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釣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別隊,天字第一當,騎馬釣魚,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我的話,李青雲就納悶說“上面的字都快磨沒了,能辨認出來的沒幾個了,這還值錢?”

李成二則是問我“宗老闆,你說這石碑什麼來頭,怎麼你才看了一眼就走不動了。”

我問身邊眾人“你們聽說過王次仲這個人不?”

三個人一起搖頭,我則是有些無語說“楷書鼻祖,王次仲。”

李青雲疑惑說“楷書的鼻祖不是鍾繇嗎?”

我搖頭說“鍾繇是三國曹魏時期的書法家,他因為有作品留世,才被認定為是楷書鼻祖,不過他這個鼻祖是說他寫的好,而非他創造了楷書。”

“而王次仲就不一樣了,他是將隸書變為楷書之人,是真正的楷書鼻祖。”

“只可惜王次仲沒有一幅作品留世,甚至連他的生平都有兩說。”

“一說,王次仲是東漢末年的人,蔡瑁《勸學篇》說道,‘上谷次仲,初變古形’,上谷是一個地名,上谷王次,意思是他是上穀人,初變古形,就是說他把隸書變成了楷書。”

“宋代《宣和書譜》,也提出王次仲是東漢章帝期間的漢臣,並也說了,王次仲變隸為楷的事兒。”

“當然還有一些資料,也有記載。”

“不過關於王次仲,還有一說,那就是說他是秦人,這個在《太平廣記》中有記載,說是秦始皇時期,文字眾多,秦始皇統一文字,便有了小篆。”

“但是小篆這種字,難寫,推廣難度極高,所以他就創立了八分體,讓字看起來格外的工整,而且清晰易辨。”

“八分體又分兩種,一種為隸,一種為楷。”

“當時秦始皇看到了王次仲的字,就想著讓他做官,可王次仲拒絕了,於是秦始皇就派人抓了王次仲,可誰知道王次仲是個神仙,囚車變成了大鳥,馱著他從咸陽逃出,回到了老家,也就是張家口赤城這邊。”

“為了阻止秦始皇的追擊,回到這邊後,王次仲從大鳥身上拔出兩根羽毛扔了下去化為了海坨山,擋住了追擊的路。”

“這也是為什麼秦滅亡後,西漢就憑空出現了隸書,相傳漢高祖劉邦從秦宮中搜出了王次仲的字,然後才在全國推廣的隸書,只不過當時丟了一部分,也就是八分體的楷書。”

“這兩種說法,無論哪一種是正確的,都說明了一件事兒,王次仲在書法歷史上,是絕對的大家,而且是開天闢地的那種。”

“只可惜,兩種傳說,都沒有提到王次仲有字留世,這也是唯一遺憾的地方。”

李青雲那邊立刻說“神仙一說,太假了,我覺得他可能是東漢的人,什麼楷書部分丟了,簡直扯淡,小篆、隸書、楷書,這才是術法的演變歷史。”

“怎麼可能隸書和楷書同時問世啊。”

我對李青雲笑了笑說“你對書法還挺了解的!”

李青雲就說“我參加了書法班,除了練字,一些術法的歷史也有所瞭解。”

“對了,你為什麼認定這就是王次仲的字啊,這些字能辨出一個來,都見了鬼了。”

我指了指石碑落款處說“這邊有幾個字,因為在角落,是磨損最輕的,有幾個字我能辨別出來,是‘王次仲仙題’五個字。”

李青雲看了一會兒說“太模糊了,根本看不出來。”

我沒有回答李青雲的問題,而是伸手開始摸石碑上的字,我的度很慢,很仔細。

這個時候,李青雲的手機響了,有人催促他去吃席。

可他這個時候,哪還有吃席的心思,就對那邊說,讓他們吃,不用管他,他一會兒就去。

摸了足足二十分鐘,我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我對李青雲說“能不能找個地方,我洗洗手。”

李青雲就說“走,席上吧,院子裡有水管。”

我們往那邊走的時候,李成二和弓澤狐也跟了過來。

李青雲擔心說“這東西就扔在這裡嗎?”

我笑著說“在別人眼裡這就是一塊破石頭,沒人在意,再說了,這麼大一塊石碑,也不是誰想搬走,就能搬走了,而且這東西啊,要留給博物館,我們就不做收藏了,更別想著換錢了,你還是琢磨一下你家裡的老物件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海賊開始萬界模擬

小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