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郭嘉說服魯肅,重生三國之天朝威武,浪子邊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夠猜出自己的來意,郭嘉並不驚奇。即是主公能看中之人,定然不是普通之輩。當即郭嘉便笑道“子敬即是聰明人,為何遇明主而不投呢?”

“明主?張致遠是明主嗎?如果是,將朝廷立於何地乎?”魯肅聽聞之後,確是一臉的冷笑的反駁著。

“朝廷?不知子敬所說的是朝廷是指誰?是宦官還是外戚呢?如今的天子雙目早己被矇蔽,且只知貪戀財富與美色,何時還把蒼生黎民放在眼中了?耳被捂,眼被蒙,連心都是黑的了,難道這也算是明主嗎?”郭嘉反駁著魯肅之言。

一句說完之後,郭嘉又道“天下大勢,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一向是有能者居之。誰能帶給天下太平,誰能給天下人一個公允,一個安身之所,一個詳和的生活環境,誰即是明主。如果只是愚忠的思想,恕吾不能苟同。”

郭嘉的話字字誅譏,一時間竟然讓魯肅有些無言以對。

歷史中,這兩個人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交集的,甚至是不是真的見過面都無從查起。只是現在的辯論,確是郭嘉勝了魯肅一籌,這或許也是因為他言之有理,有據。

那個年代的人,信奉的都是忠君思想。所謂生是某某人,死是某某鬼。

但不可否認的,很多時候想做成事情,光靠忠心是不夠的。如果你跟的不是明主,就算在忠心,做了在多的事情那也不會得到好結果。出點本身就不對,怎麼能做成好事呢?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愚忠。

不可否認的是,有著這樣思想的還是佔著大多數的,不然的話,劉大耳朵也不可能憑著所謂的中山靖王后人身份豎起大旗,爭霸天下了。

只是也有一些聰明人,他們的眼光更加的前,在眼看著朝廷己經爛到了根裡,無法起死回生之後就會另尋他處。郭嘉就是這樣的人。在遇到了張之後,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

被郭嘉的話給說的有些啞口無言的魯肅一時間倒也不好說什麼了。在大家都知朝廷昏庸時,他在說這些人好,便是有些不講道理。“好,就算是朝廷不堪扶植,可又憑什麼說張就是明主。就我所知,他在京師裡與十常侍的關係可是十分的融洽?”

“融洽?哈哈哈。”郭嘉聞言仰天大笑道“我不知子敬是從哪裡聽來的訊息。只是以你之見,二公子要如何去做?難道說去京城處處豎敵嗎?恕我直言,這並不是明主應有的舉動,而是匹夫之勇矣。”

“想當初,韓信肯受跨下之辱,這才有了後來位極人臣的地位。相反項羽不肯吃一點的虧,甚至連尊嚴都不肯放下一絲,結果自刎在了烏江。請問誰才是真正的明主呢?”

“能屈能伸方才是做大事之人應具備的素質,在這一點上,二公子就做的很好。他於亂世之中,能夠看清形勢,知道怎麼做才可以帶給自己的最大利益,這是智者所為,子敬認為對否?”

面對著郭嘉的不斷提問,這一刻誠如能言善辯的魯肅也不知道要如何的回答了。

不錯,人生於亂世之中,最先要考慮的就是自己如何的生存,唯有此,才能一一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從這一點上來看,張做的是不錯的。

魯肅不知該所云如何,郭嘉就繼續的說道“二公子能屈能伸換來的是廣陵太守的頭銜,換來的是蕩寇將軍的實職。這才有了陳留的太平,請問孰重孰輕子敬心中可有衡量嗎?”

說到陳留的事情,魯肅自認有了反擊之機道“不錯,陳留的確算得上是太平的幾個郡城之一,可這應該是太守張邈的功勞,與二公子何干?”

“錯矣。子敬呀子敬,你根本沒有調查便自武斷結論,實在是錯矣。”郭嘉確是不斷的搖頭道“汝可知道,城中的治安良好,甚至是夜不閉戶,正是因為黑甲重騎兵的原因嗎?汝可知道,城中百姓之所以能夠吃飽肚子,正是因為英雄醉帶來的大量的錢財做為補貼嗎?”

“什麼?奉孝是說二公子用賣英雄醉的錢來補貼一城建設和管理?”這一會,魯肅真是瞪大了眼睛,顯然這個結果,讓他有些意外。

“不錯,正是如此。”郭嘉確是點頭應道。“從古至今,只見權勢向百姓索要,何時見到有人真正反哺的呢?二公子就是這樣的例外,他非旦很少收取稅銀,反倒是將自己的錢用來補貼百姓,這才有了大家可以吃飽飯,有衣穿的事實呀。”

郭嘉在說到這些的時候,依然是感嘆不止,是這樣的事情,縱然就是他自己也難以下出這樣的決定。畢竟要將錢財外送,非一般的胸襟和膽量是做不到這樣的事情。

張確敢做,還可以做到,僅憑這一點,他便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如主公。

聽了這麼多,魯肅再也不復之前那懷疑的神色了,如果郭嘉所說的都是真的,那張還真是一個明主,至少要遠比那些滿嘴的仁義道德,可是見到利確忘記了自己說的話的偽君子強多了。

這樣的人才是值得把所學效忠的一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林平之!開局送萬份辟邪劍譜!

天蠶肘子

江湖長夜行

W先生

永生!大唐帝師,替太宗永鎮山河

天命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