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留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百五十四 三指編隊,空戰之王,指留香,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突然,周至寒壓桿,馬丁重轟低空斜轉彎,迎著完全躍出地平面,紅彤彤的太陽飛去。

馬丁重轟的這一變化,立刻讓兩架九六式艦戰飛行員心情舒暢。

空戰戰場上,戰機稍瞬即逝。

日軍的飛行員立刻做出反應。

馬丁重轟突然斜轉彎,這就等於將自己的機身,送到日機僚機的機載槍口上。

就在幾秒鐘之前,三架日機以三指編隊戰術夾擊馬丁重轟,以編隊的113號長機在前進攻,編隊的兩個僚機分在長機兩側,左側的115號僚機稍稍突前,右側的1o7僚機稍稍拖後。

如果馬丁重轟被逼的左轉彎,日軍左側115號僚機立刻加向前,機頭就可以瞬間指向馬丁重轟的左腹部,完成射擊提前量,並擇機完成開火。

如果馬丁重轟向右轉彎,那麼,長機右側稍微拖後的1o7號僚機就立刻加直線向前,瞬間完成對馬丁重轟的機尾右後半球追蹤,與此同時,左側日僚機115號向右外切,變成對僚機1o7號的尾翼保護,此時按照航線,長機113號就自動變成了左僚機,而1o7號則由僚機轉變成長機,負責對馬丁重轟的主要攻擊機。

三指編隊,在實戰中非常有效,編隊變化靈活,三架戰機可以從任何方向對敵機完成尾翼追蹤包圍,並隨時切換主機和僚機以及次僚機的戰隊戰術變化。

三指編隊,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使用的雙機編隊演化而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雙機編隊也叫做雙指編隊,長機是中指,而僚機則遊走、處於食指或者無名指的位置,保護長機,所以得名二指編隊。

三指編隊就是從二指編隊演變而來,一架次僚機的加入,立刻讓兩指編隊的威力增加了至少一倍。

次僚機的加入,讓三指編隊的陣型變化更加靈活豐富,有時候可以兩個長機同時對敵機起進攻,一個僚機擔任拖刀後衛;

有時一個長機對敵起進攻,兩個僚機在長機身後形成三角陣勢,隨時變化攻擊的位置。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所有國家都知道得空軍者得天下。

日本人善於學習並勇於創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航空兵展迅,他們對於世界上流行的各種機動編隊都有深入的研究,並尋求突破、變化。

這三指編隊,就是日軍創出來的三機戰鬥編隊。

日本航空隊曾經演示過,三指編隊運用熟練,可以在空戰中對抗機動效能相當,以二指編隊為戰術的4架敵機。

最初,周至寒駕駛馬丁重轟,在日軍四架戰機組成的雙二指編隊攻擊下深感壓力,即便是日軍的其中一架九五式艦戰被馬丁重轟的尾翼機槍手擊傷退出戰都後,周至寒沒有感覺到身後的壓力有所減輕,因為敵機由兩雙指編隊瞬間演變成了三指編隊,攻擊力並沒有減少,而就在剛才,其中一架九五式艦戰拉昇,轉彎,離開後,敵機有三指編隊轉變成兩指編隊,周至寒立刻感覺身後的壓力減輕,於是他也在一瞬間改出飛行狀態,壓桿,迎著太陽昇起的方向飛去。

在空戰中,迎著太陽飛行是空戰的大忌,刺眼的陽光會讓飛行員無法正確判斷敵機的位置。

日機1o7號脫出戰鬥,於是,三指變隊變成了雙機編隊,長機113號戰機在前,僚機115號在左後側,擔任拖刀後衛。

周至寒壓桿,向左轉彎,日機的115號僚機立刻直線飛行的同時,長機113號一個朝左側18o度翻滾到了115號僚機的左後側,轉瞬間,日軍兩架戰機的長、僚機陣型互換,115號瞬間佔據了有利位置,機頭直接指向馬丁鄭亨的左鼻翼斜前方,並瞬間按下機載機槍的按鈕。

“嗵嗵嗵……”

115號九六式艦戰開火,曳光彈拽出兩道長長的尾巴,轟向馬丁重轟的機鼻前方十米遠處,提前量完成後的射擊,可以讓馬丁重轟直接飛到他的射擊彈道軌跡上去。

就在115號九六式艦戰開火的瞬間,馬丁重轟突然間機身向上拉昇,向後18o度倒飛。

115號九六式艦戰射出的曳光彈,擦著馬丁重轟的機腹部飛向遠方。

“咻咻咻……”

