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橋的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九章 從石碾裡面慢慢溢位,鐵道炊事兵,沒有橋的河,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石逸與孫玉伯在午飯之後就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前去報到了,他們即將開始為期三個月的短期培訓,培訓點在離昆明七十公里外的一個地方,那裡是部隊上飼養軍馬的地方。

當然那裡飼養的馬不全是上陣殺敵的戰馬,也有像果下馬那樣用於運輸的馱馬,在雲南這個地方,部隊的給養的運輸主要還是依靠馬匹,雖然有大量的民間馬幫運輸,但部隊還是需要飼養大量的馱馬,比如用來拉火炮等大型裝備的時候,還是需要自己的戰馬。

這些戰馬往往在戰時會產生巨大的傷亡,甚至在和平時期,由於部隊頻繁的各種任務,馱馬的使用率與淘汰率都是極高的。

蕭石逸他們兩人走之後,炊事班更加的冷清了,楚留香與東方木老團長坐在院子中,他們在享受著這難得的閒暇時光,而郭大路似乎更加高興,他決定做一道美食以增加這難得閒暇時光的氛圍。

這道美食是水靈光曾經跟郭大路說過的——昆明豆花米線。

自從第一天吃到水靈光煮的小鍋米線,郭大路其實就喜愛上了這種當地特色美食,他現在已經知道,在昆明,在雲南,米線的吃飯不下幾百種,是雲南當地能與土豆吃法相媲美的,也是唯一能相媲美的小吃。

豆花是與豆腐同時產生,在我國據說春秋時期就有了,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孔子明的豆花。

但楚留香炊事班所有戰士他們更願意相信另外一個傳說。

古時候打戰,大豆作為一種軍糧隨著軍隊到處出征,由於颳風下雨等,一些大豆被雨淋水泡,在一次次偶然之中,軍人們現被水泡過的大豆居然能變化成一種非常容易食用的東西。

後來經過軍隊眾多火頭軍的改造,終於豆腐還有豆花就被創造出來了,而且他們現,這比單獨吃大豆更加利於消化,同時吃多了還不會放屁。

對於這種新的食物,古代士兵們非常喜歡,因為打了一天的仗,又飢又渴的他們,一碗豆腐或者豆花能讓他們本來就疲勞的身軀得到很好的養護。

同時豆腐豆花的存在讓那些受傷計程車兵們能更加容易進食,於是豆腐和豆花都成為中國曆代軍隊中必須具有的一道軍糧。

後來,豆腐還有豆花的製作方法傳到了寺廟裡,這對於不吃肉食的僧人來說,彷彿找到了補充蛋白質的一道絕佳途徑,於是,經過數千年的展,豆腐就逐漸展出到現在幾百種不同的做法與成千上萬中豆腐的做法。

郭大路先把昨晚他就泡好的大豆從桶裡撈了出來,這些大豆經過一晚上加上今天白天一上午的浸泡,已經吸飽了水份

他用手抓了一把,然後捏了一下,他非常滿意地看著院中的楚留香還有東方老團長笑了笑說“豆子泡的不錯,現在可以用來磨豆漿了!”

“大哥,你去那裡磨?”譚秀才在值班室問。

“一會百里追還有方寶玉回來,你就知道了!”郭大路說。

“難道他們去把石頭磨盤搬過來?”譚秀才有些不可思議地說。

“呵呵,一會你就知道了!”郭大路神秘地說。

而譚秀才則望向了楚留香,希望楚留香能給他答案。

楚留香則故意避開了譚秀才的目光,然後對著東方木老團長說“按行程,二哥他們應該到成都了吧?”

“應該到了!”東方木老團長樂呵呵地回答,在這幫像他孩子一樣的戰士面前,東方木老團長此時根本不會故意去隱瞞此時他的心情,雖然大多時候,他都在隱藏自己的感情與情緒,但今天他完全沒有任何顧忌。

“你說郭嵩陽啊,平時挺細心的一個人,如果到了成都,怎麼也要打個電話來嘛,打到我們部隊還是很容易的嘛,起碼個電報也可以啊!”郭大路一邊收拾著撈起來的大豆,一般埋怨郭嵩陽這次怎麼如此疏忽。

“不打就不打,再說電話線路很緊張,為我的事情佔用國家電話線,不好,電話線還是留給需要的人!”東方木老團長為郭嵩陽說著好話,讓大家不必要去埋怨郭嵩陽。

“也許還沒到成都呢,我們就不要在這裡瞎猜了!”楚留香說。

“哎,他們回來了!”譚秀才說著就立即起身走出了值班室,他看到百里追還有方寶玉一個騎著炊事班那輛小三輪車,一個在後面推著,顯得非常吃力。

他跑過去,來到三輪車後面跟方寶玉一起推,他看到三輪車上果真是一個石墨盤。

“這石碾子是從那接的?”譚秀才問方寶玉。

方寶玉則給了他一個白眼,然後說道“你眼瞎啊,沒看到這石碾子是新的啊?”

這時,譚秀才才現,三輪車裡的石頭碾子確實是嶄新的,還沒用過。

石碾子是用質地非常好的青岡巖做的,石碾子的圓盤並不大,一個圓盤的直徑大概只有譚秀才手臂那麼長,而且也不厚,大概只有二十厘米的樣子。

“這是我們班的?”譚秀才若有所悟的問,他想知道確切答案。

“是啊,我們探親的時候,大哥就去找部隊附近的石匠給做的!”百里追在前面回答。

“好了,你們把這石碾子安放到我做的那個木架上去,以後我們就靠他來磨糧食了。”郭大路見他們進到小院,指著草棚邊上一個用非常粗大的松木做的架子說。

“原來那個架子是放石碾子啊?”譚秀才吃驚的說。原本他以為是要放什麼行軍鍋之類。

石碾子很重,最後在楚留香、譚秀才、方寶玉還有百里追四人的共同努力下將石碾子安裝好了。

郭大路拿著泡好的大豆來到石碾子邊,他轉動了幾下石碾子說“不錯啊,你們聽這聲音!”

“這石匠手藝不錯!”譚秀才也讚揚說。

“來,把大豆舀上來,我們開始做豆花了!”郭大路對著百里追說。

百里追趕緊從桶裡舀了一勺大豆放在石碾子上,隨著郭大路轉動石碾子,不一會,白白的豆漿就從石碾子裡面慢慢溢位,然後乖乖地流入到木架下面的鐵桶裡。

喜歡鐵道炊事兵請大家收藏鐵道炊事兵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狙殺

寒冬三月

白月光外室她又嬌又釣

th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