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章 這就是個大刺蝟,抗戰之不滅軍魂,明月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隸屬於聯隊部的步兵小隊直至深夜也未能歸返,這對於還算精通戰術的兩個日軍大佐來說,幾乎已經可以預料這些被他們派出去“籌集軍糧”麾下的悲催命運了。

顯然,到現在還未歸來,應該就回不來了,聯想起師團部那邊言之不詳卻是嚴令全軍不得隨意出陣地的軍令,兩人心裡卻是禁不住心中一涼,現在看來,師團部主力那邊在長城山脈也是吃了大虧,那個消失的輜重中隊和奉天獨立旅步兵營就是明證。

可是,於公於私,身為如今第四步兵旅團的最高指揮官,笠原川大佐都不能任由48名帝國官兵整整一個步兵小隊就這樣毫無理由的消失在中國長城的大山中。

於是,天矇矇亮,咬著後槽牙的笠原川大佐就派出了自己聯隊部最精銳的也是他所能拿得出手最後力量,美其名曰為了迎接師團部派過來的輜重部隊,硬著頭皮進入了長城山脈,去搜尋那個失蹤步兵小隊的下落。

那是個加強型步兵中隊,為了保證這支部隊的安全,別又被小股中國部隊偷襲,頭都快想白了的笠原川不光是抽調人手配備了足足四個步兵小隊,而且還給他們了三挺重機槍,那可是四分之一個重機槍中隊。

一個步兵小隊滿額是54人,四個步兵小隊就是216人,而且將會擁有12具擲彈筒和8挺輕機槍,再加上3個重機槍小組18人,兵力將達到234人,戰力更是接近兩個步兵中隊。

一般來說,中國人在大山深處會活躍著些許數百人組成的小股部隊,或許可以對一個步兵小隊甚至更多的兵力產生威脅,但若是想殲滅這樣一支擁有兩個步兵中隊戰力的隊伍,沒有火炮之類的重武器,是想也別想。

山勢崎嶇,草深林密,為了行軍度,他們沒法帶上步兵炮,但中國人也不是神,他們自然也無法攜帶重火器不是?

笠原川甚至還考慮到了數日前圍攻的那支擁有著大量衝鋒槍和駁殼槍這種近戰連續射擊型火器的中國軍隊,因為那種在1oo多米射程內可以連續射擊的可怕武器,才導致了他麾下帝國勇士死傷慘重。

那種武器於攻防戰的近戰中是很牛,但也有極為致命的短板,那就是射程有限,只要脫離2oo米的距離,彈道就極為不穩定,子彈射的再如何密集沒有精準度打不著人又有個鳥用?

大量裝備的擲彈筒和三挺重機槍就是針對這種武器所做的裝備,只要裝備著這樣武器的中國人敢來,拉開距離,利用帝國官兵精準的射擊和擲彈筒以及重機槍的掩護,可以從容的將其埋葬在中國的大山裡。

甚至,四門15o重炮的炮口調轉角度,轉向步兵中隊前進的方向,攜帶著野戰電臺的步兵中隊若是能透過電報彙報出座標方位,四門射程高達1o公里的重炮將會對其進行火力支援。

當然了,如果出1o公里,那就只能愛莫能助了。

笠原川也只能希望自己那個可能已經丟了命的外甥別那麼蠢,一口氣跑出去幾十裡去。

可以說,為了這次搜尋行動,冒著可能會被伏擊風險的這個加強型步兵中隊已經做好了一切應對。

自打出了主陣地,已經得到大佐聯隊長閣下面授機宜的中野浩森大尉就以一個步兵小隊在前方兩裡地做為尖兵小隊,居中兩個步兵小隊也各自派出一個輕裝小分隊由兩翼延伸出去3oo米,一個步兵小隊殿後的陣型搜尋前進。

這可能是日軍第一次如此小心翼翼地在山中行軍,為此,前進的度緩慢至每小時五里,只有平時行軍的三分之一。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至少連續三個小時,他們都沒有被傳說中的小股中國軍隊襲擊。兩翼沿著山體展開的兩個輕裝步兵小分隊功不可沒,雖然軍裝在荊棘叢生的山林裡快被撕成乞丐裝,但也避免了可能有中國人趴在山體上方的灌木叢裡對下面山路上的他們打黑槍的可能性。

相對於寶貴的生命來說,被刺扎崴個腳啥的都不是事兒。

而且,臨近中午的時候,他們終於現了那個失蹤的步兵小隊曾經路過的痕跡,燃燒過的火堆和丟下的日式香菸的菸頭都證明著他們在這裡逗留過並繼續前進。

吐槽了這幫蠢貨膽子真大後,日軍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向前搜尋,山勢也越來越險峻,一邊是深溝一邊是山嶺,也只能讓他們收回了其中一側的偵查尖兵。

於是,不出意料的,謹慎的中野豪森大尉派出的兩個尖兵小分隊在山嶺上現了中國人經過的痕跡,全軍戒備不久就迎來了中國人的攻擊。

雖說這裡地勢無比險要,但有了準備並且有足夠的遠端火力,中國人傾力射出的短槍火力對高度戒備中的日軍失去了往日的威脅,隔著2oo多米空間射出的子彈大多不是飄向深溝就是打在頭頂的石頭上。

也就是幾個躲藏的不夠隱秘的倒黴蛋被對方的精準射手以長槍擊中斃命。

而三挺重機槍和高達十二具擲彈筒也絕對不是吃素的,兇猛的還擊同樣打得山嶺上中國人潛伏位置火光四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看不見的密林深處,中國人的死傷應該比他們要慘重的多。

中國人很頑強也很聰明,在用輕機槍和擲彈筒無比頑強的對射了十幾分鍾後,現拿對手毫無辦法後,就主動撤退了。

追擊過去的三個步兵小分隊在那片山林裡現了中國人精心構築的阻擊陣地。

大多數日軍腦門上沁出一層劫後餘生的細汗。

他們竟然在半山腰上已經挖掘了雖然淺但足以藏住士兵身軀的戰壕,並且在其上方以灌木覆蓋,如果不是中野浩森不顧山高林密依舊謹慎而固執的派出步兵小分隊在山腰處搜尋前進,一旦等他們進入中國人精心構築的陣地1oo多米範圍內。。。。。。。

一想到他們那種衝鋒槍和駁殼槍噴灑而出的密集火力,所有日軍蛋蛋都是腫的。

幸好,山林中搜尋前進的尖兵分隊阻止了這場災難的生,中國人不得不提前動了攻擊,2oo多米的距離足以保證帝國勇士不用太害怕那種雨點般射過來的子彈。

中國人撤退的很快,精心構築的伏擊陣地上除了留下被擲彈筒榴彈爆炸產生的焦黑和92重機槍子彈的彈洞,沒留下任何屍體,也就是一團團猩紅顯示他們在這裡有不少的人員傷亡,基本符合中野大尉的預期。

為防止中國人再利用這些構築好了的工事找事情,中野豪森甚至還命令幾個步兵小分隊不辭辛苦的用隨身攜帶的工兵鏟和炸藥對戰壕和工事進行了破壞和爆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皇兄,我在敗家,你哭什麼?

七夜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