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三章 糧價不對勁了,埋葬大清,天煌貴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道或者無道,這事兒並不是李祘說了就能算的,完顏阿古泰說了也同樣不做數,甚至連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說的都不算。

史書上說了才算。

《聖皇實錄·諸藩》聖皇八年二月,朝鮮李祘反,上深憂朝鮮百姓,命左軍都督府討賊,四月,平李氏之亂,朝鮮除國。索倫營都指揮使完顏阿古泰擒李逆,上令誅李逆,曰朕不恨汝反叛,惟恨汝殘害百姓。令薄葬,不依諸侯之禮。董子曰以有道伐無道,此天理也。信哉斯言。

隨著李祘被剁了餵狗,李?帶著一眾心向大明的朝鮮百姓跑到江邊要求內附,整個朝鮮布政使司的推進度也就陡然加快了一大截。

先就是徹底廢除棒子世宗時期開始推廣的棒子語言和文字,接著又是廣收棒子書籍,盡焚,然後又是互相遷移百姓,把大量的百姓遷移到朝鮮布政使司,把朝鮮百姓分散遷移到大明的地盤上。

基本上就是照抄朱元璋對待大理的那一套,然後又在其基礎上更進一步。

當然,對於朱勁松和大明朝堂上的眾多大佬們來說,朝鮮布政使司只能算是一個小問題,真正的大問題還是大明的國庫。

劉懷文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國庫到底是怎麼餓死老鼠的。

在大明的物價沒有飛漲,工人的支出也處於是正常的水平線,聖皇八年的春稅比之聖皇七年的秋稅又多了一大截的情況下,國庫居然又一次空虛了起來。

就只是修建了辣麼點兒鐵路公路和橋樑,修了那麼幾所社學,順便再打了幾仗,和珅和中堂家產的一半,足足四萬兩白銀,就這麼沒了?

劉懷文當時就不幹了。

“四萬萬兩白銀哪,那可是四萬萬兩白銀,不是四百萬兩!更不是四萬兩!”

劉懷文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朱勁松哭訴“四萬萬兩白銀,就連兩年的時間都沒撐過去,臣這個戶部尚書可是沒法兒當了,也沒有臉再當下去了。”

工部尚書宋玉成同樣拉耷著一張臭臉,向朱勁松抱怨國庫摳門“陛下,工部已經規劃好了來年和後年要修的鐵路,眼看著奴爾幹都司和烏思藏宣慰司的鐵路就要修通了,可是他國庫卻不願意撥錢,我們工部也很難辦啊。”

禮部尚書孟繁志的臉色同樣也不好看“陛下,社學確實是修了一些,平均每個鄉也都能有個兩到三所社學,可是離原本計劃的每個村都有一所社學的進度還差的老遠呢。”

“還有,縣學現在也只是每個縣都能有一所,可是一個縣那麼大的地方,那麼多的人,一所縣學夠幹什麼的?我們禮部規劃的是每個鄉上都有一所縣學,每個州都有一所府學,可是戶部不給撥錢呀。”

劉懷文當即就懟了回去“你們兩個老匹夫!當初老夫從陛下這裡坑……要走四萬萬兩白銀的時候,你們兩個是怎麼說的?”

“你宋老匹夫說只要一萬萬兩白銀,就足以把鐵路和公路的數量都翻一番,把整個大明連結成一張網,現在呢?網倒是讓你給織出來了,可是就那麼幾條線,這張網它結實嗎?”

“還有你孟老匹夫,當初你說只需要一萬萬兩白銀,大明就能多出來百萬所社學,現在呢?社學是多出來了,可是你又跟老夫說要修縣學!你看老夫像不像銀子啊混蛋!”

對於劉懷文怒懟工部、禮部的行為,身為大明輔的曾誠還有一眾內閣的閣老們完全一副沒聽到的樣子,就那麼站在一邊,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看上去就好像是在修仙。

懟完了工部和禮部,劉懷文又繼續向朱勁松哭窮“四萬萬兩銀子,一萬萬兩歸了禮部,一萬萬又五千萬兩都歸了工部,皇家學院那邊又要走了五千萬兩,皇上還不停的打仗,如今這國庫都空得跑老鼠了呀!”

朱勁松呵的笑了一聲,望著劉懷文道“那這樣兒吧,朕回頭從內帑裡再撥一萬萬兩給國庫,可好?”

劉懷文當即就不哭了,眨巴著眼睛說道“好,好,臣就知道,皇上不忍心看著國庫空虛。”

朱勁松猛的一拍桌子,怒道“朕忍心!懷文叔,你國庫裡沒有餘財,朕的內帑裡就有錢了?”

“咱得講道理吧?當初說好了平分八萬萬兩,朕也如數撥給你國庫四萬萬兩,可是你不能總盯著朕的國庫呀!”

“再說了,那是四萬萬銀子,去年年尾的時候,國庫還剩下三萬萬兩有餘,怎麼這幾個月的時間就把三萬萬兩給花光了?”

“這麼離譜的事兒,你別說朕不會相信,就算是換了錢聾老狗來,他也不會信吧?”

劉懷文嘿嘿訕笑一聲,不再說話,就連宋玉成跟孟繁志也跟曾誠等內閣大臣一樣,開始低頭修仙。

朱勁松都被這些人給氣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人之下:貧道五行之神

武梁耶

誘愛:在陸先生心上肆意撩火

我不愛吃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