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小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大風墩,大明門,湘小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頭到腳都裹得嚴嚴實實之後,張輔輕輕開啟房門,放眼打量了一下週邊的環境。

他所居住的地方在墩臺左側的一排房舍裡,自己住在最中間。另一邊是牛馬圈,沒看見有牛羊,馬有七匹,狗有兩條,在墩裡四處走動,見他出來,朝他興奮地吠著,尾巴亂搖。

墩臺邊上有張梯子,張輔輕手輕腳地爬了上去。

他所處位置甚高,周圍一切盡收眼底。只見遠處的山峰俱縮小成一個個尖角,層巒疊嶂,被一片蒼茫白雪所覆蓋。

啊,這麼厚的雪,難怪這麼冷。

他俯身向北邊看去,下方是一座陡峭山峰,峰底有道路,也被掩沒在厚厚雪層下,那邊應該是韃靼方向。而往南邊看去,地勢要平緩一些,那邊通往大明。

這座墩臺才蓋好沒多久,夯土包磚,呈土黃色,高十丈餘。呈四方形,中間開有了望孔,城牆頂部設有垛口。

隔三四丈,另外砌了一道磚牆,約三丈多高多高,與墩臺齊平。只是墩臺上邊有望廳,裡邊整整齊齊地堆著柴草、硫磺、硝石等物,用來點燃烽火。還有兩架極為簡陋的大炮,也不知道能不能射。

不過,這並不是一座孤臺,每隔十里,便在峰頂築有一座烽墩,串起來就是一條蜿蜒起伏的長龍,如銀龍般在叢山峻嶺間盤旋飛舞,一派磅礴雄渾景象。

張輔看著遠處延綿的邊牆呆。在大明,既沒有運輸車輛,又沒有提升器械,磚瓦是怎麼運送到這險峻無比的山頂來的?

“好冷,耳朵都要凍掉了!”他使勁搓了搓耳部,打算快跑回墩下的屋舍裡去。

沒辦法,實在太冷了,耳朵暴露在空氣中,時間稍長一點就會被凍掉,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就算戴了帽子,耳朵也已被大風吹得冰冷。

“北風捲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更何況在這寒冬臘月,零下二三十度的地方。

顧名思義,大風墩是一個風大得很的地方,嗚嗚怪嘯著,他把氈帽拉下一點,把臉捂得嚴嚴實實的,只剩下一雙眼睛露在外邊。

饒是如此,他還是能感覺到從眼珠子傳來的刺骨寒意。沒辦法,墩堠就應該設在這種險要之處。或是要背山面水、前後皆險;或要是居高山上、扼守山谷;或是谷中盆地、水路並重;或是沙漠荒原、城牆相互。

這是大明朝北部最邊緣的一個墩堠,就設在較高的一座山上。一共只有七個人,五個戍丁(包括他自己),兩名夜不收,也就是斥候。

距此四十里外,有一座軍堡,叫做松樹堡。松樹堡裡有一個百戶所,駐軍一百二十,轄五座墩堠。

松樹堡比較熱鬧,五座墩堠的幾百名眷屬都居住在那裡,裡邊有軍營、馬鋪、商鋪,也有城隍廟和觀音廟。在不當值的時候也可以過去逛逛,採買一些必需的日用品。

松樹堡邊上還有一座堡壘,叫獨石口堡,“他爹”張玉就那邊駐守,不過他已經有一段時沒看見過兒子了。

這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候,白毛風終日嗚嗚地颳著,如絲,如縷,滿天滿地都是絲絮般的雪花。

天地間只有茫茫一片白色,幾座大雪無法掩蓋的土黃色墩臺,以及一個剛從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人。

眼下是洪武二十年,當政的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他雄心勃勃,一心想開創一個屬於漢人的鼎盛時代。

為了對付草原上的夙敵,他步步為營,沿著邊牆設立了九大重鎮數千烽熢堡寨,將兵力部署到了大漠南北,打算一舉蕩平北元殘餘的對手們。

用煽情一點的語言來說,就是國家已經在茫茫邊疆密密麻麻撒滿了尖銳的釘子,這些釘子很快就會一枚枚地扎進韃靼人的心臟。

張輔對此表示支援,不支援也沒有用,他已經身在這苦寒的邊關。

他想了又想,對怎麼穿過來的情況一無所知,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好象也沒辦法再穿回去,只能先接受這個事實。

張輔前世是個公務員,略微懂得一些歷史。在短暫的苦惱之後,覺得從那小張輔那得到的資訊靠不住,還得自己推算推算即將生的大事件。

那麼今年就是第六次北伐,著名的捕魚兒海戰役馬上就要生。既然這裡就是大明最前線,自己參與戰鬥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劉備請我當謀士

鄭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