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千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安得三眼辨忠奸,裂陽殘血,飛躍千山,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哥哥別愣,趕緊找個背風安全的地方打坐起來。”

風猛然間加大,月瞳烏黑的長與身上白色的衣衫一起在山澗狂風中飛舞,但是她腳下的蓮花寶座卻是穩穩當當地載著她。

李問道和小鯤兩個被風吹的歪歪倒倒,虧得小鯤的一隻翅膀硬生生勾住了一個小山坳,然後兩人異常狼狽地滾落到了那裡。山坳裡,風小了許多,看見李問道已經在那裡打坐,月瞳便轉過頭來不再看他。

月瞳端坐在蓮花寶座上,雙手猶如抱著一個球體一般,呈半握狀態,雙手交替著上下旋轉,就看見她雙手間形成的空間裡,開始有光芒閃爍,俄爾,整個半尺大小的、由月瞳雙手半握而圍成的圓形空間,開始整體向外散出藍色的光芒。四周的狂風突然開始往那光芒裡鑽,月瞳的嘴角開始有鮮血流出。

而那邊,李問道雙腿盤曲,掌心向天,心中默唸《太平青領書》癸部偈語:“何為鬼神,假天之力,何為凡塵,萬物自然。故,凡人有假天地之氣者,神也!”這段偈語是葵部總起中的一段,是要人藉助天地靈氣以為己用的意思。

敖丙、楊戩、哪吒已經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待了半個月了,虧得這裡水草豐茂,不缺吃食,三個少年活得倒也自在,只是他們有些開始想家了。這裡是無盡的峽谷、山澗,和無盡的藍天,只是沒有日、月與白雲。

這一日,三人決定翻到山外面看看,畢竟,他們已經把峽谷及其兩邊的山體觀察的差不多了,不是全看完了,根本看不完,峽谷無窮無盡。他們只是得出了一個結論,山澗峽谷裡已經不可能會有出路,於是三人決定翻到谷外看看。

可是當他們升起雲頭來到谷外時,都不禁傻了眼,一眼望去,無窮無盡的山巒,再仔細看看,幾乎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外面無窮無盡、重重疊疊的全都是這三座小型山脈。

“要不,我們還是去探一下吧,總不能在這裡等死吧!唉,我都有點想喜樂了,這才定了親,這不把她給害了嗎!”

哪吒到底是心裡牽掛多了點,也是更想出去的。在他看來,自家是大商的二品高官,去一個鹽商家裡定親,斷無不成的可能。事實上,殷商時期,雖然官府鼓勵民間從商,但是商人的地位卻遠不如世家、貴族和官員的地位高,甚至還不如農人。商人或許有些錢財,但是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是受到限制的。比如,非貴族與官員不得穿絲綢、錦緞衣服,不得配劍,不得戴玉,住宅大小也受到限制,家裡要是人多,就只能分家。

“喜樂是誰?”

“他渾家。還差點成了我爐鼎之灰,我倆就是因為這個喜樂才認識的。”

“對了敖丙,我還一直都有個疑問,你為啥好好地要拿活人當柴火燒?這還真差點把我渾家給燒了。”

“誰要拿活人當柴火了,還不是那幫蝦兵蟹將們自己想出的馬屁點子,我哪有閒心管那麼些閒事,還不都是那些僕從、奴隸們在忙活,想盡各種辦法討好我。現在想想,真煩!對了楊戩,你不是還有一隻眼嗎,開了看看,也許就能找到出口,或者陣眼什麼的。”

“啊楊戩,你還有第三隻眼?快開了我看看。”

哪吒第一次聽說楊戩竟然還有第三隻眼,立刻眼巴巴地盯著楊戩。楊戩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當然還有些小得意。

“其實這隻眼是用來辨忠奸和妖魔的,不是用來看陣法的,開了也沒多大用處的。”

“乖乖,光聽我爹說聞太師有第三隻眼,能辨忠奸與妖魔,沒想到你也有啊!你該不會也是金靈聖母的弟子?”

“不是,我師父是玉鼎真人。”楊戩說著,臉有點紅了。

“玉鼎真人?天尊門下?這麼說咱倆還是師兄弟呢。”

“你倆都是有世外仙人傳授仙法,而我這算不算自學成才?”

“拉倒吧,你那是天生血脈裡就有這些法力,你啥時需要學呢!”

一邊的敖丙有些百無聊賴地插了這麼一句話,沒想到遭到楊戩和哪吒的一致嘲諷。敖丙壞笑著聳聳肩,因為他心裡清楚,楊戩與哪吒二人為了學習仙法要吃多少苦、受多少傷。

三人閒聊了一會,楊戩到底還是開啟了他額頭上的第三隻眼,可惜是個單眼皮,只是那大眼睜開時放出的光芒卻凜冽無比,彷彿一把無形之劍,立刻就要穿透雲霄一般。楊戩接著就把那第三隻眼的眼光向下方探去,想要看看這無盡山巒形成的陣法可有破綻。他沒有想到的是,就是他這第三隻眼,看向蒼穹的那一瞬間出的光芒,救了他三人一命,也成全了李問道擁有了一件法寶。

好一會之後,楊戩失望地搖了搖頭,他這第三隻眼本來就不是看陣法的。哪吒到底還是坐不住了,只見他從兜裡掏出混天綾,一頭系在自己身上,又把另一頭讓敖丙和楊戩兩人拿著,“我這混天綾可無限伸縮,你倆抓緊這一頭,我去那些個山頭裡看看,要是遇到危險,我會連拽三下的。”

“別看你小子大大咧咧的,沒想到做事還挺細心,放心吧,我和楊戩會緊緊拽著的,不會讓你回不來的。”

這還真的要多個心眼啊,一看這連綿不絕的一模一樣的山脈,一旦深入其中,等出來的時候,想辨認原來的位置,豈不是天方夜譚?

“要這綢子幹嘛?我倆就站在這裡等他不就得了。”

楊戩畢竟是淮夷之人,腦筋可沒那麼活絡。

“你知道他要去多久?咱倆又不能總站在這裡移動不動吧?還有,萬一他遇到危險或者我們需要去找他時,沒這綢子,如何找他?”

敖丙這麼一說,楊戩總算明白了綢子的作用了。在這裡,似乎有些仙法不再那麼管用了,比如感知能力,以及對時間的判斷。雖然沒有日月,仍有白天和黑夜,但是,一個時辰、兩個時辰卻難以判斷了,甚至是上午、中午和下午都不那麼好區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賀元

山楂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