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價值 得失不是非有即無,白說,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的書籍會不斷教給你,怎麼積極樂觀地去面對這樣一個實則消極的過程。

要知道,年輕的時候,你一度以為你能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真的能嗎?不過是一種假樂觀假積極。你會把未來想象得非常美好,抑揚頓挫,感慨激昂,眼前是一條又一條英雄路。但是當你有一天走出校門,生活才會對你展現出真相。

就像我,做一個主持人,在別人眼中可能已經相當了不得了,但還是無奈的時候更多。如果沒有閱讀,你會走到死路的盡頭。而在書中,你會讀到跟你有著同樣經歷的人,在那個死路盡頭記錄下來的所思所想,幫你推開一扇新的門,讓你有力量揹負著痛苦繼續行走。走得久了,回頭看那段歷程,看到自己在進步,社會在進步,又感到很快樂,而且心安理得。

我可不主張年輕人剛剛二十多歲就把人生參透了,那接下來的歲月怎麼辦?我們都知道有句古話叫“哀莫大於心死”,聶紺弩老先生卻寫過另外一句話,“哀莫大於心不死”。這裡有更深邃的含義,不到一定的歲數是不明白的。

重要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面對人生的態度。樂觀的人一定比悲觀的人走得更遠,走得更好,雖然人生的真相更值得悲觀。這就是《曾國藩》給予我的啟示。

它幫了我很大的忙,讓我一下子沉靜下來,知道如何以二十五歲的年齡,去貼近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的心境。

以為讀過了,其實錯過了

到了下一個十年,三十到四十歲之間,如果說哪一本書對我影響最大,我覺得是《道德經》。

我很慶幸在這個年齡段遇到了它。有的書當你很年輕的時候就把它讀了,以為是“讀過了”,其實是“錯過了”。太年輕的時候,有些書的味道你是讀不出來的。而在你真正到了需要它的年紀,卻沒能再次跟它相逢,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老祖宗足夠聰明,多少年前就已經總結出人生的真相、宇宙執行的規律。而成長是什麼呢?就是一路摸爬滾打、撞夠南牆、傷痕累累之後,再回頭想想老祖宗的話,覺得他是對的。

三四十歲之間這個年齡,面臨著大的人生轉折,青春還沒揮袖子就跑了,好像已經依稀能看到生命的終點。中國人又普遍缺乏有關死亡的教育,一味地忌諱,將其黑暗化。然而不知死、如何生呢?

幸運的是,我來自草原上的少數民族地區,草原的土地和文化,給予我們一種開闊的生死觀。少數民族人家有人去世,不會像漢族家庭那樣呼天搶地—尤其荒誕的是一邊呼天搶地,一邊連打三宿麻將。

草原人家的悲傷是節制的,它對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有更本質的理解。即使遇到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不幸,母親都不會太過失態,反倒是一種淡淡的憂傷,相信她的孩子迴歸大地了。

因此,當我在三十五六歲的時候,開始思考和理解死亡,《道德經》出現了。它告訴我,無私為大私;江海之所以遼闊包容,只因其甘願處於最低;柔軟是生之訊號,堅硬是死之氣息;杯滿則溢,走到一定的時候要敢於清零……裡面太多的詞句,讓我豁然開朗,內心更加平靜。

而且和《朦朧詩選》一樣,《道德經》是可以反覆翻閱的。這是一種深閱讀,緩慢持久地為你注入一種能量。

我的人生走到今天,是成千上萬本書的共同作用,而我只透過其中四本,給大家講講閱讀帶給我的經驗和體會。

它幫你開啟世界,帶你走出自己狹窄的空間。它與你的情緒產生共鳴,陪伴你度過一段時光,讓你品味出無用為大用的樂趣。它帶你面對內心,面對人性,面對生命。它還可以提供智慧、撫慰和解決之道,在你行走艱難時,為無門之處開門,讓無光之處有光。

名著之偉大並不在於“中心思想”

不要因為一本書的主題或表達方式很陌生,就去厭惡它。需要厭惡的只是那些真正水準很低的書。比如現在很多引進版的書,我真的不推薦大家閱讀,翻譯太差了,我只能看到一個一個單詞被轉化成漢字羅列在那裡,可能一本書分成三部分,交給若干人翻譯,半個月就交稿。很少再看到傅雷、朱生豪、鄭振鐸他們那個時代的翻譯,將中國文化的意象與西方文學的表達相結合,信達雅兼而有之。有一些很好的國外的書,我更願意去找臺灣的譯本,他們相對靠譜得多。

還有一種我非常反感的出版物,叫作“名著縮印本”,據說是為中小學生量身訂製的。只保留故事框架和基本情節,大量細節、對話和心理描寫被刪除。要知道一本名著之所以偉大,從來不是因為它的主題,雖然可能流傳最廣的只是它的主題—比如《簡·愛》為什麼會成為“女性的《聖經》”呢?因為它描寫了男女平等—但是抱歉,寫男女平等的書多了,生活中有很多問題是經不起多一句追問的。對啊,有那麼多寫男女平等的書籍,為什麼人們心目中只留下了《簡·愛》?

