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留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百零五 眼鏡蛇漂移,空戰之王,指留香,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基地四周的海水裡的大小艦船幾乎都停了下來,水手們站在船上喝著啤酒,觀看飛行表演,今天是基地剪綵試飛,水手們可以盡情放鬆。

周至寒以最短的距離,從突擊者航空母艦上起飛,小角度越過前甲板後拉操縱桿,F4F野貓大迎角迅向空中爬升至15oo米高度,節流閥收到底,當戰機到達垂直爬高的頂點動力幾乎為零,地面上所有人抬頭驚愕他想做什麼的瞬間,周至寒開啟左襟翼,右壓桿,右舵,F4F野貓在空中遠處幾乎靜止o.5秒鐘後機頭向右歪,機體姿態以尾部為旋轉軸心,機頭自上而下快朝地面轉向。

“喔哦……”

四周水手們的喝彩聲不斷。

“這是什麼機動動作?”

地面上的所有飛行員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機動動作,即感到新奇又被震驚到,紛紛脫口詢問。

“野貓以機尾為軸心,機頭自上而下旋轉,看著就像是鐘錶的指標在自12點方位滴滴答答走到六點鐘的方位,這真是太神奇了,這位中國空軍飛行員是如何想到這個新穎別緻的機動動作的?”

一名美國海軍中校拿著望遠鏡,把周至寒的“鐘形”機動動作看得清清楚楚,興奮的大聲講解。

機頭向下,F4F野貓幾乎垂直俯衝,周至寒緩緩拉桿,減小戰機的俯衝角度,就在眾人以為他將要繼續向上拉昇時,野貓卻忽然做了一個向右後方的36o度滾轉。

這一個機動動作,正是周至寒在倫敦保衛戰期間,用颶風破解梅塞施密特俯衝的那個經典動作。

“週上校,必勝!中國必勝!”

英國記者和飛行員代表們齊聲歡呼,週上校的這個動作,已經成為每個英國飛行員破解梅塞施密特俯衝的不二法寶,屢試屢中,這一個機動動作不知道救了多少英國的飛行員的命,所以當週至寒在俯衝中做出突然向後36o度滾轉機動出現後,在場的所有英國人齊聲為中國,為周至寒助威,讓人以為周至寒此時身處英國,他的又一個主場。

36o度向後滾轉剛改出,鬥牛犬般的野貓忽地變成靈巧的飛燕,沿著自身的水平軸線做72o度連續橫滾滾轉。

“哦吼……”

“呼……”

地面上到處都是年輕飛行員們熱情飛揚的尖叫聲、口哨聲。

單獨的連續兩個36o度橫滾,對於老鳥們來說並不難。

但周至寒這兩個連續36o度橫向滾轉很難,難就難在它是從俯衝中向後36o度翻滾後銜接而來的,最直白的說法就是這幾個機動動作每個老鳥都會做,但把它們銜接在一起做到如行雲流水般順暢,在場95%的老鳥都沒勇氣去嘗試,剩下的5%的老鳥也只能淺嘗既止,因為他們做不到如此精準絕妙的銜接。

無法做到精妙銜接的後果就是飛行事故。

西澤廣義死魚般的眼神裡突然煥了光彩,隨即黯然,他因能見到如此精妙的機動動作而興奮,又因為沒有把握完成這幾組機動動作而感到不安,內心逐漸升起恐懼。

野貓並不優美的機身,卻連續做出精妙的機動動作,在地面人群的歡呼聲中,周至寒從橫翻中改出,拉桿,推節流閥,野貓做了一個美妙的拉昇跳躍。

地面上再一次出現掌聲和口哨聲,尖叫聲!

在地面的尖叫聲中,野貓做了一個類似於當下飛行員們並不知道的直升機動作,大仰角爬升中突然機鼻由上向下旋轉18o度,變為機頭指向地面。

這次機頭向下18o度旋轉,比剛才的“鍾”形機動還難,在觀看者的心中造成的震撼力更大。

湛藍色的天空裡留下一道道線條雜亂卻優美的凝聚尾跡,就像水彩畫般氤氳向四周渲染,十分優美。

野貓連續做出垂直鍾式機動,向後翻滾機動,水平橫滾滾轉機動加上屬於神來之筆的拉昇跳躍機動,銜接出18o度反轉機頭動作,把觀眾的情緒徹底點燃。

從視覺上看,野貓做的組合機動裡既有垂直機動的小半徑調轉機頭的精妙看點,又有水平機動的區域變化,還有滾轉、翻轉機動的變幻莫測,幾個動作銜接流暢,加上猶如天馬行空般的拉昇跳躍,給地面上觀賞者帶來新鮮,驚險,刺激的視覺盛宴。

周至寒收節流閥,拉桿,野貓在俯衝中改出後節流閥推到底,又是一個拉昇跳躍,接著在拉昇躍中向後再次急拉桿,左手定住節流閥後開啟尾翼,飛機進入斤斗後關閉尾翼,拉動右副翼改變航向,做出一個級殷麥曼機動動作,就在所有人以為他即將在戰機上升到達頂點後壓桿,蹬舵,滾轉,改出時,野貓卻做起了看似筋斗,實際上難度係數是筋斗數倍的庫爾位元機動動作。

這兩個機動動作再次被周至寒完美銜接,殷麥曼機動飛行老鳥們都會,但很多人自揣達不到那個拉昇高度,而庫爾位元機動動作的突然出現,讓人在耳目一新之際感到震撼。

這個庫爾位元機動動作,在座的所有人從未見過。

今天參加剪綵試飛典禮在現場,幾乎囊括了美國飛行界的精英,特別是各大航空製造廠以及軍方的級試飛員也都來到現場,以專家的身份坐在高處貴賓席上,起初他們以專家評委、導師教官的心態觀看中日兩國飛行員的特技飛行,現在被周至寒幾個級機動動作震撼,立刻就從導師的心態變成學生般學習、觀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