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著挖坑接著埋,埋葬大清,天煌貴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看著曾誠和劉懷文等一眾大佬們都十分牴觸這個玩意,朱勁松倒也不為己甚,反正禍害歐羅巴是一個長期任務,從沙鵝弄石油的辦法更不僅僅侷限於這一種辦法。

而且朱勁松也覺得這種玩法不太好——某本山曾經說過,忽悠人的最高境界不是讓人毫無知覺,而是讓被忽悠的人能真心實意的感謝你。

朱勁松覺得這種玩法很有挑戰性,他想試試。

暗自斟酌一番後,朱勁松一邊屈指敲著桌子,一邊慢悠悠的問道“咱們大明這些年可沒少從奧斯曼那邊兒買石油吧?”

劉懷文躬身道“回陛下,咱們大明這些年一直在向曼斯曼買石油,前前後後花了得有三、五千萬,再過上兩三年的時間,怕不是得有上上萬?”

朱勁松嗯了一聲道“那你們說,奧斯曼賺這麼多錢幹什麼?”

被朱勁松這麼一問,在場的一眾大佬們都有些懵逼。

眾所周知,劉老摳在說國庫某項收入的時候永遠都是“多了那麼一點兒”,比如說一萬萬龍元多一點兒的稅收聽上去好像不太多的樣子,實際上卻很可能是“一萬萬多兩萬萬龍元”。

除了正式提交給朱皇帝的報告,你永遠不知道他後邊那個多一點兒到底是多了多少。

同理,劉老摳在說花銷的時候往往也會誇大其詞,比如說“得有三、五千萬”,實際上最多最多也就是三千萬,而且誰也不知道這個三千萬後面的單位究竟是白銀還是龍元。

如果是三千萬龍元,換算成白銀大概就是三百萬兩。

三百萬兩白銀……擱在普通百姓家裡能算得上是天文數字,可是擱在大明對外的軍械貿易上面,三百萬兩甚至連個浪花兒都濺不起來。

哪怕就是三千萬兩白銀,擱在軍械貿易方面也算不上什麼。

更重要的是,奧斯曼賣給大明的石油基本上可以說是賤賣,而大明賣給奧斯曼的軍械卻從來沒有賤賣的說法。

換句話說就是奧斯曼這些年賣石油的錢,大部分都已經換成了大明的軍械,而且還是被五軍都督府淘汰下來的,已經落後一代以上的軍械。

現在你朱皇帝居然還有臉問人家奧斯曼賺錢幹什麼?

就在曾誠和劉懷文等一眾大佬們暗自腹誹的時候,朱勁松朱皇帝卻又接著說道“正所謂錢是王八蛋,花了再賺,又所謂武力才是財富的保證——朕以為,奧斯曼既然已經賺到了錢,那就應該多買點兒火槍火炮什麼的,不能放任沙鵝再繼續囂張跋扈。”

朱皇帝的話音落下之後,曾誠先是一愣,接著便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懂了。

既然奧斯曼已經透過賣石油換到了錢,也拿這些錢買到了火槍火炮,那麼奧斯曼就該支愣起來,最起碼也要跟沙鵝硬剛一波正面。

因為大明需要奧斯曼跟沙鵝打起來。

畢竟沙鵝的農場主們並沒有比東林黨的那些正人君子們強到哪兒去,農場主老爺們只顧著自個兒享受作樂,根本就不在乎普通百姓的死活,更不會向沙鵝的國庫交稅,所以沙鵝經濟實力也一直不咋樣兒。

經濟實力不行,就意味著沙鵝的軍事實力也大受限制——別看沙鵝又是跟大清簽訂尼布楚、恰克圖條約又是強佔海參崴、貝加爾湖,實際上不是因為沙鵝的軍事實力有多牛逼,而是因為大清足夠爛,因為大清的那些明君聖主們崽賣爺田不心疼。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沙鵝為什麼一直跟奧斯曼過不去。

因為奧斯曼一直都是赫赫有名的西亞病夫,和大清帝國堪稱一對惺惺相惜的難兄難弟,甚至在有些方面還不如大清。

比如說,大清最巔峰時期的領土面積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而奧斯曼最巔峰時期也就只有五百多萬平方公里。

大清治下雖然民族眾多,但是人家大清靠著一手八旗制度和殺殺殺外加文子浴的本事,硬是能做到以奴馭主,整個國家的權利都掌握在夷酋的手裡,而奧斯曼治下的各個民族及相對扁平化的治理卻讓整個奧斯曼像是個巨大的“馬賽克”。

對比此時已經逐漸展起來的歐羅巴諸國,牙口不太好的沙鵝當然要挑軟一些的柿子捏——東方挑了大清,西方就挑了奧斯曼。

只不過,大清那是真的爛,而奧斯曼雖然也夠爛,但是人家好列還能跟沙鵝撕巴兩下,甚至還能跟歐羅巴一眾國家打的有來有往。

比如說上一次跟奧斯曼開片,雖然最後逼得奧斯曼割讓了大片土地,但是從彼此的傷亡資料以及戰爭成本來計算,實際上沙鵝也沒能撿到多大的便宜。

再加上被哈布斯堡家族聯盟忽然給擺了一道,甚至連莫思科都差點兒被燒,而哈布斯堡家族又他孃的拔鳥無情,捅了沙鵝一下之後抽身就走,保羅一世跟亞歷山大父子兩個肯定也是憋了一肚子火,急需一場勝仗來轉移沙鵝國內此起彼伏的農奴叛亂。

所以,朱皇帝想要挑動沙鵝跟奧斯曼開片,其實不用專門去挑動沙鵝,只需要讓人挑動奧斯曼就行了——因為這些年沒少被大明和沙鵝欺負,人家奧斯曼的心裡可也憋著一股火呢!

更關鍵的是,奧斯曼那邊兒已經鬧過一回亂子,先是穆斯塔法四世帶領奧斯曼傳統派的貴族們叛亂,幹掉了當時的素丹兼哈里塞利姆三世,接著馬哈茂德二世又在阿朗達爾·穆斯塔法·帕夏的支援下幹掉了穆斯塔法四世。

這場動盪對於奧斯曼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先就是奧斯曼都城伊斯坦布林城中偏向於改革派的貴族在穆斯塔法四世叛亂期間被穆斯塔法四世給清洗了一遍,等穆斯塔法四世登臺之後,傳統派貴族勢力又遭到了馬哈茂德二世和阿朗達爾·穆斯塔法·帕夏的大力打擊。

要命的是無論偏向保守派還是偏向改革派的奧斯曼貴族都在這一場動盪中倒了大黴,連帶著整個奧斯曼的貴族統治體系都已經搖搖欲墜,奧斯曼朝廷的權威性也飽受質疑。

在這種情況下,馬哈茂德二世也只能繼續向前推動改革,而這又勢必會遭到奧斯曼地方行省傳統勢力的反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與神交易的人啊

上清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