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重生三國之天朝威武,浪子邊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方傳來的是好訊息,北方同樣也開始有了異動。按著龍虎軍團長趙雲將軍的說法,羅斯國皇帝亞雄夫強生病病危,附近的一些國家開始趁擊做亂。

趙雲請示是不是也藉此出擊,以謀得好處。

亞雄夫強己經五十多歲,快六十歲的人了。在當時的那個年代,絕對是屬於高壽之人,會死去不過就是早晚之事而己。

亞雄夫強徵戰一生,尤其是年輕的時候,更是橫掃東歐各國,羅斯國的領土擴充套件了一倍都不至,但同時也豎立了很多強大的敵人。

那些敵人,在亞雄夫強還活著的時候,自然因為害怕不敢做些什麼。但現在眼看著這位大帝不行了,就會蠢蠢欲動。

對這一點,張早有預料,在得到了趙雲的請示之後,他的回答是靜觀其變,按兵不動。

羅斯國可絕對是北方強國,就算是現在的天朝想要吃掉他們,怕是也要元氣大傷。

面對這麼強大的一個對手,張不相信,他們說完就要完了,況且不管是大皇子阿納託利,還是二皇子伊萬都是有些本事的人,國家一旦政權落到這兩人中的任何一個,撐上一段時間都沒有問題的。

即是如此,張才不會做什麼出頭鳥呢?先由著他們打就是了,等著差不多的時候,做漁翁多好呢?

北方羅斯之亂,張只是吩咐了趙雲要靜觀其變之後,就沒有在去理會。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東吳的使臣來了。

之前因為東吳想要佔便宜,在沒有打招呼的情況下,突然出兵豫州的汝南、徐州的海西港以及下邳城。

當時,的確是打了天朝一個措手不及。好在反應的及時,以三戰三勝的方式逼退了東吳大軍,甚至曾一度將孫堅的長子孫策圍困了汝南長久數月之久。

從那之後,原本兩家關係還不錯的天朝與東吳就生出了間隙。張實在想不到,他們怎麼就會派使臣前來,只是即然來了,還是應該要見的,倒要看看他們是何意圖。

叫上了郭嘉與魯肅之後,張就在皇宮大殿中見到了東吳的使臣呂範。

自從上一次呂範去西蜀求援兵,得手之後,孫堅對其就更加的重視,從這一次出使天朝派出此人就可以見其地位之強了。

要知道,天朝可比東吳強了很多,對這樣的國家進行出使,若是使者的身份不夠,那就有輕視之意,是很容易被人詬病的。

“東吳副都督呂範見過天朝皇帝陛下,願陛下身體康健,順心如意。”身體微躬,呂範手持著旌節,似是很恭敬的向張低著頭。但只有他心中知道,內心中是如何的生氣。

按著當時的規制,迎接使臣的禮儀是中門開(大門)、朝臣出、鼓樂奏,以示莊重之意。

可呂範前來,先是遞上了東吳國書,迎接他確只是兩名鐵衛而己,連像樣的官員都看不到一個,做為一國之使臣,堂堂東吳的兵馬副都督,如何能夠不氣。

臉色早己經黑得可怕的呂範,也多虧是修養足夠,若不然,這一在大殿中見到張,怕就會忍不住的先怒聲斥責了吧。

殿中都是何人?不管是張、郭嘉還是魯肅那都是人精,有關呂範的那種不情願如何會看不出來呢?

對此,魯肅還是多少有意見的。在他看來,即然呂範代表的是東吳使臣,那就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至少在禮節上不應該如此的馬虎大意,給予輕視才是,以天朝的實力來看,這樣的做法多少有些小家子氣了。

只是同樣一旁的郭嘉確並非這樣去想。

張是什麼人,重不重禮節這一點,他在知道不過了。像是平常去見兄長張邈,還是去見岳丈人蔡邕大學士,那可都是層層通報,依足了禮節,絲毫沒有把自己當成皇上一般的為所欲為。

偏偏在呂範前來的事情上,如此的馬虎大意,連一個有官階的人都沒有派出,只是安排了兩名鐵衛,還是以保護對方為由走入了皇宮,這哪裡是不重禮,分明就是為極為的輕視才是。

可反過來想一想,這樣做確也正合乎天朝與東吳之間的關係。想兩家本來交好的,是東吳背後捅了一刀,若非是天朝的實力足夠強大,在加上智者如雲,及時的把一切危險扼殺掉的話,那現在的天朝會是什麼樣子還要兩說呢?

對於這種背後插刀的小人,張這種輕視的做法確又算不得什麼了。

張的確如郭嘉所想,還在生著徐州和豫州的奪地盤之氣,這才對呂範給予輕視的。當然,敢於這樣做,也需要足夠的底氣,就像是現在的天朝,無論從哪一方面相比,都較東吳強大太多,即然比你強,做出一些過份的事情你又能如何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朝駙馬

跳動的羽毛

四海江湖令

汨水懷湘

諸天之人皇

滄海成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