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小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章 覲見皇帝 下,大明門,湘小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皇帝果然更加高興,拈著鬍鬚呵呵地笑了起來。

“九江,你的奏疏咱也看了,你這北平的差事辦得不錯,辛苦了。”老皇帝著力撫慰了一下李景隆,畢竟是姐姐的孫子,他父親李文忠也為大明朝立了大功,對李景隆還是要令眼相看的。

李景隆笑嘻嘻地說道“聖上您什麼都安排好了,只要九兒照著做就是,哪有什麼功勞,要有功勞,也是聖上您的!”

老皇帝便是不愛聽奉承話,也被李景隆哄得十分開心,但他並沒有忘記正事,在龍椅上斜斜一靠,問道“那張玉又是怎麼回事?”

奏疏一般不會寫得太過詳細,故此,老皇帝還是得當面問問李景隆所查到的情況。

朱家兩兄弟立刻豎起了耳朵。

“聖上,臣在北平辦差之時,有錦衣衛百戶柳青元向臣檢舉燕山左護衛千戶張玉,在任開平衛全寧所獨石堡時,私放周興他們的茶葉出關。現張玉一家已押解到京,請陛下諭示。”

老皇帝慢吞吞地說道“九江啊,歐陽倫的案件咱已交給了三司,你在北平辦了周興的案子,這些情況都清楚,這樣罷,你辛苦點,會同他們幾個,一起審理這樁案子,一定要審個清楚,審個明白!”

“聖上,這……”

李景隆故做為難,卻用眼睛的餘光覷著老皇帝的臉色。

揣摩聖意是每一個臣子都要學會的事情,但絕不能胡亂揣測,“妄揣聖意”,這樣會引起皇帝的警惕。

老皇帝抬起眼睛瞅了李景隆一眼“九江啊,前兒個咱已下旨,叫那些功臣勳貴都回鳳陽去,好好反醒反醒這些年來的所做所為,你呢,也在這個名單之上。這樁案子一了,你也回鳳陽住一陣子。”

李景隆又喜又憂,看樣子老皇帝並沒有因為寵愛他便會把他留在京城,不過,好歹也要辦完這樁差事,那麼便有時間騰挪騰挪了。

這案子在他看來十分簡單,將所有事情往周興與張玉頭上一推便是,周興已死,死無對證。而只要自己將人證物證羅列齊全,張玉便是有朱棣父子替他撐腰,也是無濟無事。

但此時便不同了,一定要往深裡辦,往復雜裡辦!只查一個周興怎麼可以?北邊多的是關卡,還有陝西那邊,一個一個地查過去,要慢點辦,辦個三年五載最好,要取證,要審理,不要時間嗎?

老皇帝讓自己參與審理,還可以賣安慶公主一個人情。

當然,這些事情他早就有所準備了,在路上便遣人快馬加鞭向安慶報了訊,先安撫好她那顆急躁的心。

一想到出了皇宮就可以去安慶公主府上向她報喜,李景隆的心裡自然是十分愉悅。不過他抬起頭便見龍椅上歪著的老皇帝,只見他頭斑白,面色焦黃,雖然正慈愛地看著朱高熾兩兄弟,但李景隆深知道,老皇帝無時無刻不在觀察著別人,自己可不能將什麼都形之於色。

李景隆趕緊將愉悅的心情藏在心底,又將一副憂國憂民的面孔戴了回去。

這邊朱高煦還是想努力地扭轉張玉父子在老皇帝心裡的印象,但他一向拙於言辭,找不到機會開口,只好拼命地朝長兄使眼色暗示。

朱高熾比他有城府得多,只做沒看見,等老皇帝與李景隆說完正事以後,便陪著老皇帝閒話,盡揀著些新鮮有趣的農事與老皇帝說。

老皇帝果然聽得十分開心,突然,他打斷了朱高熾的話“熾兒,你剛才說的是什麼?”

“哦,皇爺爺,熾兒剛才說,在遙遠的大海那邊,還有一些別的人種,生得是金碧眼,他們種植的作物有一種叫土豆,又有一種叫玉米,產量很高,又不擇地,便是貧瘠的地也能種植,若是能傳到大明該有多好,便是飢謹之年也不會餓死人了。”

老皇帝沉默了一下才慢吞吞地說道“天下之大,確實不止咱大明一國。有些人種確實生得奇異,像崑崙奴,全身都漆黑如炭,只有一雙眼睛裡有點白色。在和林那邊住著的波斯人就是金碧眼,不過,他們種植的作物裡竟有此好東西,以後若是有人出使西域,便讓他們帶點種子回來種著試試。”

朱高煦趕緊幫腔“若是試種成功,咱大明以後就不會有飢謹之年了,豈不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啊?”

老皇帝搖搖手道“煦兒啊,你可讀過《晏子春秋》啊?”

皇家學院輟學的朱高煦大字認不得幾個,哪裡讀過《晏子春秋》?故此,他自作聰明地回答道“皇爺爺,這燕子春來冬往的,還需要讀嗎?”

老皇帝一笑,正待解釋,朱高熾已在旁邊說話了,只聽他笑道“皇爺爺,煦弟只愛舞刀弄槍帶兵打仗,要他讀書,那可真要他的命了。皇爺爺想必是想說‘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這事吧?”

“正是,熾兒果然博學廣聞。”老皇帝欣慰地看了朱高熾一眼“咱想說的就是,這土豆也好,玉米也好,種在人家的地裡能結出果子,但到了咱大明,就不知道能不能吃了。咱們後花園不是種過一棵荔枝嘛,結不出果,讓皇爺爺下令給砍了。”

朱高熾笑道“這西域來的西瓜、胡瓜倒是引種成功了,這胡嬌於回紇得瓜種,算是大功一件。”

老皇帝點頭道“西域確實傳了不少作物過來,咱漢家那時候強盛啊,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多少種子,什麼胡麻啊,核桃啊,石榴啊,苜蓿,都是那邊傳過來的。”

朱高熾笑道“皇爺爺什麼都知道!皇爺爺,若是咱們能從西域再帶回來別的作物,皇爺爺對天下百姓的功勞,可不就蓋過漢武帝了嘛!”

老皇帝捶了捶自己的大腿,說道“熾兒,這玉米、土豆都是什麼啊,給皇爺爺說說吧。”

朱高熾道“這玉米啊,像高梁一樣,長得高高的,結的穗子啊,有近尺長,能當主糧吃,也能釀酒,聽說什麼土地都能種植,一年一熟,產量比稻子、麥子都要高,還沒那麼難伺候。”

老皇帝很感興趣地問他“熾兒,你這是聽誰說的?”

朱高煦一聽樂了,趕緊插嘴“皇爺爺,長兄他定是聽張輔說的!”

老皇帝興奮的表情凝在了臉上。

喜歡大明門請大家收藏大明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封神系統

二京涼

武界2106

烈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