我給出的答案是,名著之偉大從來不在於它所謂的“中心思想”,而在於圍繞這個“中心思想”,它擁有太多人人心中有而個個筆下無的動人細節,正是這些細節,詮釋了種種亙古不變的真理。如果沒有羅切斯特和簡愛的那番對話,以及無數諸如此類的細節,《簡·愛》不會在文學史上佔據如此顯赫的地位。

中國教育有一個非常糟糕的地方,就是什麼事兒都得有“中心思想”。如果我們看一本名著,只是為了看它的中心思想和故事梗概,《約翰·克利斯朵夫》就不用看了。為什麼呢?傅雷在翻譯的時候,已經把中心思想寫在了五卷本的扉頁上:“英雄不是沒有脆弱的時候,只不過不被脆弱征服罷了。”

所以說,現在市面上相當多的所謂“濃縮版名著”,是對讀者的欺騙。你拿掉了最優美的文字和最值得回味的細節,只保留一箇中心思想。孩子們沒有機會讀到原汁原味的作品,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不幸的是當他們以後有機會和真正偉大的原著相遇時,卻不再看了,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看過了,而且可能不太喜歡。

每一本書中都蘊藏著你所期待的自己

閱讀就像一段旅程,不是每一段旅程都要從頭開始,也不是每一段旅程都要一直走到終點。有的書很厚其實很薄,有的書很薄其實很厚。有的書你匆匆瀏覽一遍,就是讀完了;有的書當你讀過前三分之一,就是讀完了;有的書可能只看過目錄,就是讀完了;有的書,你讀了兩遍、三遍,甚至更多,但還是沒有讀完;有的書越到結束,越會戀戀不捨,它意味著生命中一段特殊的相遇,讓你不忍告別。

閱讀也是要講究隨緣和惜緣的,別功利,彆強加。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慢慢成為你的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一個人頭髮最茂密的時候,朋友最多,但是最終會走向越來越孤單的歲月。那麼好了,當你擁有屬於自己的閱讀習慣時,你永遠不會孤單,永遠備感踏實。隨便拿起一本書,就如同邀請到了一個朋友,可以跟他對話,可以贊成他,也可以反對他,可以和他談談你的焦慮、不安,聽聽他怎麼想,還可以把他放下,拿起另外一本,讓第三個人加入你們的交流。

愛因斯坦臨終時曾說:“死亡對我意味著什麼?不過就是再也無法拉我心愛的小提琴了。”閱讀也好,音樂也好,就有這麼重要,重要到可以與生命畫等號。如果我們不那麼狹隘地去理解閱讀,好的音樂、電影,也都是一種閱讀。

最後我一定要強調的,其實是前面已經說過的一句話:我們讀書是在讀什麼?讀魯迅、周作人,還是傅雷、梅里美?其實都不是。我們讀所有的書,最終的目的都是讀到自己。

你會發現焦躁的心平息下來了,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安全感,你會發現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來被無數的人思考過,並且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答案。真正使閱讀成為一種深刻而愉悅的體驗的,是你從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閱讀和記住的書,都是因為其中蘊藏著未來你更期待的那個自己。

2011年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4年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自己的讀後感

其實,我不是很願意向別人推薦該讀什麼書。

時常看到別人所薦的書太多“高大上”,又學術又嚴肅還艱澀並小眾,有學問有品位,自己相去甚遠。

可也總是壞壞地想:會不會有一些人,推薦的並不是自己真愛看的書,而是覺得很符合自己身份或能提高身份的書?

可能,薦書,也時常是一種表演。

好多年前,有人教我們“品位”養成,其中一項指南是:眾人面前,餐桌上如有服務員問你喝什麼,你一定要以閱盡人生滄桑後的平靜說道:請給我一杯冰水。但接下來作者寫道:這不妨礙你回家猛喝可樂。

我怕我薦的書會是那一杯冰水。

更何況,在薦書成為一種時尚的背後,也隱藏著這個時代的病。一切都功利地求快,希望有那麼幾本書,讀了就快速地讓自己脫胎換骨。

如果要真有幾本書有這麼大的功效,恐怕連醫院都不用要了。

讀書就是生命中的一日三餐,大魚大肉清粥小菜都需要。讀書是打發孤獨與無聊時光的利器,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推動力,是真正要長跑的事兒。

最近在美國,正流行“給總統推薦一本書”的活動。大作家斯蒂芬·金是這樣回應的:

“所有人都給那傢伙出主意。讓他愛看什麼樣的書就看什麼樣的書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時空相親

業火之劍

我為祖國添磚加瓦

安然一世

分完又婚

孝直避箭

農家小福女

凡間小妖

[綜武俠]傾城

譴婆娑

我的學習變質了

東道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