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五五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新順1730,望舒慕羲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鯨油。

薰香。

浙江薑黃和南洋香料搓出來的瑪莎拉粉。

錫蘭的檳榔、寶石。

南洋種植園的棕油。

以及大順手工業的特色產品明礬、瓷器、茶葉。

玻璃。

松蘇那邊的山寨鐘錶。

奇奇怪怪的藥物。

以及大順的特產品的印度專供品金粉——大順的金粉不是金粉,是鋅合金的粉末,印度富人喜歡撒的抹的可能是真的金子的金粉,帶動的大順的西貝貨金粉,成為了非常特色的、無法替代的、很快打出名頭的貨物。可能金粉在印度有啥宗教或者文化意義吧,總之大順的奸商用鋅合金搓出來的金粉是非常好賣的。

看著零了八碎的,但架不住一些是皇帝專營進內帑的,一些雖然零碎但加起來就多了。

大順在印度的進口商品嘛,就那麼幾樣。

棉花。

硝石。

稻米。

麻繩。

沒了。

棉花主要用於東北移民的棉襖棉褲,以便把蘇北爪哇的長絨棉空出來做布。

硝石一方面大順軍改後火藥需求激增;另一方面,蘇北用印度硝石做化肥。

至於很多故事裡,好像印度產上等染料,靛青。

實則不然,印度現在並不產靛藍。

大順和法國,壟斷著此時全世界的靛青染料。

歷史上,直到93年的風暴襲來,革命的思想傳遍世界,接受大革命啟蒙思想的黑人領袖杜桑起義之前,海地壟斷著世界的靛青生產——所以在人參貿易之前,沒人會願意拿整個北美,換歐洲蔗糖產量4o%、靛青壟斷幾乎1oo%、後世吃泥餅的海地。

法國願意用一支戰列艦艦隊來保衛海地,卻不可能捨得多派1ooo兵來印度。

而大順之所以此時能和法國一起,壟斷著靛青染料,這也算是一種奇葩的巧合吧……

因為,大順自詡水德。

然後就是大順開國之前那個著名的諷刺笑話在大順這群泥腿子眼中,水德不是黑色,竟然是藍的……“賊以水德,尚藍”。

所以,大順的軍裝,是藍的。

所以,南洋的種植園,尤其是爪哇,成為了和海地並列的靛草產地。

只不過,巧合的是,在合成染料出現之前,如果工業革命爆,最適合的普遍染料,恰恰是靛青。

便宜,且能量產,最適合工業化。

否則像是胭脂紅之類的玩意兒,貴,用在機械棉布上不合適;而檳榔之類的染料,色彩又不是大順這邊喜歡的。

所以,此時大順此時在印度的貿易進口商品中,沒有靛藍,因為印度的靛藍出口,要等著93年的風暴刮起來後,英國人傻眼了、產業鏈斷了,才開始在印度大規模搞靛草。

反倒是印度的染料原料,是由大順提供的錫蘭檳榔,他們比較喜歡這個色兒。

以上這些,就是大順和法國,在面臨印度問題時候的不同。

所以,劉鈺從沒有用資產階級的視角和世界觀,去和皇帝講印度的故事。

因為雖然有資本主義的貿易成分,但這成分只能引起皇帝的興趣,卻還不足以讓皇帝下決心搞印度。

至始至終,劉鈺都是站在一個標準的、天子之臣、封建統治階級的視角,去忽悠皇帝搞印度。

三個視角。

老馬的【商業資本,在優勢的統治地位中,到處都代表著一種劫掠、搶奪的制度】的封建統治者特色理解下的逆練,也就是收稅。

這個不必提。劉鈺鹽改之前的鹽引商、荷蘭人之前在爪哇是怎麼壓糖價的,就叫商業資本優勢統治地位下的劫奪制了。

另外兩個,就是棉花和硝石。

從資本主義的視角看棉花,和從大順封建統治者的視角看棉花,是不同的。

資本主義的視角,不必提。

皇帝的視角,在於皇帝不想讓華北、中原地區種棉花。

希望他們多種點糧食,棉花稍微種點可以,自己夠用就行,不要把大量的土地都種棉花。

心裡不踏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懷孕後我和影帝離婚了

插柳成蔭

朕莫非是個渣受?

橙子雨

落花滿襟

司徒妖妖

[綜漫]學醫救不了鬼殺隊

夜半燈花

我一個明星,搞點副業很合理吧?

我肉真好吃

我在德雲當網紅

雪色香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