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釣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1章 和莊,天字第一當,騎馬釣魚,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我們也沒有在河道這邊多待,而是回到停在路邊的車裡,然後沿著這條鄉道進了小和莊村。

這小和莊和之前人群裡有人提到的趙和莊村相距三五里遠,兩個村子又被當地人稱為大小和莊,趙和莊村子大,就是大和莊。

這兩個村子都是趙姓人多,也夾雜著一些其他的姓氏,而非趙的姓氏幾乎都是外來的,據說原來大小和莊村子的地都是一個地主家裡的,現在兩個村子裡的外姓人,都是原來地主家的長工,然後留這邊定居的。

小和莊村沿河而建,村子很小,也就一百來口人,村子被一座石橋斷開,過了橋往東走便是一片的山樑農田,橋的西邊便是小和莊村。

村口還有一塊剛立了十多年的石碑,石碑上說這個村子是明嘉靖年間才有的,說是黃土高原一趙氏家族遷徙過來,在這邊開荒耕作才立足成村的。

過了橋,這邊有一排的房子,還有一片空地,這是村子的村委會所在地,空地是村子的活動廣場,還有不少的健身器械。

而我們的車子就在空地的旁邊停下。

廣場上有幾個老人在曬太陽,看到我們車子停下,他們也是投來好奇的目光。

下了車,我就主動和那些老人閒聊了幾句,同時告訴他們,我們是做文玩生意的,看看他們家裡有沒有什麼老物件想要變賣成錢財的。

農村裡很多人,家裡有古董,第一時間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變現,因為古董對他們來說沒啥用,能夠流通的貨幣才是最真實的。

所以,現在即便是在農村撿漏的機會也是特別小,因為現在交通、資訊都很達了,但凡手裡有點東西的,也早就找門路給賣掉了。

幾個老人相互看了看,都說家裡有些銅錢什麼的,問我要不要。

不少農村老人,家裡多多少少都有幾枚老銅錢,那些都是清末的,不值幾個錢。

不過我還是說了一句“那你們拿出來給我瞧瞧?”

老人們聽說我感興趣,也就紛紛起身回家去拿東西了。

看著老人們都這麼熱情,李成二就說“宗老闆,我估摸著那些銅錢也就幾毛,幾塊的樣子,很多收老東西的,都不要,全當破銅爛鐵處理的。”

我說“無妨,消遣下時間。”

說話的時候,我也是四下看了看。

這小和莊村子依山傍水,這個村子幾百年並沒有大的格局變化,這裡的風水極好,陰輔陽盛,是絕佳的立村之地。

這村子側面的山頭不高,也就六七十米的樣子,可就是這麼一座小山包,卻呈現了青龍翱翔之勢。

只不過這青龍好像已經飛昇,留下的只是淡淡的風水氣息,可就是這樣的風水氣息,再滋養小和莊村幾百年也是沒啥問題的,甚至三五里外的趙和莊村,也會受到這裡青龍之勢的福澤。

在這風水局的福澤之下,兩個村子應該出了不少的能人吧。

我稍微查了一下兩個村子的資料,就現,這兩個村子雖然沒有出什麼太大的人務,可在縣裡當官的卻有三四個人。

有的是教育局的,有的管環保的,官職不大不小,可也算是出人頭地了。

看著周遭的風水,我還在那青龍山勢的山上感知到了淡淡的仙氣,看樣子姚五兩已經登過那座山了。

不一會兒的工夫幾個老人就過來了,有人手裡拿著玻璃瓶子,有的人手裡拿著一個小布袋,還有人端著小簸箕。

等老人們來到我的面前,我就現,這些老人手裡這些容器裡面裝著的,幾乎都是銅錢。

這些都是清朝的五帝錢,民間十分的常見,收藏價值都不高,幾塊,幾十塊已經是高價了,有一些幾毛錢,都沒人要的,因為收了,也是砸手裡。

這五帝錢,指的是青、赤、白、黑、黃,五帝,這些銅錢,外圓內方,象徵天圓地方,具有辟邪、旺財等功效。

所以古人常用紅線將幾枚五帝錢串在一起,掛在荷包、衣帶之上,用來達到辟邪之功效。

而在端著簸箕那位老人的簸箕裡,就有這一條用紅繩串著的五帝錢。

那紅繩年代久遠,已經有些暗,不過末端的小繩穗卻依舊格外的別緻。

編織這繩穂的人,手一定很巧吧。

見我拿著那一串銅錢欣賞起來,拿簸箕的老太太就說“這東西好像是我婆婆的東西,她走了不知道多少年了,這東西也有些年頭了吧,你看看能賣多少錢。”

而我對這繩穂銅錢感興趣,並不是說明這些銅錢就值錢,而是因為這繩穂好像被什麼人進行過法術加持,這是法器。

旁邊的幾個老人也是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還有人說,那繩穂上的銅錢,他也有。

我則是對那些老人說“這些銅錢都是普通的銅錢,民間非常常見,很多地方都是論斤稱的,不值錢的,如果你們願意,五塊、十塊的,我就收了。”

我這絕對是良心價了。

聽到我這麼說,老人們也不失望,全部都說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窺酆人

三人佘