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小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5章 煮酒論英雄,大明門,湘小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輔忽有所感,便笑著說道“聖上,有酒無歌,未免太清素了些,微臣願為聖上歌一曲,聊以助興。”

“哦?”老皇帝灰眉一軒,說道“也好,你便唱來。”

在訓練營,張輔沒事的時候就和方孝孺、楊士奇、金幼孜等人閒聊,學會了怎麼吟詩,當下便告了罪,拿筷子敲著面前的杯盤,吟起了唐太宗的《過舊宅》。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

園荒一徑新,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今花。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還別說,他吟得還頗有章法,又著意煽情,最後一句“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抑揚頓挫,蕩氣迴腸。

老皇帝幼年沒讀過書,但起事以來,深知文化的重要性,閒事便孜孜不倦地讀書習字,到得老年,竟然能通經史,只是於詩書之間,未免便很少涉獵。初聽這詩,竟然痴了。

“一朝辭地此,四海遂為家……”老皇帝聽過一遍竟然完全記住,也唱了起來。他的唱法沒有張輔的浮誇,充滿了豪邁與激越之意。

張輔手中筷子密密敲打著桌上的碗盤,出高低錯落之音,簡單粗獷,與老皇帝的聲音十分契合。

朱高煦這個不讀書的,一時也被他們二人所感染,拔出腰間的冷月,就在空地處舞起刀來。

“好!詩吟得好,刀也舞得好!咱今日是真的高興,這才像個初一的樣子。”老皇帝舉起手中的酒杯,一口便將杯中酒乾了。

“皇爺爺高興,那便再飲幾杯。”朱高煦舞罷收刀入鞘,笑嘻嘻地替老皇帝斟滿酒杯。

張輔竟然有點喜歡起面前這位老人了,也喝了幾杯酒,又談笑了一陣,他的襟懷也漸漸放寬了,陪著老皇帝談笑起來。

三人說著說著,不知怎麼就說到《水滸傳》上來了。

朱高煦難得讀書,《水滸傳》便是最喜歡的一本了,當下便滔滔不絕地說起了書裡的故事。他最喜歡的是人物是林沖,當下便連比帶劃地將林沖的故事說與老皇帝聽。

老皇帝也沒打斷他,由得他口沫四濺、神采飛揚地轉述,聽得他講完才說道“這林沖,未免也太過懦弱!自家妻子被調戲,不替她做主不說,任由高俅父子欺辱,反倒休了賢妻!縱有千般本事,算不得大丈夫,更稱不上英雄。”

林沖是朱高煦的偶像,老皇帝這麼一評說,便如一瓢冰水從他腦門上直傾下來,頓時便萎了,垂頭喪氣地不再說話。

老皇帝瞅了張輔一眼,若有深意地說道“張小先生,你怎麼看?”

張輔心裡一個激靈,他明白老皇帝問的不僅僅是他對林沖的看法,也是問他在忠君與造反的之間,究竟會做出何等決擇。

這問題不好回答!尤其這問話的人還是當今皇上,而且這皇上還動不動喜歡殺人。

林沖之所以在自己心愛的妻子受到調戲之時一直不敢反抗,那是因為他不敢妄然與高俅做對。在他被逼得走投無路之時,這才挺身造反,實出於無奈。

如果自己贊同林沖的做法,那就是贊成造反的立場,《水滸傳》在大明被禁的理由,就是宣傳造反,宣傳的太多;如果反對造反,一顯得自己圓滑事故,二是這老皇帝便是造反出身,正宗的農民起義軍領袖!

老皇帝看似閒淡,實則一雙耷拉著的眼睛一直在看著張輔,等著他的回答。

二選一,兩個答案都是錯的!

張輔想起他入職時的面試官,出了一個極為刁鑽的題目“你怎麼看待加班問題?”

這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非常難回答。難道說自己喜歡加班?那上司以後不讓你加班讓誰加班?但如果回答自己不喜歡加班,那你連加班的機會都沒有——人家根本不錄取你。

張輔答的是“今日事今日畢,這樣就不用加班了”,過關!

也算是張輔運氣不錯,就在他頭腦飛開動想著怎麼巧妙地回答出這個問題時,突然想起了金聖嘆對他的評價,便不加思索地“借用”過來。

“林沖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來,然琢削元氣也不少。”

“唔。”老皇帝不置可否。

張輔心下忐忑,不知道他究竟是怎麼個意思。

幸好朱高煦似乎感受到張輔的窘迫,又開口說話了。

“皇爺爺,朝廷為何要將《水滸傳》列為禁書?”

老皇帝有些驚訝“《水滸傳》被禁?為何?”

為什麼被禁,朱高煦哪裡知道緣由?只得模糊地說道“許是寫的都是反賊吧。”

張輔笑道“許是這位羅本老先生原本是張士誠幕僚的緣故吧。”

老皇帝似乎有點意外“張小先生也知道這羅本?”

“微臣聽說過他,他寫過很多本小說,還有一部叫《三國志通俗演義》,比《水滸傳》寫得還要好呢……”

“《三國演義》這書咱倒是聽朱權說過,編得很精彩,立意也很不錯,宣揚的忠君愛國,鞠躬盡瘁,匡扶漢室。”老皇帝瞅了他一眼,這小子自己都身在圄囹,倒還有心思替別人說情,不免覺有點好笑,一拍椅子扶手說道“定是禮部官員做出的事,這張士誠死了也有二十年了,哪還有這麼多顧忌!羅本這人還是不錯的,當個四品以上的官還是可以的,可惜他心懷舊主,不想他現在倒是以寫小說為樂了。”

朱高煦喜道“皇爺爺,那這部書可以解禁嘍?”

老皇帝嘆了口氣“印吧印吧,張士誠原本也算得上是個人物,慷慨任俠,為人還算厚道,只是眼光短淺,又識人不明,不肯為咱所用,以致敗亡。”

張輔笑道“傳聞聖上游蘇州,聞街邊老嫗,張士誠在蘇州如何。這老嫗答道‘大明皇帝起手時,張士誠自知非真命天子,天下歸附。蘇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是否真有此事?”

老皇帝拿箸挾起一筷子豆角放在嘴裡慢慢咀嚼“確有此事。咱派兵圍城時,蘇州城裡兵疲民飢,餓得實在受不了,有人建議他殺民而食,被張士誠嚴辭拒絕,這一點咱還是佩服他的,是個漢子!有骨氣!”

喜歡大明門請大家收藏大明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開局拯救王昭君

一次搞大.

創世神訣:混沌之子

夜神的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