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洛驚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章 糖衣炮彈,大秦王座,筆洛驚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光荏苒,距離嬴政給李斯和扶蘇定下的日期已經越來越近。

到了約定好的日子,扶蘇和李斯帶著齊魯之地的儒生博士7o餘人前來商議封禪大典的具體儀式,伏唸作為扶蘇欽點的物件亦在此列!

孔子當年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是因為與大爭之世的大環境不合,所以雖然每一國的國君都很歡迎孔子的拜訪,但是對於他的政治理念卻是無人採納。

孔子在時,儒家的政治主張就沒有得以伸展。孔子離世後,儒家的政治主張更加難以得到伸展。

雖然儒家在孟子手中勉強維持了儒家的體面,但是依舊沒有能改變儒家的政治學說無人採納的現狀。

孟子過世後,儒家就顯得越的筋疲力竭了!

夢中弟子奔走仕途矢志復辟的精神大大衰減,漸漸地專務於治學授徒了。

但是世事就是這樣,有得必有失!

無奈的放棄自己的政治理念該成治學之後,這種無奈之舉卻使得儒家意外地展為天下最為蓬勃的學派,天下各郡皆有儒家名士之私學,堪稱真正的門中弟子遍佈天下。

韓非子的名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中儒對應文,俠對應武,由此以管窺豹也能看出儒家遍佈天下勢力之廣泛。

齊魯之地作為儒家的源地,自然也是儒家的大本營。

大秦立國百年,早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備的祭祀禮儀。之所以拿泰山封禪儀式這件事出來與齊魯之地的儒者相商,其實就是嬴政對於儒家的一次試探。

作為韓非子法家思想的崇拜者,嬴政對於“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句話理解的很透徹。

儒、墨為當世兩大顯學,儒家好文,墨家好武。

對於持武自重的墨家,嬴政毫不留情的派大兵壓境攻下了墨家的老巢。但是對於儒家,嬴政不能這麼簡單粗暴處理。

如今天下一統,對於官吏的需求大大增加。

無論是書同文還是車同軌亦或是其他國策,想要落實就需要大量的官吏。光靠大秦自己的官員儲備是遠遠不夠的,但是若是招攬天下賢士,則需要面臨一個問題。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一直就是法家的地盤,而法儒向來互相不待見。隨著法家在秦國的展壯大,原存在於法、儒兩家的互相敵視漸漸演變成了秦、儒兩家的敵視!

最重要的是,秦儒疏離、秦儒相輕並不是突然出現,其自來有也。

當年孔子西行不入秦,後來的儒家名士也極少入秦,即便是遊歷列國,儒家之士也極少涉足秦國。

其間根源雖然很難歸結為單一的原因,但是儒家蔑視秦人秦風,把秦歸為愚昧夷狄則是不爭的事實。

在秦孝公之前,秦人對儒家的這種蔑視是無奈的。

但是自孝公商鞅變法崛起後,秦國自覺地搜求經世人才,對主張復辟與仁政的儒家,是打心眼裡蔑視的。

秦國強大後的百餘年裡,山東士子大量流入秦國,但是其中儒家之士依然寥寥無幾。

不能不說,這種由來已久的相互蔑視對二者的交流起了很大的阻礙作用。

這一次商議泰山封禪就是嬴政給出的契機,一旦這次嬴政能敬儒而用,對於天下士子無疑是千金買馬骨的最好證明。

在辭別了孔子的故里後,嬴政曾經笑嘆道“朕願為燕昭王築黃金臺,但願儒家亦有郭隗之明睿也!”

回到行宮後,嬴政派人給孔家家主送去一紙詔書。

就這樣,這個近百年政治主張不得伸展的顯學流派,被嬴政的一紙詔書隆重而顯赫地推上了帝國政壇孔子的八世孫孔鮒被嬴政任命為幾比舊時諸侯的高爵——文通君,官拜少傅,統領天下文學之士。

今日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剛剛接受了嬴政委任的孔鮒。

得到嬴政的示意後,那些前來的齊魯之地的儒生站出來開始為嬴政泰山封禪大典的儀式“建言獻策”。

最先開口的是剛剛接受了嬴政糖衣炮彈的孔子後裔孔鮒“啟奏陛下,封禪泰山自古有之。歷代先王封禪泰山都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們會讓人用蒲草將車輪子包起來,以免損傷山上的一草一木。登頂之後掃地而祭,用其簡易。臣以為陛下當效仿先人的做法!”

孔鮒的說辭引起了大部分齊魯儒生的附和,但是對於孔鮒的提議,嬴政並不滿意。

孔鮒方才所說很明顯只是上古時代人皇祭祀山神或祭天儀式的縮影,這種儀式即便是在周王朝也都是過了時的祭祀儀式,何況是今天。

這次泰山封禪,嬴政就是想利用宏大的封禪儀式向天下展示其“席捲天下,包舉宇內”的文治武功,若是真的按照孔鮒說的去做,那這次泰山封禪將沒有任何政治意義。

在孔鮒接下文通君的委任後,嬴政一度認為對方與大秦多謝了。但是孔鮒今日之言,明顯是將糖衣吃掉,把炮彈重新丟了回來。

儘管心中對於孔鮒很不滿,但是為了大局嬴政並沒有當場翻臉,仍笑呵呵的問餘下人的建議。

繼孔鮒之後,連續有人出來建言獻策。但他們獻上的說辭都不盡嬴政的心意!

這些獻策雖然出自不同人之口,但翻來覆去都是周禮復辟之說。

對於周王朝,秦取而代之。改朝換代之後,為了自身的合法性自然不會沿用前朝的各種習俗。

雖然嬴政面上沒有顯露出來,但是熟知嬴政的扶蘇和李斯已經察覺到了他心中的不滿。

負責篩選儒生人選的扶蘇和李斯對視了一眼後,對走進大廳後就坐在案几後一言不的伏念點名道“小聖賢莊是天下儒宗之,伏念先生作為小聖賢莊的掌門,對泰山封禪儀式有何不同的見解?”

見扶蘇點將,伏念也不好繼續一言不站出來對嬴政躬身拱手道“自古以來每次泰山封禪,皆旨在向天神、地鬼宣告自己的文治武功。封禪之事並沒有固定的儀式,如今天下為秦國的天下,這祭祀禮儀自然也應該用秦國的祭祀禮儀。”

伏唸的話引起了滿堂議論,就在重儒生議論紛紛的時候,嬴政一錘定音道“先生所言,一針見血,嬴政受教了!”

說完,嬴政散去朝議起身前往泰山。

喜歡大秦王座請大家收藏大秦王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囚禁的我,才是真獵人!

請注意多喝熱水

星際唯一東方龍

擇蘭

火影之藝術才不是爆炸

孤月冷清

租賃關係

吐維

逃生

狄醉山

重生5歲半,帶著媽咪火爆全球

漠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