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四章 賭上英格蘭的國運,埋葬大清,天煌貴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曾誠等一眾大老們的計算,聖皇二十年的預算審批,大頭還是要著落在河道疏浚以及電力、鐵路公路外加窮酸部這幾個大頭上面。

朱勁松也覺得曾誠等一眾大老們的提桉沒毛病,畢竟國庫裡的錢是有數的,而要花錢去做的事情卻又多如牛毛,因此就必須分出個輕重緩急。

河道疏浚能不能緩?

不能。

河道疏浚並不僅僅只是針對一些淤堵的河道,這其中還包括了水庫的修建、灌既溝渠的修建、堤壩的修建和維護等等工程在內。

可以說,河道疏浚直接關係著水患能否消彌於未起、土地能否得到灌既。

這也就意味著河道疏浚直接關乎大明的糧食安全乃至於大明百姓的人身安全。

錢聾老狗那一家子當然沒人在乎這個,可是正經的中原堂口朝廷,誰能不在乎這個?

電力和鐵路、公路自然就不用多說了,電力線路直接關係到火車能否在夜間開行、電報能否通暢,鐵路和公路相當於經濟的大動脈,同時也是國土安全的大動脈,同樣也不可能省。

窮酸部那邊兒也是一樣,各地的社學和縣學直接關乎大明的下一代乃至於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關乎大明能否繼續領跑整個小破球,這是大明整個朝堂的共識,誰也不敢在這方面省。

反倒是皇家學院和五軍都督府……現在的小破球雖然有點兒風雲變幻的意思,可是無論這風雲再怎麼變幻,卻始終都只是籠罩著歐羅巴那一片兒,對大明的影響也僅僅只是海上貿易方面,對於大明的國土安全可以說是屁的影響都沒有。

光是大明現在的常備軍隊以及海外諸多軍事基地,就足以將戰火阻攔在大明的國門之外。

所以,也確實沒有必要給五軍都督府那邊兒批更多的預算。

當然,不審批更多的預算,也不代表就會降低五軍都督府的軍費,畢竟歐羅巴那邊兒已經亂起來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全面開片。

一想到歐羅巴那邊兒,朱勁松也忍不住有些鬧心,只是在鬧心之外,卻又隱隱有幾分期待。

鬧心,是因為喬治三世這傢伙忽然抽瘋,莫名其妙的就要跟法蘭西開片——英格蘭跟法蘭西全面全片,必然會影響到小破鍋在歐羅巴地區說話的分量,同樣也會影響到大明的海上貿易。

別的不說,就說天竺的英屬東印度公司跟荷蘭東印度公司吧,荷蘭在表面上是跟英格蘭穿一條褲子,但是荷蘭之所以能夠復國,卻還是因為法蘭西。

在這種情況下,荷蘭的威廉一世會怎麼選擇?

如果威廉一世能夠拎得清,選擇跟著法蘭西混,那麼在天竺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得跟英屬東印度公司開片,進而影響到大明的勞工招募業務。

如果威廉一世也跟喬治三世一樣犯了腦疾……英屬東印度公司跟荷蘭東印度公司倒是不會開片了,可是這兩家會不會聯手對付法蘭西的商船?

要知道,大明很多商品都是透過法蘭西的商般運往歐羅巴,英、荷東印度公司一旦跟法蘭西的商般生衝突,最終還是會影響到大明的海上貿易。

所以就很鬧心。

至於說朱勁松心底的那一絲期盼,則是因為奧地利的美術生和法蘭西的小戴同學等人,都選擇了返回歐羅巴——奧地利的美術生阿道夫。

兩個人都從江鑫龍那裡學去了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論,並且靠著各自所學的理論,在大明皇家學院的留學生學院裡拉起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團體。

阿道夫學去的是按需分配的那套理論,順便還學習了廠衛的重要性。

小戴同學學去的則是自由競爭的那一套理論,同樣也認識到了廠衛的重要性。

朱勁松很期待,這兩套幾乎是背道而馳的理論到底能在歐羅巴那邊兒碰撞出什麼樣兒的火花,又會給歐羅巴帶來什麼樣兒的影響。

想了想,朱勁松乾脆又對柯志明吩咐道“加大對歐羅巴那邊兒的滲透力度。”

……

就在朱勁松期待著阿道夫和小戴同學能碰撞出什麼樣兒的火花時,英格蘭跟法蘭西的軍隊已經開始了碰撞,並且擦出了戰爭的火花——英格蘭軍隊的軍官大部分都有在大明受訓的經歷,法蘭西的軍隊也同樣如此。

換句話說就是英格蘭的軍官很熟悉法蘭西軍官們的戰術,法蘭西的軍官也同樣熟悉英格蘭軍官們的戰術。

彼此熟悉的結果,就註定了雙方在戰術上很難分出高低,甚至在戰略方面都未必能分出勝負。

但是,任憑誰都沒有想到的是,被喬治三世帶到英格蘭,負責替他診治瘋病的那個醫生,在睡服了英格蘭的夏洛特王后以後居然腦洞大開,想出了一個前無古人,後也不太可能會有來者的招數。

醫生居然派人去了一趟天竺,然後從天竺的倭奴當中找了一個看上去比較正常,在大明軍事院校進修過,被一眾倭奴們吹捧為關東戰神的倭奴,東條二十八——

所謂的關東戰爭,就是指東條二十八在倭國的關東地區帶人打過幾場仗,因為總是能打勝仗,所以就被倭國的矮矬子們奉為關東戰神。

至於實際上的軍事指揮水平,東條二十八別說跟法蘭西和英格蘭那些從大明軍事院校的畢業生們相提並論了,這傢伙甚至可能都不如大明的某些農會會長。

問題是並沒有人知道東條二十八的真實水平,因為在在離開倭國之後,東條二十八就在東條小次郎的指揮下跟天竺的三哥們打仗。

眾所周知,三哥們是很喜歡和平的,大多數時間都喜歡搞一些非暴力不合作的玩法,很討厭在戰場上動刀動槍。

更多的時候,三哥們打仗就是靠嘴炮。

在這個前提下,東條二十八很容易就能打出赫赫戰績,關東戰神的名號在天竺地區被叫響,甚至透過英屬東印度公司傳到了英格蘭。

然後,醫生就心動了。

在醫生看來,歐羅巴的蠻子們能懂個屁的戰爭?與其指望歐羅巴的這些蠻子們指揮戰爭,倒還不如找個倭國的矮矬子更加靠譜。

畢竟,倭國再怎麼辣雞,那也是挨著大明的小辣雞,能夠在中原堂口身邊混的,怎麼著都得比歐羅巴的這些蠻子們強。

要是正常情況下,倭國的那些矮矬子們怎麼樣也不會跑到歐羅巴那邊兒去摻和歐羅巴的破事兒,但是這個從大明跑到英格蘭的醫生卻打著大明的旗號辦事兒——我堂堂一個大明的名醫,借用你們矮矬子,這是給你們臉,你們得兜著!

然後,倭國的那些矮矬子們自覺惹不起大明爸爸,又因為這個醫生在英格蘭的緣故,這些矮矬子們誤以為大明爸爸也打算幫襯英格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