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雪花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7章 回到京都,王爺,世子不要爹,冬日雪花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鳳清絕站在營地的高處,眺望著遠方的山脈。

她深吸一口氣,感受著清新的空氣和陽光的溫暖。然後,她轉身面對將士們,大聲喊道:“繼續前行!”

五天之後,天邊剛剛泛起一抹魚肚白,鳳清絕和上官無憂便率領著精銳的五千鳳羽軍,踏上了前往京都的最後一段路程。

他們的目的是保護夏侯烈。

韓青衣和夏方則指揮著剩餘的大軍,在京都城外的開闊地帶紮下營寨。

他們的營地井然有序,旌旗招展,顯示出軍隊的嚴整和威武。

韓青衣站在營寨的高臺上,目光遠眺,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京都的城門外,氣氛莊重而肅穆。

數十位身著朝服的大臣已經在此恭候多時,他們的臉上既有期待也有緊張。

鳳清絕的目光穿過人群,落在了站在最前面的幾道身影上。其中一位身著絳紅色官袍的男子,大約二十五六歲,氣宇軒昂,不怒自威,此人便是夏侯烈曾提及的宿敵——鎮國大將軍寧銘。

在寧銘的旁邊,站著一位看起來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他的神態沉穩,氣質高貴,這位便是夏侯烈前未婚妻的父親——侯曉。

至於為什麼稱呼為侯清歡是夏侯烈的前未婚妻,原因很簡單。

他們即將抵達京都時傳來的訊息——侯清歡與寧銘即將舉行大婚。

隨著鳳清絕他們的接近,京都的氣氛愈緊張。

寧銘和侯曉現在幾乎把持著整個夏國朝政,如果兩人聯手要對付夏侯烈,那夏侯烈真的支撐不了多久。

“攝政王,你終於回來了!。”侯曉往前一步,朝著夏侯烈行禮。

後面的群臣全都下跪,雖然現在他們忠不忠心夏侯烈還是個問題,可在軒轅鳳王面前他們還是必須裝出忠心。

夏侯烈的視線在侯曉的臉上慢慢地移到寧銘的身上,將自己心中一些想要說的話,強行壓了回去。“侯大人,本王從軒轅回來,就聽說朝廷強行徵兵修建什麼攬月樓,可是真的!”

侯曉看了看夏侯烈後方的鳳清絕二人。“是!為了夏國來年能夠風調雨順,皇上特意下旨修建攬月樓,用來祈福!”

夏侯烈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怒意,他的手掌緊握,用力到指節白。

“祈福?”夏侯烈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侯大人,你這是在拿本王當三歲孩童嗎?攬月樓所需的勞力人力,足以影響我夏國的農業生產,甚至可能引民怨。你告訴本王,這是祈福,還是另有圖謀?”

侯曉面不改色,似乎早已預料到夏侯烈的質問,他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應:“攝政王,侯曉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夏國的未來。攬月樓不僅僅是一座樓,它是我夏國強盛的象徵,也是對天地神明的敬畏。至於民怨,本官和其它世家家主,會妥善處理,絕不會讓百姓們感到困苦。”

夏侯烈冷笑一聲,他知道侯曉的話中充滿了玄機。

寧銘和侯曉的聯手,無疑是在挑戰他的權威,但夏侯烈也不是易與之輩。他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緩緩開口:“既然如此,侯大人,那本王就等著看你如何讓夏國風調雨順,如何安撫民心。但記住,若是你處理不當,本王決不輕饒。”

侯曉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明白夏侯烈的警告意味著什麼。

這場權力的遊戲才剛剛開始,而他和寧銘已經做好了準備。

他恭敬地低下頭,回答道:“侯曉必定全力以赴,不負皇上和攝政王的期望。”

群臣們靜靜地聽著這場對話,他們心中清楚,這場權力的鬥爭已經擺到了明面上。

夏侯烈、皇室、世家,這三者之間的博弈,將會決定夏國的未來走向。

夏侯烈回頭看向鳳清絕和上官無憂“鳳王,上官大人,你們與本王一起攝政王府吧。”

寧銘和侯曉同時看過去,一身銀甲和一身軒轅官服的鳳清絕和上官無憂。

當然他們只會注意看鳳清絕。

鳳王……

莫非是……軒轅戰神,鳳王鳳清絕。

“寧大將軍!”夏侯烈淡聲開口說。“你才剛剛新婚沒多久,本王允許你好好在家多陪陪寧夫人!”

“是!”寧銘領命。

在夏國的都城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瀰漫著一種喜慶的氣氛。

陽光照耀在金色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與人們臉上的笑容相映成趣。街道兩旁,百姓們自地排列著,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期待和敬仰的神情。

當夏侯烈的身影出現在街頭時,人群中爆出了熱烈的歡呼聲。

夏侯烈騎著一匹雪白的駿馬,身穿一襲深黑色的錦袍,上面繡著金色的龍紋,顯得威嚴而莊重。

他的面容英俊而嚴肅,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和智慧。隨著他的接近,百姓們紛紛跪倒在地,以最恭敬的禮節表達他們對這位賢明攝政王的感激之情。

自夏侯烈成為攝政王以來,他的政績有目共睹。

他不僅減輕了百姓的稅賦負擔,使得家家戶戶都能過上更加寬裕的生活,還頒佈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政策。他推行土地改革,確保農民有地可耕;他鼓勵商業展,使得市場繁榮,商賈雲集;他重視教育,讓更多的孩子有了讀書的機會。

在百姓的心中,夏侯烈不僅是他們的攝政王,更是他們的守護者和引路人。

夏侯烈的善舉並不限於政策層面,他更是身體力行,經常親自走訪民間,瞭解百姓的疾苦,並提供救濟。

他的王府門總是為那些窮苦百姓敞開,無論是食物、衣物還是醫療,夏侯烈總是慷慨解囊,毫不吝嗇。

他的仁慈和關懷,使得他在百姓中贏得了極高的聲望,甚至有人私下議論,如果夏侯烈能成為夏國的皇帝,那將是百姓之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