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處罰,大明太子我的隱藏人格被老朱揭曉,我是小民,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微臣藍玉,辜負了陛下和皇孫殿下的期望,愧對軍中的將士們。現在滿朝文武都在,請求各位作證,無論陛下如何處罰,我都接受!\"

藍玉大聲說道,然後重重地把頭磕在大殿的地板上。

\"哼,現在想起處罰,是不是太晚了!\"

朱元璋望著跪在地上的人影,忍不住鼻子裡哼了一聲。如果這人不是經常小錯不斷,大錯不犯,今天他也不會在朝廷上大雷霆了。

人家都把狀告到他這兒,藍玉的行為顯然已經惹眾怒了。

站在一邊的朱高熾心情倒是放鬆下來。和皇爺爺相處久了,他對老人家的脾氣也有所瞭解。看到藍玉態度誠懇,其實老皇帝心裡的火氣已經消了大半。

但在滿朝文武面前,帝王的威嚴還是要維護的。

再說,如果老皇帝真想除掉藍玉,肯定不會在朝堂上表現出來,只會悄悄地讓錦衣衛動手,直接把人抓進大牢。

“看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今天我就不追究了。熾兒會處理你的懲罰……”

朱元璋長嘆一口氣,身體也隨之鬆弛下來。

朱高熾聽從吩咐走上前,他知道,讓自己處置藍玉,其實是讓他在軍隊中樹立威信,邁出進入軍界的第一步。

“藍玉在嗎?”

朱高熾清了清喉嚨,向前邁了一步,站在書案前大聲問道。

“罪臣在此!”

藍玉慢慢抬起頭,眼中的恐懼減輕了許多。正如他所料,陛下把他交給皇孫處置,就還有活路。

“李景隆,不管你怎麼參劾我,以後我會找你算賬。”

不過內心的怨氣一時難以消除,他只能將憤怒洩在李景隆身上。

“身為大將軍,你是明朝軍中的王者,品行敗壞,侮辱女俘,多次受到同僚的彈劾。然而,鑑於你多次擊退蒙古人,鞏固了北方的穩定,我不再追究你的過失。但曹國公所說的情況得到證實,你屢教不改,多次犯錯,損害了大明的國威。士兵們跟隨這樣的將軍,只會走向深淵。”

“今天所有的朝臣都在,根據大明的法律,你應該被處死!”

說到這裡,朱高熾故意停頓了一下。

“朱小子,你學得有模有樣,不錯嘛!”

一旁看熱鬧的秦皇顯得特別興奮,不停地指點江山。

其實,剛才朱元璋讓他主持對藍玉的懲罰時,他心裡是懵的。無奈之下,只好向秦皇求助。於是,秦皇說一句,他就跟著念一句。

“作為帝王,氣勢一定要足!”

朱高熾趁著停頓深吸一口氣,瞪大眼睛掃視下面的大臣們。

“但是法律有情,再加上你是開國將軍,而且身懷皇爺爺賜予的免死鐵券,可以免去死刑。”

“但是你犯了錯,終究要受到懲罰。因為目前大明還沒有人能勝任大將軍的職位,所以這個位置可以暫時空缺,但你不適合繼續擔任此職。”

\"立刻去監察院,坦白你的所有惡行,根據大明的法律接受懲罰。同時,你要捐出一半的家產、田地。事情結束後,回到你的府邸,閉門思過,直到皇爺爺允許,你才能出來!\"

說完這番話,朱高熾回到他的座位上。

藍玉在下方鬆了口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皇帝真的要殺他,絕不會只因為這些“小錯誤”而罷休。還好,這場風暴終於有了結果。雖然最後的結果是閉門思過,但總比喪命要強得多。況且,以現在大明的局勢,藍玉在軍中的威望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就是說,大將軍的位子非他莫屬。時間一長,皇帝氣消了,自然會讓他官復原職。

對於錢財,他這個武人一生都在戰場上拼殺,早已看淡生死,更別提那些身外之物了。

\"罪臣藍玉感謝皇上的恩典,感謝皇孫殿下的寬容!\"

藍玉一邊叩頭,一邊從鐵甲內層取出一枚金色令牌——那是免死鐵券。他一直視其為榮譽的象徵,此刻交出,心中頗感不捨。但他深知,只要活著,失去的榮譽總有一天能贏回來。

太監好奇地瞥了一眼金色令牌,不敢耽擱,快步上前,將令牌交給朱元璋。

\"藍玉,這段時間你最好安分些,回家好好反思。否則下次相見,就不會是在朝廷上了。\"

朱元璋接過令牌看了一眼,隨即扔進了面前的火爐中。

\"罪臣深感榮幸,一定會痛改前非,好好反省。\"

藍玉再次叩頭,面向朱元璋,退出了奉天殿。

\"今天的事大家都有目共睹,希望你們也好好反思,平時是否做了虧心事。別等到被人告上法庭,才想起悔過!\"

老人揉了揉太陽穴,一臉疲憊。李景隆的挑釁彷彿點燃了他積壓已久的炸藥桶,情緒瞬間釋放,讓人難以承受。

\"爺爺,你累了吧,我們先退朝,剩下的事情明天再議!\"

朱高熾走上前,手伸到背後輕輕按摩朱元璋的肩膀。

\"還是孫子關心我啊!\"

一邊想著,他揮手示意太監,早朝可以結束了。

隨著文武百官離開奉天殿,地暖關閉,殿內的溫度逐漸下降。老人節儉,不用的東西自然要關閉。

\"熾兒,你跟我來!\"

休息一會兒,朱元璋從龍椅上起身,走向御書房。朱高熾連忙跟上。

到了御書房,老人先喝了口濃茶,擺弄了幾份奏摺,然後將注意力轉向了他的孫子......

\"李景隆和藍玉的衝突,是你指使的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且放秦鹿青崖間

打鐵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