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小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章 盂蘭盆節,大明門,湘小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掃會會長李虎如今也不用扛著掃帚鐵鍬親自打掃了,隊伍逐漸擴大,手下已經有了五十餘人,只需要每日上街指揮指揮,帶領手下把活幹好就行了。

打掃會上了正軌,張輔也很少帶著他們親自巡城。王四良還提醒過他,這李虎以前是個混混,要防著他弄鬼,張輔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對於張輔,李虎的感情是複雜的。

原本他自由自在,過著天不收地不管,瀟灑是瀟灑但也是朝不保夕的生活,現在被徵調到打掃隊,算是半正式的官方人員了。

也就是說,他走起路來可以大搖大擺,收起錢來理直氣壯,回到家裡揚眉吐氣,這街坊鄰居看著他也不會避之唯恐不及,相反的,還總是會有意無意地誇讚他。

更重要的是,還有官媒上門給他說親了,這可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家中爹孃俱亡,只有一個叔父,一直當他是個拖累,一提起他,就說是“那個不肖的侄兒”,一見他,躲都躲不及,因此,素日少有來往。

李虎是根獨苗,再怎麼混帳,也想把他爹那點香火給傳承下去。

隨著年歲漸長,他想成個家的願望越來越強烈。百年之後,自己不吃香火,爹孃總得有個人祭祀吧?

以前他託過官媒,這媒婆一聽是他要找姑娘成家,表面上敷衍得滴水不漏,拍著胸脯說“虎哥兒,這事包在老婆子身上!您只管在家等我的信兒!”實則根本沒有迴音,一催,就這個姑娘不行,那個姑娘不對,這些媒婆都是人精,一個“推”,一個“託”,用得是得心應手,純熟無比。

想女人了,他只能去教坊司。但教坊司的姑娘們出身都好得很,見過世面,眼高於頂,表面上雖然奉承他,但實則嫌棄,李虎是個人精,碰了幾次不軟不硬的釘子,深覺沒有趣味,也懶得到這些地方去了。

李虎雖是個混混,但在這方面還好,不喜歡勉強別人。

久而久之,李虎這條心也死了。他打定主意,這輩子就這樣了,有生之年,多給地下的父母多燒點紙錢,自己眼一閉腿一伸,那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只盼著那個時候爹孃都投胎做人去了,不用靠著自己那柱香火過活了才好!

眼看李虎三十有五,準備光棍一條到底,誰知道,他這個仆倒像個南瓜,向天像根胡瓜的窮光蛋,也會有官媒主動上門給他提親的時候。

不過,這世事變幻,又哪裡是人猜得透的?不等這李虎去相看官媒所說的女子,他就給自己找了個好人家的女子。

這天正是七月十三,按老規矩,要做“盂蘭盆會”,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徵著五穀豐登,叫做“布田”。

北平城自然概莫能外,北平三司早早出了告示今晚金吾不禁。

大明一向宵禁,可是有兩天例外,一是上元,二是中元。

這兩天晚上,上至王府,下至平民,都可以晚上出來自在玩耍,看燈放燈。

中元節是除上元節之外的另一個需要張燈結綵的節日。不過,人鬼有別,人為陽,鬼為陰;6為陽,水為陰。所以,上元張燈是在6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

北平城裡的如意庵,這天晚上要放水燈。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水旱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

如意庵很有名氣,自唐朝以來就傳下來了,供奉的觀世音菩薩最是靈驗不過。

這幾天一到傍晚,北平城裡所有店鋪劈劈啪啪上好門板,從現在起,街道不是人走的,得讓給鬼魂行走。

通惠河和金水河等水域,水裡飄的都是蓮花燈,這些密密匝匝的河燈,將河流兩岸都照得通透,宛如兩條明亮的玉帶。

每條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後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是在“施歌兒”。

張輔並不懂得這些神神道道的東西,但是封子平卻清楚得很,一大早就跟張輔說了。

張輔沉吟半晌,便將李虎喚了過來,叫他晚上帶齊人馬去巡邏,南城區人多,街巷不比其他城區筆直一條通到往,而是拐七曲八,按張輔的話來說是“存在安全隱患”,又要放燈,又要點香,這老城區木頭建築又多,容易走火。

李虎應了,當下打疊精神,起起全部人手,剛到傍晚便開始自各街各坊開始巡邏。

“各家各戶,小心火燭——”

“鏘——”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鏘——”

“點燈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鏘——”

嘉會坊老王頭的紙馬店今天生意是格外的好,冥器、靴鞋、幞頭、帽子、金犀假節、五彩衣服,都擺在外邊任人挑揀,黃表紙更是擺出厚厚幾沓,不少人前來採買,將老王頭店門堵得嚴嚴實實的。

“老王頭,你這裡這麼多紙馬,今天晚上可以小心了,千萬別走了水!”

老王頭從人堆裡後邊冒出來來喊了一聲“李頭,我曉得!老漢我都做了多少鬼節了,從不曾走過水!”

除了紙馬店,別的店鋪都上了門板,李虎領著人巡了一圈,沒現什麼,便打算去如意庵邊那看看。

如意庵那邊已是人頭攢動,北平各行會挖空心思琢磨出的絕活,也都在這天拿出來露一手。

如意庵門口,有賣又賣轉明菜花的,有賣花油餅,有賣餕豏、沙豏的,有賣炸麻花、祭米飯的,還有賣雞冠花、茉莉花供養祖先的。

門口空曠處還有不少人舉著三五尺高的三足竹竿,上部織成窩狀,這就是所謂的盂蘭盆,上邊掛搭著衣服的冥紙在焚燒。

但最熱鬧的不是這裡。如意庵門口已經搭起一個高臺,演《目蓮救母》雜劇。臺下人圍得是人山人海,呼朋喚友,扶老攜幼,都準備來看一看這演目蓮的紅字李二。

喜歡大明門請大家收藏大明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