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章 皇帝的委屈,[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登州驛站。

聽姜沃說起要趕回京城,崔朝就起身:“既如此,我去尋驛長,寫信奏報京師。”

然後又給李淳風行了禮才出門。

而屋內,姜沃心情甚佳將這份報紙收起來——

其實自滕王閣宴之詩遍傳天下後,她就想明白了,詩文國家儲存也未必保險,每次朝代覆滅,都會有數不盡的珍寶一樣的藏書被付之一炬。

國家書苑刊印收藏,比私人收藏要保險,起碼能保證本朝不散失。

但最保險的,其實是‘廣為流傳’——

無數人傳頌,就會有無數人傳於後人,越多的時人看過並且記錄下來的痕跡,將來哪怕朝代更迭,後世人也會更容易得到考證。

*

姜沃心情很好,然而李淳風看了她片刻,卻心情很不好地開口道:“你還要回京城去趟渾水?”

在師父的注視下,姜沃那句‘不是趟渾水,只是回去參加太子大婚喜宴……’的客套話,聲音越來越小。

最後在師父‘盯人’的目光下,低頭做聽話任由訓斥狀。

李淳風輕叩著桌子道:“算年紀,太子去歲已行過及冠禮,而今歲再大婚……”這兩條都是太子成年的絕佳標誌。

尤其是成婚後,太子自然就會多一脈岳家的支援。

再加上東宮天然的禮法優勢,在太子大婚後,必然會有朝臣,還是為數不少的朝臣提出:哪怕天后攝政,也請如前例,太子可監國理政,接見百僚,而不是繼續‘於東宮讀書’。

“朝中必又是一場波瀾,是實打實的渾水!”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下注,有的朝臣重眼下順著天后,有的慮到將來會壓太子……實在是可預見的亂象。

“你忘了是怎麼離開京城的?上一回夾在帝后與東宮之間,是退了相位吐了血才離開了京城。”

“如今又要回去?”

李淳風輕叩桌子的動作,改成了重叩:“別說什麼太子大婚,乃朝野大事不得不回去——如今咱們還在登州港口上,直接再出海去,誰能知道?”

“還是你自己想回去趟渾水!”

姜沃給師父倒茶,請師父消火。

是,

是她自己想回去——

哪怕她出來的再久,走的再遠,最掛念的人與事,終究在京城中。

越是亂象,她越得回去。

*

長安城,紫宸宮。

待曜初告退離去後,皇帝不由便感慨道:“何止曜初,朕也盼著他們夫妻趕緊回來吧。”

媚娘在旁一笑:“陛下是盼著崔少卿回來吧,不然沒人下棋說話。”

聽媚娘這麼說,皇帝就抬手按了按眼眶道:“是,朕是盼著子梧回來。”

皇帝方才雖只寫了幾個字,對著陽光研究了下紙張,但眼睛還是不舒坦起來——風疾經年發作,氣候不同,還有時加重有時緩解,然視物卻是經年累月的難受,且這些年越發加重。

按照太醫院奉御的說法,便是風疾此症會致長久的清竅失養,頭暈目眩。

據姜沃從現代醫學來看,皇帝這應當是高血壓眼病——哪怕血壓有時候能控制下去,頭疼的症狀會有所減輕。但常年的高血壓病史,眼底血管已經形成了病變,若無現代手術醫學的介入,只怕很難好。

因而皇帝這幾年,是極少再花時間看一刻鐘以上的奏疏。

實在是目力受不了。

對朝堂之事若有參與決斷,便都是如方才一般聽一聽。

而他確實是盼著崔朝趕緊回來,他有一大堆育兒煩惱要說!

這一年多,有些不滿,他也忍不住對媚娘吐槽過了,因皇帝覺得跟媚娘是同病相憐——

“朕與你,這父母做的,已經夠體諒他的了。太子若再不解父母苦心,朕實在也無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昏茫的夜中私奔

二川川

人間遇雨中

予微風

鮮滿宮堂

綠野千鶴

聽說明星來錢快

甜爽小清新

魔修雙穿末日,你操作真是秀麻了

聲名水上書

逆天系統:開局收瑤池女帝為徒

使用者2475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