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勿謂言之不預,埋葬大清,天煌貴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是以後世的眼光來看,朱瞻基當時棄守交趾的行為絕對算得上是一步臭棋,此舉不僅讓朱老四派兵出來的漢唐故土再一次成為外藩,甚至還讓大明的南洋戰略徹底崩盤。

但是吧,這事兒也不能全都怪到朱瞻基的頭上。

畢竟是朱老四一手帶大的皇太孫,而交趾又是朱老四派兵打下來的地盤,要說朱瞻基不想守住交趾,那純屬就是扯淡。

然而面對此起彼伏的叛亂,原始落後的交通,最終的局面就是“一方不靖,屢勤王師”,再加上巨大無比的後期壓力,朱瞻基最終也只能棄守交趾。

當然,要想把交趾握在手裡,其實也不是一丁點兒的辦法也沒有——只要效仿我韃清跟倭奴,將整個交趾都變成一片住焦土,自然也能得到交趾。

反正大明要的是交趾的的,又不是交趾的猴。

可惜的是,大明的身份是宗主國——大明相當於爸爸,大明本土的縣州和內藩封地相當於嫡子,類似於交趾、朝鮮這樣兒的外藩就屬於庶子。

庶子再怎麼不爭氣,當爸爸的也不可能一把火將庶子的家給燒光,更不可能把庶子家的人全給殺光。

單純的從這點上來看,朝貢制度確實不如殖民制度來得痛快。

而更操蛋的是,朱瞻基當初面臨的那些問題,基本上也是朱勁松現在面臨的問題。

白子期那個沙雕玩意在交趾大開殺戒卻又沒能殺個乾淨,激起了那些殘存越猴的反抗心理,大明這時候再宣稱把交趾收復為州縣制度,就只能逼得那些越猴徹底倒向阮福映。

同樣的,大明計程車卒也未必就能適應交趾那邊的氣候和地理環境。

如果非要說大明有什麼優勢的話,那就是大明的軍制更為先進,對於海軍的重視程度更高,依靠南海艦隊在海面上的優勢,很容易就能佔據交趾的部分港口。

這一點跟朱瞻基時期有很大的不同。

儘管朱瞻基時期的寶船艦隊屬於海上霸主級的存在,但是當時的大明朝廷似乎從來就沒有想過讓寶船艦隊做為一支正式的軍隊參戰。

同樣的,當時大明上上下下的大佬們也都沒有想過依靠海運來解決後勤問題。

不光是因為百萬漕工,同樣也因為怕麻煩,尤其是海上一旦出了事故就會損失慘重,誰都不願意擔責任,再加上還有祖制禁海這麼一個擋箭牌,所以海運之事一直就沒能正式運轉起來。

而朱勁松治下的大明朝廷卻不存在這個問題。

祖制?

誰敢跟這種帶頭造反、自己練兵、親歷戰陣卻能百戰百勝的皇帝談祖制?萬一你跟他談祖制,他跟你談刀子怎麼辦?

老話說的好,打不過,就想辦法加入。

大明堂上的一眾大佬們沒膽子跟朱勁松唱反調,再加上法蘭西、英格蘭等一眾蠻子的海上貿易也著實讓一眾大佬們嚐到了甜頭,所以這海運自然也就被重視起來了。

再加上朱勁松一直在往北海艦隊、東海艦隊以及南海艦隊砸錢投入,所以這三支艦隊的規模和戰鬥力也相當可觀。

要說能硬剛英格蘭的艦隊那純屬是扯淡,但是要幹掉越猴的那幾艘小舢板還不是手拿把掐的事兒?

心中拿定主意,朱勁松便把曾誠等一眾大佬召進了行宮。

曾誠等一眾大佬也是相當激動。

為什麼這些大佬們會這麼激動?為什麼朱瞻基讓交趾恢復外藩地位的舉措會被人反覆提起,不僅將之稱為宣宗棄土,甚至還將之跟我韃清雖遠必割必賠相提並論?

因為憋屈!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前的中原堂口,先是經歷過大送不斷失地,接著又經歷過蒙元的統治,大明的文人士子做夢都想重複漢唐榮光,把交趾徹底收回。

當初朱瞻基準備棄守交趾之時,反對最厲害的是誰?是掌管大明國庫,動不動就叫嚷著國庫空虛的夏元吉!

要不是朱瞻基棄了交趾和奴爾幹都司,這貨也不至於被人嘲諷為蛐蛐皇帝。

同樣的道理,朱勁松手下的這些大佬們也巴不得能立即收回交趾!

“平定交趾應該用不了多少錢吧?我們國庫先出三千萬龍元的軍費!”

“我們吏部不像國庫那麼有錢,但是需要的官吏可以包在我們身上!”

“我們工部也是,永樂至宣宗年間繪製出來的交趾山河地形圖,今天晚上連夜整理出來,明天一早就送到五軍都督府那邊——但是吧,那邊兒的崑崙奴你們得先可著我們工部來。”

“我們窮酸部就沒什麼好準備的了,也不需要什麼崑崙奴,但是調撥一批書籍還是沒問題的,順便再調撥幾個窮酸過去,爭取讓下一代交趾百姓都有書讀。”

瞧著這些一個比一個激動的文官,前軍都督府的扛把子朱二旦則是一臉懵逼——上前線砍人的應該是我們前軍都督府吧?怎麼這些文官比老子這個丘八還激動?

想了想,朱二旦也拍著胸膛叫道“三個月,最多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前軍都督府保證能夠徹底平定交趾!”

朱勁松擺了擺手,等到一眾大佬們都安靜下來之後才笑著說道“不用這麼大張旗鼓的。”

“只要前軍都督府大軍開拔,白子期就會立即投降,剩下阮福映那邊,慢慢收拾也就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上海灘:從炮轟租借開始崛起

小臉蠟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