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勢力愈大的袁紹,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臊眉耷目,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特別是作為袁紹劊子手的田豐,已經被拉上了汝潁一系的黑名單中,以郭圖等為首的汝潁一系人,恨不能將其抽筋拔骨。

這就是冀州目下的格局。

……

“都說說吧。”袁紹緩緩地看向諸人,道:“眼下之局,當以何策解之?”

郭圖率先站了出來,對袁紹道:“前番勸明公火速派兵迎接王允,接駕天子回河北,明公卻遲疑未決,如今王允一干人等被董卓攻破,死的死失蹤的失蹤,天子又被董卓帶回,當此時節,不宜輕動,還是坐守安邑,靜觀良機,再尋機接回天子不遲。”

袁紹的眉頭不經意地挑了一下:“不接天子,難道便匡扶不得天下?我此番前來河東郡,只為對付董卓,非為其他。”

沮授站了出來,道:“明公弱冠登朝,則播名海內,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單騎出奔,則董卓懷怖;濟河而北,則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迎聖駕而東歸,覆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比及數年,此功不難。”

眾人聞言紛紛點圖。

此時此刻,不論是冀州士人還是汝潁系士族,大多數都對迎接天子這件事抱有極高的期待。

對於這些士人來說,最重要的事無疑於提升家族在時間的權重,而投身到四世三公袁氏麾下,則是這天下最能讓家族崛起的一條通路。

當然,若是能夠在擁護袁氏的同時,還能與袁氏一同擁戴天子,對他們而言,則是將家族從地方郡望一舉推上天下門閥的另一條康莊大道。

但不知為何,袁紹似乎對迎接天子這件事不是很感興趣。

他的態度,從這次出兵時起,很多人就看出來了。

袁紹聽了沮授的話,不置可否,只是沉默著。

少時,方聽他緩緩言道:“天子目下在董卓之手,我等不可不救,但這也不是朝夕之功,一旦事敗,唯恐禍及陛下安危,此事不可不謹慎……當下之事,還是以兵事為主才是,先想辦法打敗董卓要緊。”

荀諶聽了袁紹的話,站出來道:“依諶之見,董卓短時間內怕是不能攻下長安,聞劉伯瑜已兵出祁山,進取涼州諸郡,如今董卓前有長安難克,後有荊楚劉郎在涼州諸地攪動風雲,這東西兩路兵馬,若是能逼的董卓首尾不能相顧,則我軍若乘其睏乏之時出其不意,定可全勝!若是時機掌握的好,或許連那劉琦也一併收拾了。”

袁紹滿意地道:“這才是袁某想要聽的……不過那劉伯瑜終歸只是一介雙十兒郎,萬一他不是董卓的對手,被他滅了,袁某豈不是白等了?”

荀諶道:“劉伯瑜雖年輕,但以諶觀之,他與陳國軍隊兩面鉗制,故不能穩勝董卓,卻也可使西涼軍首尾不能相顧,諶覺得他們雙方這是一場拉鋸戰,彼此互相消耗……待董卓與劉琦爭鬥的疲軟之時,我等再行征討,定可全勝。”

袁紹滿意地道:“有友若之言,袁某心下可安。”

荀諶身邊,荀彧突然站了出來,對袁紹道:“明公,彧有一策,可保此番攻滅董賊,萬無一失。”

袁紹聽了頗為好奇:“文若有何高見?”

荀彧認真地道:“如今天下諸牧首,與將軍為唇齒之邦者,唯有兗州曹操,如今的曹操已經平了兗州,收服了青州黃巾,並開始在諸郡屯田,勢力激增,其可為主公臂住……荀彧願意為使,前往中原,說服曹操起兵西向,助將軍一臂之力。”

袁紹聞言點頭:“不錯,袁某倒是將孟德給忘了,他能成為兗州之主,也是靠了袁某的支援,如今也是他圖報之時了……不過我與孟德乃是知交,我若書信一封,孟德必至,倒是無需文若前往。”

荀彧認真地道:“曹操與將軍雖是故交,但他現在畢竟執掌一州軍政,與當初仰人鼻息時大有不同,荀某此番前去,乃是替將軍監看曹操,以防其有異志。”

袁紹滿意地點頭,荀彧這想法還是頗令其滿意的,心思細膩者,可用之。

“那就依文若之言行事吧。”

……

散帳之後,郭嘉偷偷地找到了荀彧,問他:“文若為何要棄袁公而去?”

荀彧不解道:“奉孝何出此言?我乃是替袁公去兗州監看曹操。”

郭嘉輕描淡寫地笑道:“文若能瞞住旁人,卻瞞不過我……曹操眼下雖然得勢,但根基不穩,依舊需要依附袁公,畢竟他的東西南三面皆是強敵,且兗州境內田地近些年因戰事被摧殘荒蕪,若是沒有袁公在背後扶持,怕是姓曹的旦夕就會覆滅。”

“所以呢?”荀彧眯起了眼睛。

“所以……”郭嘉的嘴角勾起了一絲弧度:“所以,你此番去曹操那裡,是為了棄袁公而改換門庭,郭某說的沒錯吧?”

荀彧心下吃驚,急忙左右四下張望。

“文若兄莫要緊張,這附近無人。”郭嘉笑呵呵地道:“只是郭某不明白,袁公初定冀州,招兵買馬,勢力愈強,翌日必可帶甲百萬,威震天下,有此雄主,文若為何要棄之而去?”

荀彧四下張望了一圈,言道:“奉孝,你我乃是舊識故交,往昔也多要好,今日我不瞞你,袁本初乃是雄主,翌日亦會成就大事,但道不同不相為謀,我荀彧乃是漢臣,斷不能輔佐篡逆之人,故只能棄之。”

郭嘉頗為詫異地道:“文若何故認定袁公是叛逆?”

“難道你沒看出來,袁公此番先答應王允迎駕,後又反悔,致令王允等一眾為西涼軍屠戮,多人生死不明……他分明是故意的,其目地甚是卑劣!”

郭嘉挑了挑眉:“袁公是何目地?”

荀彧長嘆口氣:“袁公之所以故意答應王允,然後又不派兵救他……是希望天子能夠死於亂軍之中,難道這你還看不明白?”

郭嘉似笑非笑的看向荀彧,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荀彧與郭嘉不同,或許是因為族中的教育,或許是出自於他的義理,他對於漢室的感情與郭嘉這樣計程車人不一樣,對於天子,他要比郭嘉所認識的大部分士人都要尊重的多。

確實,袁紹就算是名望再高,但在對待劉氏天子這一件事上,他算是在無形中將荀彧給得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沒有關係的妹妹不可能是病嬌

熒光火石

全民成神

我是你進哥

全面附身

往邊

國殤

周梅森

歧路狂徒

衣慈

超級科技創意

刷波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