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小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1章 傳說中的三司會審 下,大明門,湘小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靖看了李景隆一眼,但李景隆心下正是快意,柳青原的指證無可挑剔,無可指摘,便是張玉有一張鐵口也斷然不能為自己分辯,自己不參與審理,以後便是朱棣當面責問自己也有話推託,便含笑說道“咱是個外行,就是來湊個熱鬧,請楊大人審理便是。”

楊靖盯著柳青原道“這麼說來,柳大人並無張玉參與走私的實據?”

柳青原從容回答“回稟大人,《大明律》明明白白寫著,絲茶出境與關隘失察者,並凌遲處死。再則,這張玉十分狡詐,運送茶葉的車輛到了獨石堡附近便消失了,任屬下怎麼查訪也沒有現其下落,不是他張玉私放出關還能去了哪裡?”

楊靖聲音溫和,但是問得卻十分仔細“這茶葉到了獨石堡,可有人證、物證?”

李景隆聽得楊靖老問柳青原,心裡很不舒服,身子往前一挺,瞟了楊靖一眼,正待反駁,坐在一邊的右都御史秦達卻給了他一個眼神。

李景隆當即將扇子一收,身子便往後方靠去。

這秦達的幼子便在左軍都督府辦差,現在是個小小的都事,才從七品,這秦達為了他兒子,一向對自己畢恭畢敬,此時有他出來說話,可比自己站出來要好得多。

再說了,他曹國公何等身份,親自下場反駁楊靖,一來是面子上過不去,二來這楊靖是聖上信任的大臣,自己直接與他槓上好象也沒這個必要。

自己不過是想整整朱棣,讓他心裡不痛快而已,他可不想最後搞得自己心裡不痛快。

現在有秦達出馬,自然是最好不過。

果然秦達開口說話了,他朝著李景隆、楊靖、李仕魯先拱一拱手,笑道“下官有一事不明,想請問楊大人,請楊大人萬勿見罪!”

楊靖皺著眉頭看了秦達一眼,說道“有什麼話,秦大人說便是了。聖上差遣咱們一起來審這樁案子,自然都可以說話的。”

秦達陰笑一聲,細小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眼角邊上的褶子開啟都可以做成一柄摺扇了,這才笑嘻嘻地說道“楊大人,咱們這不是在審張玉麼?怎麼審起原告來了。”

李景隆趕緊出聲附和“確實,確實,楊大人,咱們加快進度吧,本公這些日子真是累得緊了!趕緊審完,還有几席酒宴等著本公出席呢。到時候諸位也一起去,一起去啊……”

楊靖心裡有些不悅,拈著頜下的一縷長鬚說道“曹國公稍安勿躁!《大明律》明文規定,嚴禁誣告,誣告者重罪,查問是否誣告,是刑部審案的第一要務。何況這走私案罪重,人命關天,安得不慎重!曹國公不是三司之人,不懂這個也是正常,秦大人乃右都御史,也不懂《大明律》嗎?”

這一指責完全可以說是聲色俱厲,李景隆面紅耳赤,秦達卻冷笑一聲“三司審案,理當出於公心。楊大人,我看你對錦衣衛是有成見在心。”

楊靖怒道“楊某對錦衣衛有無成見,秦大人大可在案件審理之後彈劾楊某,陛下自有聖裁,當知楊靖所為,是否出於公心。秦大人,你可知這張玉父子都是捕魚兒海之戰的功臣?如此輕率行事,對待著有戰功的功臣來說,豈不令人寒心?”

楊靖聽老皇帝提起過張輔,對他印象甚好,這麼一個有功於社稷的人、又挺有能力的年輕人無辜捲入這樁案子當中,若是脫罪還好,若是不能脫罪,定然是個死字,那就實在是太可惜了。

他對錦衣衛一向沒什麼好印象,對於他的這種“莫須有”的揣測更是厭惡之至,故此,他心存了幫張玉父子的念頭,對柳青原是各種盤問。

秦達站起身來,正了正臉色,對著皇城的方向先做了一個揖,這才皮笑肉不笑地捧著案上的大印說道“楊大人,雖說咱們都是為聖上辦事的,但都察院行使的不就是‘繩愆糾繆’的職司麼。下官對楊大人如此審案,有點看法,提出異議也是份內之事,國公爺,您說下官說的是也不是?”

都察院就是俗稱的“御史臺”,歷來由進士及監生中有學識並通達治體者選任,就連年紀都有嚴格的規定,必須是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其中的都御史被稱為“七卿”之一,地位崇高,雖然秦達是右都御史,但他提出異議也是合情合理更合法的。

都御史,職責專屬糾察、彈劾百官,辯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風紀的部門。所有大臣奸邪、小人結黨、作威福亂政的;官卑劣貪鄙敗壞官紀的;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現成章法、企圖進用的;都可以彈劾。

這還不算,都御史還參與朝覲、考察,同吏部主管確認賢能與否、官員升降。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會審,與刑部、大理寺判決。

李景隆笑眯眯地對著楊靖說道“楊大人,依本公看,秦大人說的也有道理,咱們還是先審張玉罷。”

曹國公親自打北平提來的人,按說他說要審張玉也是常理,否則,豈不顯得他辦錯了差?

但楊靖之性,老而彌辣,看著這秦達拿曹國公,拿都擦院來壓自己,眼睛先是朝著秦達一瞪,這才向李景隆拱手道“請國公明鑑,聖上曾問下官,有告謀反者勘問不實當如何?下官當時是這麼回答的,若有誣告,告者當抵罪。”

李景隆瞅了楊靖一眼“楊大人,這案子尚未開審,又如何得知這柳青原是否誣告?”

楊靖沒有正面回答李景隆的話,接著說道“聖上又說了,如果誣告的人不問罪,那麼好人、善人就會經常被人誣告。從今天開始,告謀反不實者,抵罪。故此,凡告謀反等大罪者,必先查清事實,下官焉能不問清楚這柳青原呢?”

大理寺卿李仕魯點頭道“昔日有學正孫詢檢舉稅吏孫必貴為胡黨,又告參政黎銘常自稱老豪傑,謗訕朝廷,聖上判處誣告者流三千里,若是涉及誣告十人以上者凌遲,家屬也要被流放到衛所當守卒。”

秦達冷笑一聲“聖上說的可是謀逆!這走私茶葉案,可算不得謀逆罷?”

楊靖瞅了他一眼“走私茶葉,可是死罪?”

喜歡大明門請大家收藏大明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林平之:娶了嶽靈珊開始無敵

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