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橋的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章 來嘗一下味道怎麼樣,鐵道炊事兵,沒有橋的河,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光映耀在水靈光那略顯黝黑的臉龐之上,她的面板是因為長時間的戶外勞作而被高原強烈的紫外線灼傷所致。

在這略顯黝黑的臉龐之上,鑲嵌著非常精緻的五官,搭配非常完美;尤其是那水汪汪的大眼睛,讓看到的所有人都有一種舒坦的感覺;

隨時都將微笑掛在嘴角的她,看上去要比雲南大多姑娘瘦弱很多,讓人一眼就知道她並非雲南本地人;

水靈光出生在馬來西亞,他的父親水龍在馬來西亞經營著一間在當地頗有名氣的中餐館,是當地有名的烹飪大師;

自小的她,飽讀詩書,學貫古今;而且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

抗日戰爭爆以後,她唯一的兄長年僅16歲,就響應祖國號召,參加了南洋華僑歸國服務團,最後犧牲在滇緬公路上;

失去愛子的水龍大師,忍受著心裡的悲痛,變賣所有家產,將所有家產換來的錢財購買了用於運輸的卡車捐獻給了祖國;

之後義無反顧地帶著年幼的水靈光繼續在滇緬公路上,沿著自己兒子犧牲的道路,為祖國運送一車一車的抗日物資;

就這樣一直到1942年,滇緬公路徹底被日軍截斷。

那一年,水靈光12歲!

當時的國民政府並沒有對這些南洋歸國的愛國華僑做出妥善安置,而是讓他們自謀生路;

早已身無分文的愛國華僑們,也包括水靈光與他父親在內,不得不四處尋找基本的生活來源。

在那亂世之中,想要謀一個差事是何其艱難,無親無故的水龍大師雖有一身非凡的廚藝在身,卻毫無可用之處;

萬幸的是,當中國共產黨雲南省委得知這批愛國華僑生活艱難的時候,主動伸出了熱情的雙手;

也就是在那段異常艱難的歲月中,水靈光和他的父親逐漸認識到國民黨已經無藥可救,中國的希望在中國共產黨這裡;

於是,水靈光以及他的父親水龍大師開始傾向於光明的革命,並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黨組織的積極斡旋之下,水龍大師依靠出眾的西餐廚藝,進入了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而水靈光也在1947年抵達革命聖地進修各種理論知識。

195o年初,年僅2o歲的水靈光跟隨解放大軍回到雲南;

她與自己的父親一起,團結了很多愛國華僑成立了現在她工作的單位——國營昆明歸國愛國華僑農場;

現在23歲的水靈光已經是華僑農場黨組副書記兼負責華僑農場蔬菜種植的副場長。

鍋內燒開的水聲,打斷了正在沉思的水靈光,剛才她正在思考能不能人工種植這種香椿樹。

人工種植並非簡單的將野外的香椿樹移植到地裡,而是要方便採摘,也就是如何矮化香椿樹。

看到鍋內水已沸騰,水靈光將淘洗好的香椿全部倒入鍋內進行焯水;

足足將香椿用沸騰的開水燙了有3分鐘,才從鍋中撈起;如果是平時她只燙一分鐘,可是今天是給兩位老人吃,她想還是燙熟一點比較好嚼。

焯過水的香椿,水靈光放到案板上,不停的用雙手揉搓,她的目的一方面是讓香椿本身的植物纖維變得更加柔然,一方面是讓香椿特有的香椿素能夠溢位,溢位的香椿素呈現一種油脂狀,就像精油一般清亮;

這樣的揉搓更加讓做出來的香椿煎餅芳香四溢,既好看也好吃。

水靈光感覺香椿本身的植物纖維已經軟爛,拿起切片刀將香椿切成比米粒還小的碎粒;

那被切成碎粒的香椿表面反射著淡淡的陽光,那是香椿精油溢位所致;

切好的香椿碎粒放入一個大碗之中,水靈光又放入了一些食鹽、胡椒粉作為調料;

胡椒粉能很好的提升香椿的口感,增香效果好於其他香料。

在所有香料之中,與香椿混合千萬不能放大料粉,這樣不僅會使香椿口感變得生硬,而且營養價值幾乎無存,香椿的色澤也變得暗淡許多。

攤餅需要平底鍋或者煎餅鍋,有些地方甚至還在用鏊子(aozi);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