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老太太下跪認錯,七零嬌氣包的十八般武藝,半月返,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媽,您能不能給我點面子,您當著這麼多公安同志罵我,就沒想過我以後工作的時候多難堪嗎?我工作難堪,對您有什麼好處呢?”

老太太頓時啞火了,她雖然不喜歡這個老二,但是老二每個月都給她十塊錢呢,萬一工作出了問題,十塊錢沒了怎麼辦?

“公安同志,我替我媽給這位同志道歉,這是45o塊錢,本來是村子裡託付我買東西的錢,先賠給你,能不能放了我媽?也別取消我們村子裡希望小學的名額?”

說完站了起來,滿臉淚痕的看向凌悠悠,凌悠悠看著他只覺得膈應,剛進門的時候氣勢洶洶,等知道惹了麻煩就想用服軟了事?麻利的接過45o塊錢,凌悠悠只覺得現在的錢厚厚一摞,好麻煩。

“這是你替你這位死媽賠的我姐姐誤工費,看你這麼痛快的份上,醫藥費和住院費就免了吧,至於希望小學也不是不可以啊,你自己把保安隊長辭了,再出五百塊錢建希望小學的錢,我就答應。”

保安隊長拳頭攥的死死的,凌悠悠看得出來他非常想打自己,但是在公安局呢,他不敢。

“什麼45o塊錢?建小學憑什麼讓我兒子掏錢?”

老太太一聽這麼多錢要給別人不幹了,在她心裡這些錢都是她的,都應該給她。

“還有你憑什麼讓我兒子不幹保安隊長了?你說不幹就不幹了?”

凌悠悠心情很好的看著暴躁的老太太:“死老太婆,這得多謝你啊,你把我姐推的崴到腳,您兒子這不就得賠45o塊錢嘛,至於希望小學,算他破財免災吧,如果建不成,恐怕全利村得吃了他吧。”

凌悠悠站直身體捂著嘴樂起來,老太太要被氣瘋了,又想踢凌悠悠,結果還真的左腳絆右腳,直接跌倒了,因為銀鐲子的原因,還把手戧出血了。

“你們可都給我作證啊,我可沒碰她。”

凌悠悠又圍著老太太轉圈:“都說了你這短胳膊短腿的注意點別絆倒了,你怎麼不聽呢?”

順手把崔同志扶起來。

“保安同志怎麼樣?做好打算了嗎?我可沒時間跟你在這磨嘰,我姐帶著傷在醫院跟縣領導彙報希望小學的事呢,我這個法律顧問得也得在呢。”

說完就想走,保安隊長低著頭,好像做了重大決定。

“我這就辭掉保安隊長的職位,自願出五百塊錢給村子裡建希望小學。”

老太太撅著屁股倒那也沒人扶起來,還在努力嘗試怎麼站起來,聽到這話,又尖聲喊道。

“不行,我不同意,你如果不做保安隊長那你就不是我兒子,你個沒用的東西,你個窩囊廢,就這麼一個小丫頭你都鬥不過,你保安隊長白乾這麼些年了,我怎麼就生了你這麼一個廢物呢?”

保安隊長這回哭的更傷心了:“我為什麼非要辭職?如果你老老實實的,不是總想著佔便宜,能惹出這麼大亂子嗎?我不同意怎麼辦?別的公社村子都能建希望小學,如果我們村子不能建,村民一旦知道了,我一大家子都會被趕出來,如果被趕出來我能去哪?沒有地,沒有工分,我用什麼養活一大家子?”

老太太頭凌亂,雙眼通紅:“我不管你們村子裡那些事,你只要不當保安隊長,你就不是我兒子,我要你這個廢物什麼用?”

保安隊長擦擦眼淚鼻涕,搖搖頭:“不是就不是吧,這麼多年我無論怎麼做都比不上大哥,明明我給你的錢最多,給你的糧食最多,我對你最孝敬可是你就是看不上我,我也想通了,跟你斷了關係,對我來講還是好事呢。”

老太太一聽兒子說要斷關係,更不幹了。

“我就知道你是個不孝心的,才給我幾百塊錢啊,多少糧食就想跟你大哥比?你哪裡比得過你大哥?你說斷了就斷了?就算斷關係,你也得每個月給我十塊錢,一年兩百斤糧食,你敢不給我就去告你。”

保安隊長嘴角扯了一下:“以前怕您告我,是因為有保安隊長這個身份,如今保安隊長我都辭了,我還怕你告我什麼?不孝嗎?無所謂了,頂天被村子裡的人笑話幾句,也比被趕出村子強。”

焦隊長拍拍保安隊長的肩膀:“攤上這樣的媽,只能算你倒黴,不過從今天開始,你跟你這倒黴的媽斷了關係,你就開始不倒黴了。”

凌悠悠是現了這個焦隊長,啥都敢說啊。

老太太一聽開始哭起來了:“兒啊你怎麼能不要娘啊,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養大,你怎麼能說不要我就不要我了呢,我平時對你嚴格,打在你身痛在娘心啊,娘只是希望你出息點,要不是我一直嚴厲管教你,你怎麼可能當上保安隊長呢,兒啊在娘心裡,你跟你大哥是一樣的啊。”

保安隊長看著坐在地上的老太太,此刻沒有一點心疼:“你是心疼我每個月的錢和每年的糧食吧,放心吧,因為我不是保安隊長了,也沒有工資了,以後每年給你十五塊錢,二百斤糧食盡孝道,其他的沒有了,你也不要再來了。”

老太太一聽這兒子軟硬不吃,又開始撒潑:“不行,從12o塊錢降到15塊錢,我不同意,最少五十塊錢,三百斤糧食。”

保安隊長身心俱疲:“嫌少那就一分沒有,一斤糧食沒有,你當我不知道你欺負我媳婦,苛待我孩子,拿我給你的錢養大哥一家?有時候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你親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嫡嫁東宮

瑂憶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