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小新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老朱同志的釣魚執法!三元及第吳伯宗!,大明:我!老朱家的瑞獸麒麟,萌萌的小新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伯宗,雖然你這話說的是在理,可是正因為別人都買了,你卻沒買,到時候在這一點上吃了虧落了榜,那豈不是冤枉的很?”

“你也說了,十年寒窗,難道就因為幾百兩銀子,名落孫山?”

那個笑嘻嘻的年輕人挑著眉頭,表情有些彆扭。

被喚作伯宗的年輕人卻是笑了起來“你看看,你自己說出這話來,是不是都感覺到那裡不對勁?”

“你我十年寒窗苦讀,為的是什麼?”

“為的就是以身作則,給老百姓造福!”

“倘若你我這官還沒有當上,就已經與那些貪婪受賄之風同流合汙,那咱們即便考上了,以後也只是貪官!是狗官!”

“言慶,難道你忘了,明陽是怎麼死的嘛?!”

聞言,叫做言慶的年輕人身形一滯,神情迅黯淡下來“當然記得就是因為那些貪官汙吏”

“可是伯宗,我已經把錢交了”

叫做伯宗的年輕人又恢復了淡淡笑容回道“無礙,你家好歹還算得上寬裕,就當給自己買上一份保障。”

“我家便不同了,這些錢,可是我爹孃勞碌一生所得,如果用在這上面,那就是髒了我爹孃的血汗錢。”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我吳伯宗,一定要靠自己的學識,金榜題名!”

兩個年輕人就這樣一邊走一邊聊,全然沒有注意到,在他們行走道路的一側,兩隻再尋常不過的小老鼠,一直跟在他們左右。

當天夜裡。

老朱同志的書房中。

“好!好一個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這個叫做吳伯宗的小子有如此志向,就值得嘉獎!”

老朱同志坐在一條椅子上。,手中翻閱著錦衣衛最近呈送上來的情報,頓時龍顏大悅,這段時間盡是些糟心的事兒,許久未曾見到他這樣暢懷一笑了。

就連身為枕邊人的馬皇后。

都感到一陣詫異。

自家丈夫,可是很久沒有這樣子開心過了。

然而就算打死吳伯宗和許言慶二人,他們也萬萬不會想到,不過是在路邊的閒聊,居然也會一字不落,清清楚楚的傳到大明帝國的皇帝耳中

這便是指揮使同知,西鼠霸王·圖奇的功勞了。

即便是向來沉默寡言的劍聖長虹,都不禁開口說道“的確,若是大明的每個官員都像這吳家小子,就算陛下什麼都不做,相信大明也會是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而說到吳伯宗,也是明朝時擁有真才實學的第一個科舉狀元。

明朝從開始到結束。

一共進行了9o次科舉,共有9o名狀元。

即便是在這9o名狀元之中,吳伯宗稱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吳伯宗,名佑,以字行,金溪人,是明朝第一個“三元及第”。

什麼叫做“三元及第”?

在明朝的科舉制度中,想要成為狀元,分別需要透過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其中第一級院試,由州縣組織,透過合格之後,便成為“秀才”。

下一級“鄉試”,是類似於省級的考試,透過之後就成為“舉人”。

再高一級便是“會試”,屬於國家級的考試,若是能夠透過,才有資格進行殿試,成為三甲。

一甲只有三人。

稱作“進士及第”,便是熟知的“狀元”、“榜眼”和“探花”。

二甲和三甲則是若干人。

分別稱作“賜進士出身”和“賜同進士出身”。

吳伯宗的厲害之處,就是他在鄉試、會試和殿試三項考試之中,都拿到了第一!

鄉試第一,稱為“解元”;會試第一,叫做“會元”;而殿試第一,就是眾所周知的“狀元”。

吳伯宗三試都是名列第一。

是明朝的的第一個“三元及第”!

如果僅僅是這樣,只能證明吳伯宗讀書讀的好而已,難得的就是,吳伯宗稱為狀元之後,被洪武帝明太祖,也就是朱元璋親制策問,賜冠帶袍笏,授禮部員外郎。

其後還參與會修《大明日曆》及后妃功臣傳,並且在胡惟庸當權時不肯被他招攬,斥責胡惟庸專橫跋扈、不守法紀。

出使安南,不辱使命;成為國子助教,進東宮為太子講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