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一個都不能少!,抗戰之不滅軍魂,明月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王氣急,如果不是明大記者剛剛才用抗日英雄和人民保衛者這種大帽子懟了他一頓,一定一腳爆踹何大頭那貨。

不過想想還是作罷!

當然,更讓老王頭疼的不是被懟,而是天知道眼前這個突然變身高手的劉胖子是怎麼搭上這位大記者的,老王一時間也有些琢磨不透這兩人間的關係。

這個時代的男女之防其實比滿清之時已經開放了不少,女性也可以穿著西洋那種露著小腿的蕾絲裙和開著高叉的旗袍走上大街,但一女子就這樣扒開一個男子的衣服,拿臉挨著,還是有些顛覆老王有些舊傳統的三觀。

用他的想法,這一男一女,有貓膩。

仔細想了想,沉聲對何大頭命令道

“從現在開始,劉參謀的安危就交給你了;之前團副不是告訴你老子要是少了一根毛就斃了你嗎?現在老子再告訴你,要是這個胖子少了一根毛,哪怕是瘦了二兩,你自己去軍法處領罪。”

已經習慣給團座背鍋的警衛班長看著地上躺著的龐大身軀,也只能苦著臉點點頭,朝四周還站著的幾個士兵吼一聲

“還愣著幹啥?抬劉參謀回團部!”

“咋抬?”一名士兵小聲問了一句。

何大頭也是一陣腦殼疼。

是啊!咋抬,就這最少小二百斤的體型,四個人想把他抬到數公里外的團部,估計也得累死兩雙。

“用擔架,找幾個人去砍粗樹枝,我來準備布條!”明毓卻是比何大頭要靈光的多,伸手就脫下軍服,也不怕上面不是血就是灰,直接一口銀牙咬上開始撕扯。

這會兒可是三月,北方的三月可是零度氣溫,二十九軍所配的軍服都是夾棉襖,算不得多保暖,卻是夠結實。

幸好明大記者也不傻,記得劉浪腰間還有把匕,牙咬不動了,就直接拿匕來割。

工作效率很高,但顯然想做成一個能把一米八大個頭劉浪抬走的擔架,光她那一件軍服上衣是不夠的。

得,這特孃的一巴掌下去還得損失一件軍服,這一幕看得老王一陣牙疼。

不過想想終究是有些捨不得自己新置辦的校官軍服,衝旁邊手槍隊幾名士兵瞪眼

“沒個眼力勁兒,還愣著幹啥,把軍服都給老子脫了給明記者做擔架!”

瞬間,幾件藍色軍服都給了明毓。

不過,僅著白色內杉凍得臉色鐵青的幾名手槍隊官兵卻沒有一個有怨言的。

劉浪剛才用他的表現贏得了他們的尊敬,可不是靠著他領章上的一槓三星。

要不是劉浪,就憑剛才那個日軍軍官的身手,在場的人心裡都清楚,就算能全殲這批鬼子,他們最少也要付出一半人員的傷亡。哪怕他們是217團的手槍隊,號稱217團最精銳的那群人。

手槍隊,是西北軍的傳統說法,從軍中編制上來說,就是團部警衛排,在戰時,可擴充至一個警衛連的兵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劉浪救了他們這裡的多數人。

他們甚至理解明毓為何寧願自己挨凍,將自己的軍服撕扯開做成擔架,而不用地上隨處可見的日軍遺屍上的軍裝。

因為,那上面有日寇的血,太髒!

他們的英雄,就算受傷了,也應該躺在自己戰友的溫暖上,回家。

目送何大頭和明毓帶著一個班護送劉浪離開,還留在陣地上的老王重新將重點放到了已經進入戰鬥尾聲的戰場上。

戰鬥進行到現在,還在抵抗的日寇已經沒有了,先前喊殺聲震天的陣地上比剛才沉寂的多,能聽到的聲音就是傷員出的悶哼聲和麾下官兵操著北方土話呼喊相熟戰友的聲音。

這場夜襲戰,已經勝利了,高地已經被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能少年王勇

日照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