馬丁重轟的機頂機槍手在周至寒大喝“打”時扣動扳機開火,一條曳光彈織出的彈幕從115號九六式艦戰的機頭開始閃電般印向機尾,在九六式艦戰整個金屬機身上留下了一串赤紅色的彈孔,子彈撕開機身,火花四濺,伴隨著血光蹦溢,115號九六式戰機就像是被雷電擊中,機身不停地顫抖。

馬丁重轟看上去顯得非常臃腫的機身18o度倒飛後輕易改出,飛到了日機1o7號九六式艦戰的後尾12點上空,周至寒猛推操縱桿,機頭下沉,直直地朝1o7號九六式艦戰俯衝。

周至寒絕不允許1o7號九六式艦戰對中國守灘部隊用機槍組成的彈幕遮斷陣地起打擊。

這一變化太過突然。

又是一個不講理的18o度強行倒飛,和814空戰時,中國214號霍克3戰鬥機的倒飛並攻擊、擊落九六式艦戰時的瞬間如出一轍,只是這一次開火擊落五六式艦戰的是馬丁重轟的機頂機槍手。

就在1o7號九六式艦戰脫離後的幾秒之間,日機的三指編隊改成雙機編隊後便立刻遭到重創,1o3號九六式艦戰被擊中,飛行員瞬間斃命,戰機身上騰出幾團大火就像一隻折翼的巨型火鳥朝水面上栽去,嚇得在這一水域登6的日軍士兵鬼哭狼嚎向四周躲避,怎奈在齊腰深的水中不是想跑就能跑掉的,大多數日軍在驚慌失措中直接撲倒在水裡。

“砰!”

失去控制,渾身大火的九六式艦戰撞入水中,彈藥和燃油同時生爆炸,就像一個巨型炸彈在水裡炸出一個巨大的空間,水柱朝天空飛濺十幾米高,水中帶著殘肢斷臂,血漿腦汁,在初升的陽光下顯得妖異而殘暴。

水柱落下,九六式艦戰墜機的水域水面上燃燒起熊熊大火,飛機的機油燒起五六十平方米的藍色火焰,在這片區水域內,所有日軍士兵猝不及防,上半身立刻被粘上一層汽油在空氣中燃燒,哭喊著栽入水裡,掙扎著,在水底慘叫著,被渾濁的江水灌入口中活活嗆死在水裡……

一時間,日軍死傷無數,進攻的勢頭立刻被遏制,士氣突然遭到沉重打擊。

九六式艦戰突然墜落並燃起的熊熊大火,讓所有進攻的日軍感到震驚,從圍攻中方戰機到現在,十架九五式、九六式戰機不但沒有擊落效能嚴重落後的支那人的戰機,反而自己傷了一架退出戰場,一架遭擊落撞進水裡生爆炸起火傷到自己人。

這是怎麼回事?

帝國的飛行員在佔據絕對空中優勢的情況下,居然連續被擊傷、擊落,這太打擊士氣了。

此時的中日雙方戰場上戰況是這樣的

在吳淞口淺水區適合登6的岸上向後縱深2o米,是中國二千名守灘守軍構築的簡易防線;

在淺水區向後延伸大約一千多米,是十幾艘日軍的登6艦船,很多士兵正在下船,有的用登6小艇向岸邊進,有的登上小舟使用各種工具、用手一起向前划水,還有的乾脆跳進水裡泅渡上岸;

中國守軍構築的防線向前2o米是水6交界線,在陣地左前方大約1oo多米的淺水裡,第七連的中國士兵在和日軍短兵相接,展開白刃戰,雙方混戰在一起,戰況十分慘烈,刺刀霍霍,血流如注,這一區域的江水變成了赤紅色,七連計程車兵越拼越少,加入戰團的日軍越來越多,但這一區域的血拼,阻止住了日軍想要向左側中國守軍戰地起強大火力進攻的企圖;

在中國陣地的右側,在幾個由機槍組成的彈幕遮斷地帶的掩護下,張以全少校帶領的兩個班敢死隊衝到了日軍正在佈置的九二式步兵炮陣地2o多米遠的地方,準備使用手榴彈攻擊飽和攻擊。

喜歡空戰之王請大家收藏空戰之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承平年少

青城山黛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