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的野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章 金風玉露(一),天意風流,月神的野鬼,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來了,她要去赴一個約。

道吟啊,照顧好自己,今後謝家人是真的四散了天涯,再也不見了。

謝珩默立在廊下,一直沒說話。

謝靈玉離開雍京後,滯留雍京已久的霍玄也動身前往自己的封地,除此之外,謝照的死訊並未在新朝掀起太多波瀾,對於野心勃勃想幹一番大事業的新朝官員而言,南方的事至關重要,但謝照已經不重要了,包括李稚也是這樣想的。

李稚原本打算等內政塵埃落定,他再騰出手仔細梳理南方之事,直到一封上書忽然打亂了他的計劃。

事件的起因是有雍州武將議論,謝照身為南梁重臣卻濫殺忠良,一手釀造朱雀臺血案,不配歸葬璟山與歷代名臣一起享受供奉,要求將其起陵重葬,並剝奪其身前一切名譽。隨後,青州都督桓禮上書,請求新皇下令准許謝照以二品太師之位歸葬璟山。

桓禮上書是情理之中的事,他與建章謝氏淵源深厚,謝照在殘存的南方士族眼中仍是重要的精神領袖,桓禮絕不可能眼見他身後受辱卻袖手旁觀。

原本李稚對謝照的喪事一直是冷處理,允許他安葬在璟山,但剝奪其身後所有榮譽,准許他的家人以家族名義祭祀,但不享有任何諡號,這是他與趙慎感念金陵子弟在北伐中的功勞,對謝照一個已死之人網開一面。

可桓禮的上書卻打破了這份預設的平靜,李稚沒想到桓禮會選在這種時刻發聲,一石激起千層浪,新朝關於謝照的身後事頓時掀起一陣轟轟烈烈的熱議,而將這件事推向最高潮的則是霍玄的上書。

煽風點火也好,真情實意也罷,遠在封地的霍玄突然上書支援桓禮,慷慨激昂地陳述謝照身前十項功勞,並列數謝家人在北伐中的功績,認為謝照歸葬璟山無可厚非,並請求新皇為其加封九錫,賜諡號“文忠”。

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

“文忠”二字是南梁文臣諡號之最,這是要為謝照蓋棺定論,追封其為千古忠臣。

李稚看了只覺得笑話,他自然知道霍玄在打什麼主意,直接將這封奏疏壓了下來。

季少齡道:“一切身後名之爭,本質爭得不是名,而是權,霍玄與桓家人不斷拿一個死人做文章,來試探新皇對舊士族的態度,也難怪他們如此緊張,南方局勢尚未明朗,有人不甘心就此離開廟堂,總想再爭一爭。”

李稚輕描淡寫道:“今時不同往日了,他們掀不起多少風浪。”

季少齡皺了下眉,心中覺得不妥,這些天他與李稚一同制定國策,能看出李稚是個剛柔並濟、計劃長遠的人,但李稚一直冷處理此事的做法卻讓他有些不甚贊同,有些事是壓不下去的,反倒會愈演愈烈,李稚也不會不明白這道理。

季少齡原本還想再勸,李稚卻已經不願多說,季少齡見他明顯主意已定,沒了聲音,過了會兒,他忽又想起朝中最近的風聞,“殿下,聽聞謝珩如今在您的帳下做門客?”

李稚看了他一眼,點了頭,“是,不過他已經很少過問政事,此事他還不知道。”

季少齡道:“他是謝照的兒子,也是建章謝氏的家主,理應有所表態。”以謝珩在南方的地位,他對此事的態度可謂是至關緊要,甚至不禁讓人揣測桓禮的上書是否也有他的授意,可李稚卻有意將他摘出來,也難怪季少齡忍不住問一句。

李稚道:“讓一個人在父親與國家中做出選擇,本就是件不義的事,士族與霍玄都想逼他站出來,但即便他真的站出來,又能說些什麼呢?又或者,他們還想聽他說些什麼呢?”

這些年所有風風雨雨謝珩都替士族擋了下來,李稚不願他再牽涉其中,他也想為他擋一擋這世間風雨。

季少齡道:“新朝初立,謝珩辭官不受,已經表明他的態度,但人生於天地間,總免不了被時勢所裹挾,所以才說,人生無時無刻不身處枷鎖之中。可惜這一身治世之才,終究是荒廢了。”他沉默片刻,再次看向李稚,“殿下,士族矛盾已深,南方亟待重振綱紀,此事恐怕壓不下來。”

李稚眸光似乎沉了些,他望著案上那封霍玄的上書,“不急,我會給朝野一個交代。”

季少齡明顯想要再勸兩句,但觸及李稚一片堅決的目光,他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季少齡離開國公府時,天色已經很晚了,他想了很久,沒有打道回府,而是轉身去了一趟皇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

史鐵生

移動迷宮2:燒痕審判

詹姆斯·達什納

來自未來的神探

跑盤

誘色

落瑛紛飛

難哄

糖不甜

他太無敵了,見誰都能一招秒

求求讓我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