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重生三國之天朝威武,浪子邊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典韋在整個天朝的將軍序列之中,也是能夠排名在前五之列的,甚至有人說,除了呂布之外,就是他了。當然,事實上,典韋、趙雲、馬,黃忠等人實力都相差無己,只是因為都歸屬於張的天朝集團,他們無法真正的生死搏殺而己。

有著這樣的名頭,典韋自然無懼於任何人,現在就算是面對著夏侯惇,這個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將,依然沒有絲毫的懼色,反而是手中戟柄揮出,大有不勝不歸之意。

夏侯惇絕對是魏國中最強的將軍了,還是沒有之一的那一種。歷史中曾有盲夏侯之稱,那是因為他的一隻眼睛在打仗時失去了,可依然還是十分的英勇強悍。

這一次,他做為個鬥將之人,自然是想先搶奪一功的。他自知不會是第一猛將呂布的對手,可若是有機會,他倒是想著能殺一些天朝其它的將軍,為自己的弟弟夏侯淵找補一些利息回來。

遺憾的是,這一次他遇到是猛將典韋,兩人相鬥,僅僅只是十幾個回合之後,他就心驚不己,他就知道,這一次想要在鬥將中獲勝,近乎於不太可能了。

典韋之力,勇不如擋,僅僅是從鑽心槍上傳回來的力量,就足以使得夏侯淵震撼了。每每他擊出一槍,總是給人以一種打在巨石之上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典韋的一雙鐵戟,僅是重量就有八十斤,可偏偏這樣的重量在其手中,確是被揮得滴水不露,根本未露出什麼破綻,這就使得夏侯惇想要佔取便宜,也尋不到合適的機會。

好在的是,夏侯惇的槍法也以大成,鑽心槍在其手中也是得心應手,攻防有序,雖然力不如戟,但靠著靈活和度倒也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如此一來,倒是平分秋色,一時間難分伯仲。

現實之中,除非兩位將軍的實力相差太大,若不然的話,任誰想要在短時間內獲取勝利都是十分不容易的。尤其像是典韋與夏侯惇這般有名的猛將,想要分出勝負來,那至少也在八十回合開外了。

“叮叮叮...”約是五十個回合之後,雙方皆是鳴金收兵,兩將有些意猶未盡的打馬返回。

典韋回到了軍中之後,見到了張雙臂抬起,做了一個聲諾,即退到一旁。他是看出來了,夏侯惇槍法嫻熟,靈活應變,想要勝他實是困難。所以,對於皇上的舉動,他並無任何的意見。

“呵呵,子滿成熟了許多。”原本還等著對方兩名牢騷的張,眼見虎將歸營,不一言,當即笑呵呵的說著。

“皇上說笑了,這個夏侯惇實力不俗,想要勝他並不容易。”典韋倒是以一慣的作風實話實說著。

“好,是即是,這才是我眼中的子滿。不過你亦放心,大仗有你打的,現在先休息一下。張遼將軍可在?”張向著典韋露出了一個讚賞的表情之後,即出聲說道。

“臣在。”張遼一步而出,抱拳應是。

“現命你點兵五萬,攻敵。”張目光堅定,以著不容置疑的口氣說著。鬥將之中他並未佔得什麼便宜,即是如此,便舉兵而衝吧,他要讓魏軍知道知道,天朝騎兵的厲害。

“臣領旨。”張遼答應了一聲之後,即轉身去做安排了。他清楚,張點七軍團的將,這本身就是一種信任,即是如此,他當然要好好表現一番。

夏侯惇同樣是返轉回營,只是一到陣前,即有些不忿的對著曹操說道:“王上,那典韋手使重戟,在打下去,他的力氣將盡,何來鳴金一說?”

夏侯惇意露不報之氣,僅僅是從這一點上來看,便可以看出曹操治軍與張領軍的不同之處。

張帶兵講究是令行禁止,將令出,所有人將士必須要無條件的執行,哪怕你面對的是在好的局面,將軍說要撤,那就必須要撤,不得有任何的藉口和理由,不然軍法從事。

這也是張從現代帶軍中領悟出來的,事實也證明,這樣做的好處是使得整個軍隊有了更強的凝聚力,有了更強的戰鬥力。試想一下,軍令出,下面的人拒不執行,那一個連軍規都沒有的軍隊,何去談打什麼勝仗呢?

倒是曹操,雖然治軍也很有一套,但是對於軍令這一點,似乎還是太過鬆動了一些。儘管他也曾強調軍令出,將士從命的說法,可真正執行下去,倒並不是那般的徹底了。僅此一點,雙方軍隊的戰鬥力之比,天朝就先勝了一籌。實際上就是相比於西蜀而言,魏軍軍紀也是有所不如,至少諸葛亮為了言明軍紀,是真的敢拿手下將軍頭顱說事,反倒是曹操愛才之心太盛,很難做到。

“元讓,典韋虎將矣,不好力敵呀。”曹操似也是習慣了夏侯惇這般與自己說話,竟然還解釋了一句。

夏侯惇並非是對曹操有什麼意見,不過就是一仗下來,沒有收穫心中有氣而己。現即然王上有了解釋,他便沒有得寸進尺,在說一些什麼。而此刻對面的天朝大軍動了起來,數不清的騎兵從軍中湧出,似是要向前而來。

曹操看到了這一點,當即就對著身邊的另一名將軍曹彰說道“彰兒,這一仗交給你了,定要獲勝。”

“父王請放心。”被點到名字的曹彰將軍,當即就很有信心的抱拳答應了一聲,這就回身也點齊了五萬兵馬,迎著越來越近的天朝大軍就衝了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喜唐

微微的薇

仁慈的梟雄劉備

史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