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重生三國之天朝威武,浪子邊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操還自感嘆著時運不濟,無法攻下洛陽城的時候,便有探子來報,說是張己然傷了關羽,滅了五萬荊州軍,並帶著龍虎軍團來到了洛陽城中。

“什麼?張致遠回來了嗎?如此說來,形勢更加不利也。”聽到了探子的情報之後,曹操的臉現憂鬱之色。

張未到,洛陽城都久攻不下,現在其人回來了,面對自己的大軍,必然是要調兵的,那樣的話,攻下的機會就更少了。

曹操之旁是騎馬的戲志才,他的聽到了感嘆之聲後就道“主公莫急。雖然張回來了,但所帶的也無非就是騎兵而己,守城士兵並未增加,我們只需猛攻即是,一旦可以攻下城池,當還有獲勝的機會。而至於張致遠會調援兵之說,我們可以通知袁紹與董卓,讓他們分別由東面和西面開始施壓,如此一來,張定然無法調集更多的援軍,如此我們依然還有勝算。至於劉備嗎?可遣人告訴他派兵,或是給我們送軍糧,事情本就是因他們而起,關羽戰敗也是他們之過,與我們沒有關係,此時他們是要付出代價的。”

聽聞戲志才之言後,曹操的臉露喜色而道“不錯,現在的主動權依然在我們的手中,只要其它諸侯能夠全力攻擊,張勢必無法得到援軍,如此洛陽城便唾手可得矣。至於劉備嗎?只是損失了五萬人馬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從其身上多得利益,如此他想展起來便難矣,哈哈哈。”

被一番說詞說動的曹操又是大喜起來,當即就回到了帳中開寫書信,分別著人向著袁紹、董卓和劉備那邊送了過去。

在說張回到了洛陽城後,郭嘉與李儒前來迎接,尚有些距離兩人這便跪倒在地,一副請罪之態。

“兩位軍師請起,事情的經過我己經知道了,怪不得你們的。”張大步上前,將兩位軍師扶了起來。

這一次,曹操突重兵,實在是出乎了他的意料,現在想想,便是五萬龍虎軍不調走的話,怕是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反而現在還可能會受到曹操與劉備的兩面夾擊,如此才是危險矣。

張並沒有怪罪,這使得賈詡和李儒更加自責,同時也下定了決心,就是一定要好好的輔佐主公,創下一番大業。

安撫了軍師之後,張又向著同來的許褚和高順和徐榮點了點頭道“幾位將軍辛苦了。”

“為主公效力實心之所願爾。”許褚等人連忙抱拳拱手說著。

幾位將軍為了守住洛陽城,皆是付出了不小的努力,這一點張早在戰報中就瞭解了,這便當即道“將軍們的付出,吾心中有數,這一戰之後,定會論功行賞。”

“謝主公。”三位將軍連忙又自拜道。

見過了眾人之後,張就與大家進入到了早就準備好的房間之中,在這裡沙盤己經擺好,敵我態勢可以看得十分之清楚。

“奉孝,現在城中情況如何?”目光放在沙盤之上,張出聲而問。

“主公,洛陽城中,現只有一軍團三萬士兵,面對著城外近三十萬曹操大軍,壓力的確不小。但好在糧食充足,且城中百姓很是支援我們,幫助我們將滾石,巨木和火油送到城樓之上,短時間之內應無憂矣。”郭嘉將眼前的局勢進行了詳細的複述。

“這個短時間是多長的時間,我需要一個確切的數字。”張聽聞郭嘉之言後是頭也沒有回的說著。

張竟然需要一個準備的時間,這就引得郭嘉連忙回頭與眾人用眼神商量,很快他就給出了答案,“主公,在守七日應該沒有問題,而但凡是有援軍的話,那可守時間更長了。”

聽著郭嘉抱著援軍希望的說法,張直接搖頭道“沒有援軍,我可以現在就告訴大家,你們沒有援軍,而且還必須要守上十日。十日之後吾將聯合駐守在壺關的第五軍團向曹操展開反擊,怎麼樣?”

話問完,張己經回過了身來,用著詢問的目光看向著郭嘉等人。

“主公要從壺關下手開啟突破口?”郭嘉非常的聰明,很快就想到了張接下來所做之事。

“不錯。”張點頭認可了對方的猜測,爾後還道“曹操尚有三十萬大軍,以我們現在的兵力是很難能夠在正面硬拼的情況之下取得什麼好處的。而一旦真這樣做了,只會造成自己更大的損傷,若是如此的話,就等於給其它諸侯以可乘之機,這是對方想看到的,但確是我們不能做的事情。直擊曹操便不是明智之舉。相對而言,壺關離我們這裡更近一些,且還有徐庶與徐晃所在的五軍團八萬人,如果運作得當的話,在加上我所帶的龍虎軍便是十餘萬人,如此前後夾擊之下是很有可能將顏良所部的十萬大軍擊退的。只要解決了他們,便可以重創袁紹大軍,震攝其它的諸侯,到時候曹操也將不自而退。”

張分析著最有可能解開危局的方法說著,同時也是在徵求著郭嘉與李儒的意見。

兩位軍師連忙分析著張所說的種種可能,在約半盞茶的時間之後,皆是點了點頭道“主公之計可行。即如此,我等當會死守洛陽,但就不知道主公何時動手。”

“越快越好,這樣的戰局拖下去將會是對我們十分不利的,時間一長恐則有變,我就決定今天就出,等到天黑的時候,我會與龍虎軍出城。”張以著斬釘截鐵的口氣說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開局大耳賊請我出山

揍我之前帶醫保

如水劍道

花淡茶濃

大明陰陽官

竹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