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章 修真界真相,通天徹地追查,大明太子我的隱藏人格被老朱揭曉,我是小民,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廷之地,應顯現公道正直,乃百姓寄予厚望之處,然而常熟域域主竟刻意歪曲事實,掩蓋自身罪行之證據。"

說到此處,朱元璋視線重新聚焦到柳元菊身上。

"劉氏女子承受了多少煎熬與折磨,才會毅然決然捨棄親子,在皇宮之前懸樑自盡,爾等這些蛀蝕大明根基的孽障,即使經歷過萬千刑罰,也難以體味到這份錐心之痛。"

"朕最無法容忍的,便是官員欺壓黎民!"

老祖宗聲音漸大,整座朝堂隨之重回寧靜,無人膽敢再出言阻撓,皆暗自接受了這一現實。

"皇祖父,此類亂象絕不只存在於蘇州一隅,如今真相昭然若揭,當務之急,應在整片大明疆域之內開展一場全面徹查。"

朱高熾眼中精光閃爍,深知所謂官場勾結早已成為潛規則,因此類似蘇州常熟之事必定屢見不鮮。

而在這對祖孫所未能察覺的角落裡,有一股勢力編織起了一張巨大密網,遮蔽了整個皇城的眼睛,黑暗籠罩之下,百姓如同被困網中,掙扎於無邊苦海。

聞此言,朱元璋伸出的手搭在孫兒日益寬闊堅實的肩頭,身形微顫,一夜間現可能有半數大明官員對自己陽奉陰違,這件事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而對於孫兒的推測,他又怎能不知情呢?

"熾兒,為祖父在此位二十年有餘,卻是次感受到如此恐懼,彷彿我們就像那山頂獨石,一旦遭遇邪風吹襲,便可能瞬間墜入萬丈深淵。"

“吾執掌大衍仙朝,最為珍視的便是黎民百姓,此事必須妥善處置,給所有蒼生一個滿意的答覆,否則吾必會遺恨萬古,淪為世人口誅筆伐的昏君。”

“熾兒啊,公正便如懸於吾頭頂的斬仙鍘,若非你握緊此鍘,恐怕何時落下,都會割斷吾之靈識,自此永難再抬頭立於世間。”

太上皇緊緊握住孫子的手,以二人獨有的低語傳達此言。

“自從登臨仙帝寶座之後,吾唯有一個願望,那便是要讓天下眾生皆能步入安康之境。” 說到此處,朱元璋彷彿瞬間蒼老了許多。

“然而如今看來,一切皆為空幻,一切皆為泡影矣!”

目睹他的神情變化,朱高熾心中疼痛萬分,他伸出右掌,輕輕按在皇祖父的印堂之上,輕柔地揉動著,此刻也到了他挺身而出之時。

“蔣瓊!”

“微臣在!”

仙殿之中,皇孫殿下的威嚴之聲迴盪開來,錦衣衛指揮使之蔣瓊先是一愣,隨後迅領會了意圖。

“給孤追根究底,柳元菊等六人持兵刃潛入京畿之地,其背後必定有人暗中策應,在皇祖父的法眼之下公然殺戮平民,此事與你息息相關,務必在天黑前將戍衛城門的將士問個明白,可有異議?”

“微臣領旨!”

蔣瓊被臺上這位少年仙君驟然釋放出的磅礴氣勢震懾,頓時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回應。

“讓敵奸入城,乃微臣失察之責,微臣必然會給殿下一個交待!”

朱高熾深思少許,又繼續下令:“順藤摸瓜,由柳元菊這條線索出,派出錦衣衛精銳前往常熟縣,將縣令及賬冊上所列之人悉數查個水落石出。訊息傳回京都後,李景隆便可著手行動!”

“另外,這六名叛逆賊寇,擇吉日以六大天刑示眾,以警世人!”

“微臣遵命!”

蔣瓊身形一閃,瞬息間便消失在殿內,而隱匿於皇宮各處的錦衣衛也隨之吹響了懷中的令哨,紛紛集結起來。

那薄薄的賬冊落在金磚玉瓦之間,註定會引一場驚天動盪。

“應天府府尹何在?!”

朱高熾環顧四周,再度問。

“微臣在此!”

一位身材矮小的官員忙摘帽下跪,跌跌撞撞地來到殿中央。

“應天府鉅細無遺之事皆需經過你點頭同意,故柳元菊等人的出現,你也難辭其咎,限你在三日內整頓應天府衙署,徹底查清麾下官員所作惡行。”

“城門口的戍衛歷來嚴謹,即便是碧血咒獸藏於胸膛也理應察覺異常,此事定有內情,同樣限你在三日內查明真相,可有何困難?”

應天府尹的臉色愈蒼白,他連連叩,“微臣領旨,柳元菊等人能混入京都背後必有人暗中相助,荼毒百姓之輩必定不少,微臣絕不會辜負皇孫殿下的期望,必徹查此案,這是微臣失職所致,請殿下保全微臣家眷。”

他深知,唯有捨生取義,方能證自身清白……

"安心,吾僅關注實情,行便是行,不行便是不行,你尚有價值,孤會饒你不死,但應天府尹的職權必定剝奪無疑。”

朱高煦的眼神深邃如古井,他向前邁進一步,淡然而堅定地道。

“監察司府令!”

“微臣在!”

“天機衛已奔赴常熟仙城,孤命爾等於一日之內,查明那賬冊上記載的資訊,務必以人民福祉為重,切勿偏袒枉法!”

“微臣遵旨!”

佈置完畢事務之後,朱高煦緩緩走回龍椅之前,老祖宗長吁一口氣,氣息逐漸平穩下來。

“煦兒,便依汝之意行事吧。”

“謹遵皇祖父訓誡!此事不可與尋常奸佞同日而語,百姓受制於官僚之暴行,此乃天地難容,若不將此等兇徒繩之以法,又如何撫慰黎民心緒?終有一日,此事必將昭告天下。”

得到了皇祖父的認可,朱高煦心頭最後一絲猶豫煙消雲散。

“賬冊上所列之名,一個都不許遺漏,依照我大明朝律,害民者,當斬示眾!”

聽聞孫兒口中的斬二字,朱元璋心中亦感欣慰,點頭道:“好一個斬示眾,這些禍亂人間的孽畜,正是應當誅殺之輩。”

老祖宗端坐於龍椅之上,看著孫兒排程文武百官,沉重的心情也隨之變得舒暢起來。

殿下的群臣聞及將以大明律處置之事,皆低頭默然,更有甚者摩挲自身頂戴之帽,似乎在暗自追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影視劇裡抗敵爆裝

盜俠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