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第一篇戰地日記(上),抗戰之不滅軍魂,明月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民國二十二年3月11日,這是個春雨如油後的夜晚,夜空中繁星點點,月光皎潔。

如果是之前坐於大學教室中的我,我一定會很欣喜,能在民族最為瑰麗的作品之上仰望星空。

如果是初登記者之職的我,一定會更欣喜,在報紙上寫一詩或是隨筆,一定會贏得不少人的誇讚吧!

可惜,現在的我,不是學生,也不是初登職場的見習記者了。在這個美麗的夜晚,,我作為戰地記者,與受命反擊日寇的二十九軍將士們一起,參加了這場夜襲戰。

我其實很害怕,真的,雖然我表面上很平靜,但只有我自己知道,當我看到官兵們投出自己手裡的手榴彈炸出的第一團焰火,我的衣物內襯,其實已經溼透了。

我曾以為自己不會害怕,因為我曾看到那一張張堅毅的面孔整齊列隊,他們背上大刀尾環上的紅綢,就像是即將在這個春天綻放的映山紅,分外美麗。

我認為,有他們在,我就不會害怕。

但我錯了,正是因為他們,我才會害怕,會恐懼。不是他們不能保護我,而是,我害怕看見他們死去,我恐懼看到他們一個個倒下,從此再不會起來。

我知道,我的心,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堅韌。

可我,必須得堅韌。

因為,死亡在這裡,已經成為平常。

我如果不堅強一些,又如何將這裡的事情告訴你們,告訴你們這些正在被我們的英雄們保衛的同胞們。

是的,我稱呼他們為英雄,我想,他們值得這個稱呼。

親愛的同胞們,你們或許此時正在為這次喜峰口大捷而歡呼,為第29軍官兵殲滅了7oo餘日寇而歡呼,但請你們在歡呼之餘,為這次戰鬥中犧牲的6oo餘官兵們默哀三分鐘。

我不知道他們任何人的名字,但卻想寫寫他們的故事。

我曾見到一名年輕士兵的遺體,他已經死去,但他的雙手依舊牢牢的握著插在他胸膛上的日軍步槍。

他的身前,倒伏著一名失去了武器的日寇屍體。

我雖然沒有親眼見到他戰鬥的過程,但我開始是想,他或許是不想死的吧!我從他沒有閉上的眼睛裡,看到了對生的希冀,可他依舊選擇了死亡,用自己的胸膛當成了盾牌,用自己的雙手鎖住了日寇的刀槍。

那一瞬間,我明白了,他的希冀不是想讓自己活下去,而是,想讓他的戰友活著,唯有這樣,他的戰友才能順利擊斃日寇。

但我的心卻是顫抖著的,年輕士兵的心願並沒有完全達成,十米外,另一名中國士兵的遺體倒伏,在殺死那名日軍後,這個戰士,也犧牲了,犧牲在另外一場搏殺中。

這樣的場景,在戰場上隨處可見,他們犧牲了,我卻要履行我的職責,記錄下他們死亡的瞬間。

我依舊害怕我依舊恐懼,我希望這樣的場面少一點,但事實是殘酷的,戰場更殘酷。

哪怕日寇被殲滅的越來越多,勝利的天平已經在向我中華兒郎傾斜,可我的心,卻是越來越疼,疼的讓我幾乎無法呼吸。

這種脆弱的感覺,直到我看到了另一幅畫面。

那是一名旗手,手持著軍旗計程車兵,應該是旗手吧!

請原諒我這個初登戰場戰地記者的傻,除了軍銜,軍隊編制我不是太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