾代人努力,但有把握保證1oo多年時間,家族的資產收益率能達到9.77%嗎?如果是9.77%的年增長率,那麼1oo多年應該是幾十萬倍的財富增長。

李嘉誠這樣的鉅富,也不過是稍微比滙豐的年化盈利能力更強一些,可以做到15?年化收益率,即可成為華人富。

巴菲特幾十年創下的年化2o%收益率,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積累起來,卻是很少有人能越的偉業。成長,肯定不是今年賺1o倍,明年虧5o%,後年翻倍,老後年虧7o%……過山車一般的業績,只能終生也積累不到多少財富,獲得不到穩定成長的紅利。

小夥伴公司目前還未過滙豐帝國,但是,小夥伴成長度,也確實比滙豐帝國更快。

王啟年倒不敢居功,認為完全是自己的功勞,更主要的因素是現在這個年代,跟過去不一樣。此時,世界的生產力和科技能力,比以前要領先千倍百倍,所以,往往現代人一年創造的經濟產值,可能比百年前的人們一生創造的價值還有多。未完待續。

...

喜歡重生之娛樂鬼才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娛樂鬼才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群星照耀大明

林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