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照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呂端》,御虛英豪傳,藜照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三司副使林特狠著雙目言罷,身旁三十五歲的知制誥王欽若又怒道:“宰相大人!這叛逆楊為源在我大宋押運十多年朝廷物資,不知道貪墨多少國帑,又不知為契丹胡虜送去多少大宋脂膏。正所謂餓狼守庖廚,餓虎牧牢豚,實在可惡至極!我大宋江山,早晚敗喪在這些叛佞蛀蟲之手,還請宰相秉明官家,不徹查此案,天下人憤怒難平。”

看宰相大人半天不言語,一旁的戶部判官丁謂斜眼笑道:“楊為源通敵?我怎麼不相信呢,怎麼可能?他一個小小的轉運副使,就敢幹通敵賣國之事,不可能……”

“對呀!怎麼可能呢!”

參知政事張洎急得白眉蹙成一團,攥著半白鬍須驚疑道:“楊為源乃是寇公提拔,怎麼可能通敵叛國?我不相信他能做出如此悖逆之事。”

近前一俯身他就請道:“還請宰相大人徹查此事。”

丁謂聽了兩目一轉,斜眼又正,正眼又斜,笑得咬牙忍著。

林特和王欽若相視一眼就挺直了腰桿。理了理雲錦紫服的圓領口,握了握腰間玉帶,挺起胸膛他只朝微笑的呂端望去,心思道:“這個只知道修書的笨蛋副相,簡直說話不經大腦,呂端,我看你今天怎麼保他寇準!寇老西,我看你死到臨頭,都是被這些蠢下屬害的,官家剛把你攆滾蛋,現在要是知道你通敵賣國,哼哼……”

合手如柱的參知政事李昌齡,這才抬眉看眼呂端。

但見他修長的身姿坐於中堂,如蒼松一般紋絲不動。汴錦紫服,罩得是肩挑社稷之英軀,長翅幞頭,頂得是智藏乾坤之良策。兩目威嚴露仁慈,雙頰嶙峋守清色。

卻看得李昌齡輕嘆口氣,心思著,“官家說你‘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哼,我倒想看看你這個蒼髯老翁,今個怎麼個大事不糊塗……”

林特瞥一眼知制誥王欽若,王欽若就從袖子裡捏住奏本,衝著中堂大聲怨道:“啟稟宰相大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事不宜遲,當斷則斷,屬下已擬好參本,還請宰相儘快奏明官家,不然賊人逃脫,實在是我朝社稷之大禍害!另外,下官奏請嘉獎轉運使張方錦,為保護朝廷物資而挺身赴義,實乃為官楷模!”

言罷,眯著眼輕聲道:“宰相貴為國政之,卻要將那叛逆楊為源的屍藏匿起來,難道要置我大宋江山於不顧嗎?”

“呵呵……”

呂端終於出聲音,卻捋了捋皓白的鬍鬚,朝堂下眾人一個個瞅了瞅,忽的變臉一拍桌子,“來人吶!”

一聲喝令,嚇得眾人全都一哆嗦,王欽若嚇紅了臉,甩出袖子就憋住怒氣,看他要幹什麼。

林特聳起肩膀繼而一鬆,卻看著那才三十歲的丁謂縮成了猴形,氣得苦笑道:“宰相大人,要,要幹嘛?”

看那李昌齡瞪著眼睛朝自己瞅來,呂端忽的轉笑,柔聲道:“上茶。”

一句“上茶”,聽得眾人瞠目不語,卻都輕甩袖子不屑一顧。

“大人,下官正說大事,您……”

呂端抬手就止住林特,“莫急!殺人,也不急在這一時。”說罷就吩咐道:“給剛才說過話的人,每人一杯。”

那副相李昌齡剛碰到銀盃,忽的停住了,心思自己剛才一句話也沒說,擰頭就揹著袖子,“我不渴!”

呂端也悠悠地飲了一口,閉著眼睛一時回味著,繼而笑道:“這是官家今早賜的龍鳳茶,建寧軍節度使剛剛運送過來,龍騰鳳翔,果真精美無比,天下無雙。這建州榷山場,乃我朝‘六務十三場’之一,所產茶葉利潤每年可入庫數十萬貫,不得了!諸位,這茶味道如何?”

置杯望去,冷目清眸,端的是大宋宰相之威嚴;

正聲轉盼,襟懷磊落,確乎是帝國柱石之風範。

王欽若跟林特都撇了撇嘴,暗氣道:“難道宰相要跟下官們議論這破……議論茶葉嗎?大人!”

呂端又按下來,看得李昌齡合掌就耷拉著腦袋,心思,“糊塗老東西,裝瘋賣傻……”

抬起頭就看著那矍鑠雙目望過來又道:“都飲完它,消消你們的怒氣,天物聖品,不可浪費。”

眾人無奈,只好答個“是”字,有的慢品,有的竟一飲而盡。

“好茶,湯色如玉似金。”

副相張洎喝得滿口餘香,剛要說話,就聽呂端笑道:“丁大才子,乃是茶中高手,你給咱們介紹介紹這建州茶唄。”

丁謂一聽,斜眼即正,剛說出個“好”字就被王欽若蔑了一眼,眨巴眨巴眼睛傻笑道:“宰相大人,真會說笑,下官哪懂什麼茶啊,不懂不懂……”

丁謂少年成名,自幼愛茶,對龍鳳團茶深有研究,國朝之內,講茶者有他在不言茶。三天兩頭就往北苑跑,他恨不得把家搬進去。

“宰相大人,我等已喝完,請大人快快如山執法!”

王欽若瞅眼林特,低眉又逼道,再一抬眼,那高瘦的花甲老翁看得他不得不俯身施禮,“大人。”

呂端已走下堂站在他跟前,“老夫雖不知茶,但也聽說,茶貴清正,非光明者不能識其真性情,茶貴醇厚,非忠良者不能曉其真本色,各位也曾茶園裡行走,茶道上經行,可不知乎!可又踐行了多少!’”

言罷,他即端望著牆上皇帝贈的其中一幅墨寶。

“‘勿忘讀書,開卷有益,盛衰興替,鑑必光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賀元

山楂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