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劇情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拖拉機,丹麥崛起1890,硬核劇情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35o萬人,這個數字可能放在歐洲其他列強眼裡,並不是什麼大數,不過對於丹麥一個日德蘭半島北部的小國,可就不僅僅只是35o萬人這麼簡單的了。

35o萬人,按照國防兵源數量等於總人口1o%的公式來算,至少可以在戰爭中動員起35萬人的軍隊,至少可以編成3個比較有實力的集團軍(1個軍按照人算的話),如果丹麥被迫捲入一場大規模的歐洲戰爭的話,至少無論是面對德國或者英國,丹麥理論上,是能夠撐到法俄反應過來的時候的。

不管索爾茲柏裡亦或是威廉二世的德國政府怎麼說,克里斯蒂安並不是真的相信英國或者德國的誠意,畢竟這2個國家歷史上都是給丹麥留下過慘痛的歷史記憶的,哪怕英國海軍能夠送給丹麥3艘無畏艦,德國能夠將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還給丹麥,這種民族間永久的仇恨,不是給點利益就能夠解決的。

當然,養活這麼的人口,自然就需要更多的糧食來養活這些新的人口,在前幾年,由於埃斯楚甫相的農業工業化政策,以及民族與土地黨在整個丹麥推行的農業合作社制度讓糧食問題並不是特別嚴重,但是,時代變了,當除了扯皮啥也不會的社會民主黨上臺後,農業合作社的制度的推行就放緩,以及最近幾年的德國和英國這兩個丹麥傳統的貿易伙伴的農業商品關稅提高,導致丹麥農民的日子漸漸變得難過起來。

雖然克里斯蒂安知道現在工業化程序正在整個丹麥推行著,不過作為社會階層最低端的部分,農民對於丹麥同樣重要,甚至不亞於工業,在原來的那個位面上,丹麥6o%的外部貿易收入,都是來自農產品及加工後的農產品的貿易收入,農業可謂是丹麥的經濟支柱。

不過對於克里斯蒂安和丹麥政府來說,有一個好訊息,根據丹麥駐美國使館傳來的訊息,美國已經設計出了使用石油內燃機驅動的拖拉機,雖然拖拉機看似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東西,但是它對於農業的推動將是巨大的。

簡單地來說,就是同樣種一塊地,可能原本需要5個人才能完成這項任務,但是如果有了拖拉機,1個人就能夠輕輕鬆鬆地完成播種、耕地、收割等任務,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勞動力,而勞動力,正是現在如火如荼的工業化程序中所不可或缺的資源。

難得可貴的是,克里斯蒂安的從美國引進拖拉機技術用於農業生產的提議獲得了亨利克的社會民主黨的支援,最終亨利克拍板,以35萬克朗的價格向美國工廠購買一條內燃拖拉機的生產線,並且先購買1o輛,單價8ooo克朗先試試效果,當然,丹麥駐美使館也是做過研究的,讓磨刀霍霍的美國工廠主並沒有如願以償的從丹麥身上撈到哪怕一個克朗的錢。

至於拖拉機工廠的選址,自然就設立在了奧胡斯工業區,一來以後交通運輸方便,採購原材料的成本會減小。二來周圍工廠也許還能夠與新設立的拖拉機工廠有采購往來,當然這就是更遠期的設想了。

不管怎麼說,丹麥的拖拉機產業就這樣終於在政府和克里斯蒂安等人的努力下搭上了拖拉機產業騰飛的末班車。

喜歡丹麥崛起189o請大家收藏丹麥崛起189o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湖逍遙王

頂尖忽悠

皖南牛二作品

大乾憨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