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八章 虎穴龍潭,歸一,風御九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熊族雖然現在沒落了,但王宮的規模卻是三族最大的,畢竟熊族曾經輝煌過。

不過與明清時期的皇宮相比,熊族的王宮顯得很是寒酸,佔地不足故宮的三分之一,雖有不少宮殿,卻少有雕樑畫棟者,王宮裡的人也不多,不像後世那般宮女太監到處走。

與外面一樣,王宮裡也是張燈結綵,但張燈結綵要配以人聲鼎沸才能彰顯喜氣,此時王宮裡只是偶爾有婢女低頭走過,整個王宮顯得很是空蕩,再加上王宮裡的建築大多建造於多年之前,斑駁老舊,在昏暗燈燭的映照下透著一股陰森垂暮之氣。

吳中元行走之時左右打量著這處王宮,這裡是他父親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兒時他也曾在這裡住過半年,但那時他剛出生不久,尚不記事兒。

曾經的家,現在變成了虎穴龍潭,這種感覺很不好,要說害怕,那也不至於,既然敢來,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不過要說不緊張,那也是撒謊,這可是如假包換的孤軍深入,而且是弱軍深入。

這時候除了吳熬,王宮裡應該還有巫師的頭領吳鴻儒和勇士的首領吳君月,這二人都是太玄修為,此前他曾經以新晉勇士的身份來過有熊,在檢試出吳荻是九陰血脈時,吳鴻儒曾經就此事表過態,根據吳鴻儒當時的馬屁言語,不難發現他已經成了吳熬的心腹。而吳君月言語不多,由於吳夲離開的時候熊族尚未找到吳熬,故此在吳夲的記憶中並沒有吳君月對於吳熬的態度,此人的立場尚不明朗。

除了這二人,被喚醒的吳巭應該也在王宮裡,吳巭的態度也不明朗,如果他的母親不是鳥族人,吳巭肯定會傾向於他,就算吳熬已經被立為大吳,吳巭也會傾向他,因為他是純粹的王族血脈,嫡出子嗣,而吳熬只是旁出。但他身上有了鳥族血統,吳巭的立場就很難說了。

除了這四人,吳仝和吳融等人都被留在了王宮之外,這自然是吳熬的主意,目的顯而易見,不希望太多的人參與此事,畢竟殺掉三族共舉的黃帝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難免被人詬病心胸狹窄,血親相殘。

王宮是七進格局,最前面是大殿,是大吳晨議的地方,宮殿很是高大,已經有了後世皇帝上早朝的金鑾殿的雛形,但此時晨議殿的大門是關著的,裡面漆黑一片,很顯然吳熬等人不在此處。

“吳熬在哪兒?”吳中元衝婢女問道。

“大吳現在中天殿。”婢女行走的同時低聲說道。

吳中元冷笑點頭,中天殿位於王宮中心區域,吳熬將他引去那裡,為的就是一旦動手,他不能輕易脫身。

“九陰巫師現在何處?”吳中元問道。

“夫人亦在中天殿。”婢女回答。

“懂不懂得禮數?成親了才是夫人,你喊早了。”吳中元冷聲說道。

婢女低頭不語,悶聲前行。

二進之後,吳中元送出意念,感召大傻前來。

大傻自南面振翅飛來,飛於吳中元上空,隨同前行。

吳中元之所以把大傻叫過來,乃是以此試探周圍有無埋伏,如果有,見大傻到來,就會認為他想跑,定然現身阻止,但大傻來到之後,周圍並不異動,這就說明周圍沒有埋伏。

仔細想來,這也合乎情理,因為熊族高階巫師和勇士都在外面,而埋伏藍氣勇士也沒什麼意義,根本就攔不住他。

此外,吳熬也沒必要自外面設伏,這時候他如果跑掉了算怎麼一回事兒,虎頭蛇尾?

三進,到得中天殿前方廣場,這時候不但宮殿比後世皇宮的宮殿要小,門前廣場也要小上很多,前方五丈外就是中天殿殿門所在。

中天殿的殿門也是關著的,但裡面有亮光。

三位婢女帶著吳中元走向中天殿,距中天殿尚有兩丈時,吳中元止步不前,沉聲說道,“吳熬,出來見我。”

吳中元言罷,吳熬的聲音自中天殿傳來,“請入內奉茶。”

“我不進去,我怕你暗算我,你出來。”吳中元說話的同時抬手封穴,暗中催發了風行術。

片刻過後,有人開啟了殿門,開門的不是吳熬,而是巫師首領吳鴻儒。

吳鴻儒將殿門開啟之後,吳中元看清了殿內的情況,殿內還有三個人,一個是坐在主位的吳熬,另一個是坐在他旁邊的吳荻,還有一個老年巫師,披掛的是紫色披風,站在殿門右側,距殿門有五步遠近。

而勇士的頭領吳君月,也就是那個身形高大的中年婦人,並不在場。

吳熬和吳荻此時穿戴的都是婚嫁裝束,這時候尚無蓋頭一說,可以清楚的看到吳荻臉上的表情,但吳荻臉上現在並無任何表情,既不見喜,也不見怒。

那個站在右側的老巫師年紀約有六七十歲,中等身形,偏瘦弱,面相甚是仁善。

吳中元認得此人,確切的說是吳夲認得此人,此人正是吳巭,吳巭臉上也不見任何表情,在吳鴻儒開啟殿門的時候也沒有轉頭看他。

待吳鴻儒開啟大門,吳熬站立起身,手指吳荻,“既然黃帝大人懷疑我威逼強娶,請入內檢視驗查。”

吳中元站立未動,“怎麼不見吳君月太玄?”

“大夼再度遭遇敵情,吳君月往那裡去了。”吳熬說道。

吳中元歪頭冷視吳熬,白天他們剛自北疆回返,回返途中曾遙見熊族大夼,並未發現那裡有慘烈戰事,吳君月不在這裡有兩種可能,一是真的去了大夼,畢竟大夼是一座垣城,範圍很大,他們沒看到有戰事發生不表示真的沒有戰事,如果真是這樣,那吳君月就不是吳熬的親信,不然吳熬不會在這種關頭將她派出去。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吳君月並沒有去大夼,而是奉吳熬之命藏身暗處,尋找機會伏擊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假面騎士之帝騎臨諸天

若風流雨

鬥羅:追憶時空

寒書鏡

七夜守則:陸爺,寵!

先生無情

古醫之鴻蒙經

尹榮

九陰九陽

娶貓的老鼠

下山,敗光老爹家產!

王不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